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紡織產業造血式扶貧 |
全國紡織產業精準扶貧推進會在寧夏吳忠舉行 本刊記者-徐盼盼 文/攝 為充分應用紡織產業扶貧成功模式,建立貧困地區和紡織產業有效對接的橋梁,更快、更好、更多地組織紡織企業關注、參與扶貧,推廣造血式扶貧的先進模式,共同努力提升脫貧質量,為打好打贏扶貧攻堅戰貢獻智慧和力量,7月31日~8月1日,由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共同主辦,吳忠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承辦,利通區人民政府、紅寺堡區人民政府和寧夏恒豐紡織集團協辦的全國紡織產業精準扶貧推進會在塞上江南吳忠舉辦。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副會長楊紀朝、夏令敏,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地區經濟司副司長安利民,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社會動員處處長王大洋和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寧夏回族自治區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梁積裕,吳忠市副市長宋海燕、利通區委副書記、區長李玉山,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謝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謝青,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李剛,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楊峻、葉志民、袁紅萍以及來自全國紡織重地地方政府、行業協會、院校的負責人,德州恒豐集團、山東如意集團、江蘇聯發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負責人和媒體代表近200人出席會議。 動員各方力量 推進社會扶貧工作 隨著紡織行業一系列重點工作的推進,寧夏地區有效保證了脫貧攻堅的順利進行,并取得了明顯成效。正如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所說,能夠取得現有成績,首先是因為紡織行業較早地投身市場經濟,積累了一定經驗,在多年實踐中形成了產業集聚,構造了完整的產業鏈,為扶貧工作奠定了產業基礎。其次,積蓄了一批具有國際視野、敢于擔當、服務社會、有膽有識的企業家,為積累社會財富、創造就業崗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強綜合國力作出了貢獻。再次,行業有一支能吃苦、能打勝仗的企業和學校技術能手隊伍,解決了貧困人口就業后的技能提升問題。 他表示,今年作為 “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實施的重要一年,中紡聯將在國務院扶貧辦及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密切協作、積極參與和動員各方力量,繼續推進社會扶貧工作。一是要充分發揮行業組織橋梁紐帶作用。運用行業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引導組織社會責任心強、熱心公益事業的企業參與脫貧攻堅工作,推動紡織行業扶貧工作常態化、長效化。二是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和推廣產業扶貧成功模式。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感,營造民營企業參與行業扶貧的濃厚氛圍,引導民營企業積極參與行業扶貧。三是創新幫扶資源投入管理方式。引導和鼓勵企業把先進管理理念帶入貧困地區,就地解決貧困地區優勢資源沉睡、勞動力資源積壓、發展模式粗放、創收渠道不多等問題,幫助改善基本的生活條件。四是推動企業扶貧保障措施的完善。發揮行業組織聯結政府和企業的功能,呼吁政府優化企業扶貧環境,鼓勵和引導企業主動參與脫貧攻堅,真正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對象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五是引導脫貧地區企業提質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企業參與扶貧工作,能夠推動資源優化配置,既可以幫助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又可以為自身發展找到新的發展空間和機遇,實現雙贏。 多年來,在扶貧捐助、慈善公益方面,紡織行業做了大量工作,積極推動全行業投入脫貧攻堅戰,動員引導紡織企業發展產業帶動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實現精準可持續脫貧是行業協會的重要責任。隨著東南沿海地區紡織企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激活了落后地區的發展潛力,各具特色的紡織服裝產業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脫貧提供了重要途徑,特別是國家級貧困縣較為集中的新疆、寧夏、云南、貴州、四川、河南、湖北等地相繼落戶了許多紡織服裝扶貧投資項目,積極吸納貧困人口就業,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不少企業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行業協會的引導下,充分調動各方面有利資源,把工廠建到貧困戶附近,把技術帶到貧困戶家中,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脫貧,成功地把輸血式扶貧轉化為造血式扶貧,扶貧效果顯著,可持續性強。 