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既有許多有利條件,也面臨多年未有的錯綜復雜局面。全球經濟復蘇艱難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交織,經濟發展中的“兩難”問題增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用三句話概括了中國經濟上半年的形勢: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穩中有進、轉型升級穩中提質,完成今年的發展目標應該沒有問題。
增速下滑原因多
盡管經濟增速回落,但政府顯然意識到這種增速的適當回落有利于調結構、促改革。
實際上,從去年一季度開始,經濟增速就一直在向下調整,已調整了6個季度。一些市場人士認為,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仍較大。對此,盛來運指出,二季度增長7.5%,其實回落幅度很小,連續五個季度經濟運行在7.4%至7.9%的區間,是比較平穩的。同時,國內就業基本平穩,物價和城鄉居民收入增長也總體平穩。
盛來運認為,二季度經濟增速回落,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這是進入結構轉型階段潛在生產率下降的一種客觀反映。同時,國際環境仍然復雜嚴峻,世界經濟復蘇總體上比較緩慢,加上有些國家實行超量化的寬松貨幣政策,倒逼人民幣升值,我國勞動力本身自己的價格也在提高,出口難度加大。此外,增長速度的適度下滑也是黨中央、國務院主動調控的結果。
盛來運表示,今年以來,新一屆政府特別重視調結構、轉方式,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上。其中一些政策措施,例如房地產的調控力度在不斷加大,反對公款消費的“八項規定”對餐飲消費有一定影響。特別是還有一些以前出臺的刺激政策在有序地退出,這些對短期的經濟增長不可避免地會帶來一定的影響,但對長期發展有利。
“盡管經濟增速回落,但政府顯然是意識到這種增速的適當回落是有利于調結構、轉方式的,所以盡管在回落,也還是很冷靜地堅持調結構、促改革”,盛來運表示,“從長期來看,這個決策是正確的。”
上半年,三大需求對GDP的貢獻差異較大。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率是45.2%,拉動GDP上漲3.4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對GDP的貢獻率是53.9%,拉動GDP上漲4.1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最小,為0.9%,僅拉動GDP上漲0.1個百分點。盛來運表示,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仍然是靠內需拉動。
結構調整步伐快
企業產品向高端化、綠色化、終端化發展的趨勢很明顯。
盛來運表示,經濟結構調整,呈現出了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特點。農業的基礎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主要表現是今年夏糧產量增長1.5%,再獲豐收?,F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比第二產業高出0.7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6%,比規模以上工業的增加速度高出2.3個百分點。
企業的產品結構調整也有新的進展。調研發現,很多企業即使是傳統的產業,也在不斷開發新的產品,產品向高端化、綠色化、終端化發展的趨勢很明顯。區域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得到增強,東部地區在結構調整上步伐比較快,一些新興產業的業態成長性較好,中西部地區后發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此外,節能減排工作繼續推進,上半年單位GDP能耗下降了3.4%。城鄉居民的收入分配結構繼續得到改善,上半年城鎮居民收入和農村居民收入的倍數比是2.83,與去年同期相比縮小了0.08。
李佐軍:下半年中國經濟仍下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認為下半年中國經濟仍將是下行態勢,但鑒于城鎮化、工業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等促進因素,對于中國經濟的長期走勢,他持比較樂觀的態度。
左曉蕾:調結構培育新增長點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認為,第二季度7.5%的增長是在底線以上,而且在潛在增長水平的區間內,下半年經濟增長具有穩定性。不要人為刺激更高的增長。調結構培育新的增長點才有后勁。
朱海濱:信貸政策偏向支持經濟增長方向
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濱表示,整體政策方面預計不會有大的變動。財政和信貸政策將在下半年更偏向于支持經濟增長的方向,包括對小型企業提供更多的幫助、促進技術升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