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米蘭歸來,我一直在思考——我們差在哪? |
本刊記者-徐長杰 2016年春節期間,第22屆米蘭面料展(Milano Unica)開幕,如果與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相比,這個展會的規模就像是土丘見泰山。 參展商僅有424家,然而作為一名記者,敏銳的嗅覺讓我不得不關注到一點——這個展會上并沒有中國展商參加。 坦白講,如果展會的參展商都是意大利,或者摻雜著些許歐洲其他國家的展商,是不會引起我注意的。恰恰是,我看到了日本和韓國展團參展,而且展會主辦方還特意為日韓開設了兩大展館。 為什么沒有中國? 參展前,我曾勾勒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酣戰中異軍突起的畫面:面料突出中國特色,展位被圍得水泄不通??當然,這是我對展會不了解,實際上并沒有中國企業參展,而在記者問答環節,更讓我感受到重重一擊。 在這一屆展會上,新繼任的米蘭面料展主席Ercole Botto Poala宣布米蘭面料展今后將推出眾多新的展會模式和舉措,其中還特別提到,“未來,米蘭面料展會向全球卓越面料供應商開放”。 在記者問答環節,當問到今后中國面料企業會否參與其中時,Botto Poala的回答是“暫不考慮中國企業的加入”。這是對中國面料品質的否定?還是某種意義的“自我保護”? 事后我曾想,在中國的展會上經常能看到Milano Unica的身影,而他們卻將我們拒之門外,實在不夠開放和包容。但細想或許并不是這樣。 多年來,米蘭作為時尚之都,甚至是全球時尚的一個“時尚極”,確實有著很多可圈可點之處。哪怕外行人,穿梭于米蘭大街小巷的店鋪中,都能感受到他們在紡織服裝領域所展現的匠人精神。 比如一家打底褲店,不過20平米大的地兒,卻門庭若市,打聽后得知,這是一家有著悠久歷史的名店。湊熱鬧,我也是買了一條,品質確實非常好。 當然,不僅僅在紡織服裝領域,還有那些隨處可見的被精致打磨過的皮鞋、細微之處可見驚喜的兒童玩具等等,似乎都散發著意大利制造的“卓越”氣息。 就米蘭面料展本身,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比如流行趨勢發布,并不像其他流行產生的那樣,由設計師、品牌商結合國外的一些趨勢,進行二次創作。他們的流行趨勢來源很多元,有記者、攝影師、藝術家等等,他們對流行趨勢的把握是一種創造而非跟隨。 回過頭來再說我們中國的面料,就其品質,我能非??隙ǖ卣f,在很多方面,很多產品已經達到甚至超越了巴黎、米蘭。但不得不承認,中國紡織服裝產業作為一個整體,與米蘭相比確實還有很大差距,或者說,我們離米蘭面料展的“卓越”要求還有距離。 不過,在本屆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上,我們看到了很多驚喜。從選材,到加工,再到色彩和設計,中國的面輔料產品頻頻受到國外采購商的欣賞和贊譽,特別是能稱得上“卓越”的面料并不在少數。可以看出,我們的面料水平正在縮短與國際市場的差距。 當然,我們要想成為像巴黎、米蘭這樣的“時尚極”,尚有一段路要走。如何走?“閉關鎖國”顯然不行,但處處跟隨進行二次加工也無法形成被世界市場所認可的獨有體系。 長久以來,相較于精雕細琢,我們的紡織服裝企業更青睞“短平快”,追求以量取勝,怕浪費時間和精力。但要知道,匠人精神的可貴之處就是不惜時間和精力,將技術和創意發揮到極致。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