攜手共進 提升紡織行業扶貧效果 一線工人的聲音更能體現行業扶貧的效果。會上,來自寧夏恒豐紡織集團同利巾被廠的周蘭和湖北嘉麟杰服飾有限公司的馬志圣分享了當地產業扶貧給他們帶來的切實改變。 “對社會來說,企業創造就業機會給脫貧群眾,讓人們靠自己的勞動脫貧,這是企業最大的慈善,因為這種慈善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更讓我們每個人有了生活的希望,有了一種高品質生活的喜悅,這也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人民美好生活的真正含義吧。同利村的很多年輕人都紛紛報名上班了,整個村子都呈現了一派鮮活的生命力。我作為貧困村少數民族中的一名群眾,黨和人民政府給了我們非常多的惠民政策,想盡一切辦法讓貧困山村的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所以,我們也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勞動為國家、社會做出貢獻。在此,請允許我說:感謝國家!感謝黨和人民政府!感謝公司!感謝我的恒豐家人們!讓我們的家鄉改天換地,讓家鄉的人們從農民轉化為產業工人,有了穩定的收入,實現了人生的夢想?!?周蘭的話,是廣大通過產業扶貧有了工作、看到生活希望的產業工人的心聲。在這一過程中,紡織企業、行業作為主體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紡織行業作為我國工業化的先導產業,如今在產業扶貧工作中發揮著巨大正能量。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重要的民生產業,紡織行業產業鏈長、勞動密集程度較高,多年來不僅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為職工提供了豐厚的薪酬收入,而且直接惠及“三農”。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在會上表示,近年來,紡織行業扶貧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東西部地區緊密協作,推動東部紡織企業到西部地區投資建廠,充分吸納西部地區貧困人口就業實現脫貧,也培育產業工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中部省份的紡織服裝企業因地制宜,根據產業特點和當地行業扶貧的需要,采取不同方式著力吸納貧困地區富余勞動力;西部地區規劃建立紡織服裝產業園區,筑巢引鳳,有效解決當地貧困群眾就業問題;通過產業上下游的融合和延伸,充分挖掘貧困地區資源條件,由紡織服裝產業延伸到農業種植、畜牧、制藥等產業,在多元化經營中拓寬扶貧路徑;通過積極參與教育扶貧,科研院所、行業協會、企業等以貧困家庭職業技能培訓和移民勞動力短期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為重點,通過開展技能培訓等方式增強貧困地區務工人員的專業技能,為扶貧攻堅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他表示,今年脫貧攻堅已進入沖刺階段,如何鼓勵和引導更多紡織企業投入這場攻堅戰,幫助貧困群眾提升專業技能,增強脫貧致富的能力,實現穩定收入,推動貧困地區經濟走上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軌道,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是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提高政治站位,努力推動產業扶貧工作再上新臺階;二是將產業扶貧工作與解決區域之間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相結合;三是將產業扶貧工作與實現可持續發展相結合;四是將產業扶貧工作與兩化深度融合相結合;五是將產業扶貧工作與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相結合。 多措并行 構建地區扶貧新模式 寧夏地區位于我國西北內陸高原,在承接紡織產業轉移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寧夏紡織工業發展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尤其是羊絨產業贏得了“世界羊絨看中國,中國羊絨看寧夏”的贊譽。近年來,以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為核心,吳忠市大力實施脫貧富民戰略,聚焦產業促就業扶貧,將發展紡織產業作為助力行業扶貧的重要抓手,相繼引進了如意集團、恒豐紡織等一批紡織強企,通過探索創新“政府+企業+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就地組織勞動力就業3026人,其中建檔立卡勞動力就業1485人,占用工人數的49%,形成了“產業建在家門口”的扶貧經驗,實現了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成功轉型,并逐步形成了集紡紗、織布、倉儲、成衣制造和功能性面料與服裝生產為一體的產業鏈,為寧夏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做出了貢獻。通過這次“全國紡織產業精準扶貧推進會”,吳忠地區的紡織產業將會邁上一個新的臺階,也必將為助力脫貧攻堅帶來更多機遇。 近年來,吳忠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脫貧富民戰略部署,加大優質資源整合力度,制定出臺了貧困地區區域發展與脫貧富民攻堅實施意見,在承接中東部產業轉移以及產業扶貧、金融扶貧、教育扶貧等方面創出了一些新的方法模式,尤其是在產業扶貧上,堅持紡織先行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做法和經驗,助推脫貧富民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吳忠市加快推進產業扶貧作出了突出貢獻。 那么,為什么會議選擇在利通區召開? 利通區地處寧夏平原中部,是寧夏引黃灌區的精華之地,是吳忠市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轄區總面積1384平方公里,總人口40.61萬,素有“塞上江南、黃河金岸”之美譽。交通便捷,在現代紡織產業上,致力于打造“中國西部紡織之都”,大力發展現代紡織產業,現代紡織產業園被評為全國紡織產業“十大產業園區”,是全國第22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榮獲“紡織產業結構調整突出貢獻獎”,躋身全國紡織工業“第一方陣”,2017年,紡織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2億元。利通區現代紡織產業園分一期、二期規劃建設,一期始建于2010年,占地2030畝,概算投資46億元,現已入駐企業51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5家,提供就業崗位5000多個,初步形成了寧夏恒豐集團、雙維絨業、寧夏精藝裘皮等紡織企業為代表的紡織產業集群,逐步形成了羊絨分梳、紡紗、織布、成衣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2013年5月,寧夏恒豐集團落戶利通,項目從洽談到落地僅用了40天,從動工建設到試生產僅用了120天,實現了當年引進、當年建設、當年投產達效。截至目前,已達到了年產45萬錠多功能紗線、5000萬米高端家紡面料的生產能力,創造了“恒豐速度、恒豐模式”。二期于2016年啟動建設,占地6600畝,概算總投資130億元,計劃引進企業45家,全面建成后將成為寧夏紡織產業技術研發基地、紡織配套產品生產基地,提供就業崗位5萬個,實現工業總產值200億元。目前已入駐吳忠德悅紡織、興德棉制造等4家企業。 同時,自治區出臺了實體經濟企業降成本30條,從降低企業用電成本、融資成本、物流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進行政策支持。在營商環境方面,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實行“不見面、馬上辦”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務,對所有的投資項目堅持處級領導包抓機制,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團隊、一抓到底”的跟蹤式、保姆式服務,采取一事一策、一企一策,確保項目引得進、建設快、發展好。 多方協作 培育產業推動脫貧攻堅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產業扶貧需要政府來推進,更需要社會組織和企業家、科研院所以及各方面的愛心人士來參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地區經濟司副司長安利民在會上表示,多方共同發力推進產業扶貧工作有利于將區域發展與脫貧攻堅工作有機結合,目前我國城鄉之間、中東西部區域之間的發展水平存在明顯差距。扶貧攻堅要重在激活內生動力,這是消除貧困的治本之策,這個內生動力就來源于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社會扶貧司社會動員處處長王大洋在會上表示,通過企業參與脫貧攻堅可以發揮先富帶后富的社會責任,增加交流,降低社會風險,形成“人心向善”的良好風氣,也會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一個看不見的良好環境。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充分發揮自身資金、技術、產業、人才的優勢,為我國的精準脫貧做出了重要貢獻。產業扶貧離開企業是不行的,但是單靠企業也不行,政府需要給企業一些支持,拉動脫貧。 同時,他提醒對于紡織企業參與扶貧,要準確把握三個方面:一是準確把握精準要義。行業扶貧行業脫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本方略,是一項長期而細致的工作,不能淺嘗輒止,不能知難而退。二是準確把握工作重點。在工作領域上,要突出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這個重點。脫貧攻堅最難的是產業扶貧,最有效的也是產業扶貧,而企業最大的優勢就是發展產業。企業要始終堅持產業扶貧這個工作重點,通過龍頭企業、扶貧車間增加就業機會,帶動貧困群眾就業增收。一人就業,脫貧一戶。在幫扶區域上,要突出深度貧困地區這個重點。三是準確把握長效機制,建立脫貧長效機制,實現雙贏雙受益。所謂雙贏就是企業在幫扶貧困人口過程中實現發展,貧困人口在參與企業發展過程中實現脫貧。企業的盈利和發展是實施幫扶的根本,如果企業不發展,農民得到的收益是短期的,只有企業盈利才能實現可持續。所謂雙受益,就是在幫扶過程中,讓企業家和企業員工得到國情民情教育,同時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再通過自身努力實現脫貧。 為借鑒其他省市在產業轉移過程中的經驗,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謝明介紹了江蘇省紡織行業在開展扶貧工作方面的情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謝青分享了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紡織行業扶貧工作情況;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李剛分享了河南紡織行業扶貧工作情況;吳忠市扶貧辦主任蔣文軍分享了吳忠市扶貧工作情況。在嘉賓對話環節,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楊峻與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黨委副書記周紅、寧夏恒豐紡織集團總經理韓國鋒、安徽省宇鴻紡織工藝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月紅、申洲針織(安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冬、中紡聯社會責任辦公室研究咨詢部副主任劉卉就扶貧工作與社會責任展開了交流。 會上,楊峻代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宣讀“關于授予寧夏恒豐紡織集團等31家單位2017-2018年度全國紡織產業扶貧先進單位稱號”的文件。會議向先進單位頒發了證書和獎牌。 與會嘉賓共同參觀了利通區現代紡織產業園、扁擔溝鎮同利巾被廠、寧夏百益同利民族服飾有限公司、紅寺堡區紡織產業園以及扶貧工廠等項目。 “2017~2018年度全國紡織產業扶貧先進單位”名單 (排名不分先后) 寧夏恒豐紡織集團 蘇州震綸棉紡有限公司 江蘇AB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聯發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鑫緣繭絲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宇鴻紡織工藝制品有限公司 申洲針織(安徽)有限公司 安徽聯豐制絲有限公司 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即發集團有限公司 魯普耐特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如意國際時尚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華孚時尚股份有限公司 寧波市鎮海德信兔毛加工廠 湖北嘉麟杰服飾有限公司 中藹萬家服裝股份有限公司 新鄉白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河南三源制衣有限公司 太康縣產業集聚區管理委員會 河南阿爾本制衣有限公司 佛山標美服飾有限公司 成都紡織高等??茖W校 四川梓潼林江苧麻紡織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鎮安百盛繭絲綢有限公司 圣源地毯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全宇生物科技遂平有限公司 新疆天虹基業紡織有限公司 新疆金鑫昱紡織有限責任公司 新疆拉波尼服飾有限公司 新疆紅豆服裝有限公司 新疆富麗達纖維有限公司 產業扶貧項目 紅寺堡區現代紡織扶貧產業園項目 紅寺堡區現代紡織扶貧產業園項目是紅寺堡區與德州恒豐集團共同打造的產業扶貧項目。由吳忠興民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是自治區和吳忠市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占地334畝,總建筑面積151176平方米,新上20萬紗錠賽緊紡,1000臺織布機總投資15億元。項目分三期建設完成,一期10萬紗錠,2017年9月份開工;二期10萬紗錠,2018年9月份開工;三期1000臺織布機,2019年9月份開工建設。 一期于2018年6月底陸續投產,截至目前,已招聘當地學員200人,9月底一期全部達產可解決當地勞動力就業600多人,三期全部投產后將用工2200人,平均月工資將達到每人2600元左右,將有力解決紅寺堡區農村人口就業問題,實現村民在家門口就業愿望,達到產業扶貧的目的。 寧夏百益同利民族服飾扶貧項目 寧夏百益同利民族服飾有限公司服裝服飾、純手工布鞋加工是吳忠市利通區2016年引進的扶貧項目。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占地面積21畝,規劃建設810平方米的展廳,1500平方米的集服裝服飾、紗袋、手工鞋為一體加工間,1500平方米的合布印花車間,930平方米的辦公樓、5650平方米的宿舍和厙房,配套建設外圍及附屬設施,項目全部建成后可達到年產“喜糖”紗袋、“小雜糧”布袋1億條;“福如錦”純手工工藝布鞋10萬雙;“電焊工”特種工作布鞋240萬雙;“同利美”特殊群體布底鞋2萬雙和服裝加工150萬套的生產能力,全年預計產值可達1.25億元,實現利稅1000萬元。2017年項目投產以來,已解決同利村周邊200余名“十二五”生態移民就業增收,同時解決了1000余名同利村及周邊家庭中老年人和留守婦女在家就業創收,激活群眾自身脫貧“造血功能”。 紅寺堡鎮魯家窯“扶貧工廠” 紅寺堡鎮魯家窯“十二五”生態移民區分弘德、同原兩村,是自治區級深度貧困村,兩村貧困覆蓋率70.98%,當前貧困發生率43.05%。勞務產業為兩村支柱產業,共有勞動力3984人,97.24%為普通勞動力。目前從事勞務產業的有2339人,剩余勞動力1148人,剩余勞動力60%以上為婦女勞動力。為切實解決剩余勞動力務工難題,提高貧困群眾收入水平,有效助推脫貧攻堅,紅寺堡鎮黨委、政府積極探索“政府+企業+貧困戶”的脫貧“造血”模式,整合涉農扶貧、閩寧合作等多個扶貧項目資金近400萬元,建廠房、引企業,通過村企共促共建,讓貧困群眾看到脫貧的希望,走出在家門口就業致富的新路子。 魯家窯“扶貧工廠”于2017年9月開工建設,2018年5月16日正式投產運營,工廠占地20畝,建筑面積3300平方米,引進寧夏蕭紅服飾有限公司入駐經營,主要從事外貿服裝制作,至少可提供300個務工崗位。截至目前,工廠已安裝機械240余臺,參與培訓159人次,工廠培訓期3個月,培訓期月工資1800元/人,培訓期結束后按照計件制發放工資,預計月工資可達2000元/人以上。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