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復神鷹碳纖維項目奪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71個項目和9名科技專家。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3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6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0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厄爾·沃德·普拉默和張首晟等7人。備受關注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了兩位“80后”科學家——南京理工大學王澤山院士(83歲),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預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89歲)。 向為行業技術進步做出卓越貢獻的 紡織科技工作者致敬! 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項目名稱:千噸級干噴濕紡高強/中模碳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 主要完成人:張國良,張定金,陳惠芳,劉芳,劉宣東,張斯緯,席玉松,陳秋飛,金亮,連峰,郭鵬宗,于素梅,張家好,李偉,裴懷周 主要完成單位: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東華大學,江蘇鷹游紡機有限公司 推薦單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 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項目名稱:工業排放煙氣用聚四氟乙烯基過濾材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主要完成人:郭玉海,徐志梁,陳美玉,朱海霖,王峰,鄭幗,唐紅艷,周存,陳建勇,姜學梁 主要完成單位:浙江理工大學,浙江格爾泰斯環保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工程大學,天津工業大學,浙江宇邦濾材科技有限公司 推薦單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 201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項目名稱:超高速數碼噴印設備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 主要完成人:陳耀武(浙江大學),汪鵬君(寧波大學),周華(浙江理工大學),葛晨文(杭州宏華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田翔(浙江大學),周凡(浙江大學) 推薦單位:浙江省 紡織行業共有3個項目獲獎,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由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東華大學,江蘇鷹游紡機有限公司完成的“千噸級干噴濕紡高強/中模碳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喜獲一等獎,這是紡織行業時隔3年后,再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發明、進步三大獎總數基本呈逐年減少趨勢。特別是2015年—2017年,三大獎總數都已控制在300項以下,分別為295項、279項和271項。目的是提高獎勵質量、優化獎勵結構。 碳纖維技術突破邁出戰略性關鍵一步 碳纖維是與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密切相關的高性能纖維,由于碳纖維涉及軍工領域,發達國家對碳纖維的成套生產工藝和生產裝備仍然還處于嚴格封鎖、嚴格禁運的階段。而我國碳纖維設備制造晚于碳纖維的生產,產業總體水平還比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產碳纖維向高性能和高產能方向的發展。 為加快碳纖維的產業化,緩解國內緊張的供需矛盾,扭轉我國碳纖維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推動我國紡織化纖工業加快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促進我國高性能纖維及先進復合材料以及航空、航天、新能源等相關行業的發展,中復神鷹從2006年開始與東華大學合作開發碳纖維產業化與設備研發項目。
2016年5月,中國第一條千噸級T800原絲線投產,這是由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公司、東華大學、江蘇鷹游紡機有限公司等共同完成的“千噸級干噴濕紡高性能碳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及自主裝備”項目的成果。項目自主開發了干噴濕紡碳纖維技術,設計研發了關鍵生產裝備,打破了國外長期的技術壟斷。中復神鷹成為世界上第三家實現高性能干噴濕紡碳纖維產業化的企業。
9月29日,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公司在江蘇連云港舉行“千噸級SYT55(T800)碳纖維新線項目”在中復神鷹投產,這標志著中復神鷹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在世界碳纖維領域邁出戰略性的關鍵一步。
“干噴濕紡是目前制備高性能碳纖維公認的最先進技術,其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領域和國防軍工領域。經過多年的堅持和不懈努力,中復神鷹打破了國外的壟斷,實現了自主化生產。中復神鷹承擔了國防科工局多項關鍵任務,目前,中復神鷹自主研發的SYT49和SYT55碳纖維已經具備了為我國戰略武器和裝備等軍工領域進行穩定、持續供貨的能力。”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國良2016年在人民大會堂接受“紡織之光”2016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一等獎頒獎時表示。 新型過濾系統滿足環保領域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高溫垃圾焚燒,產生的煙氣除了粉塵外還含有二噁英。二噁英屬于一級致癌物質,比砒霜毒900倍、比氰化物毒130倍,它還會引起男性精子數減少、女性青春期提前、胎兒及哺乳期嬰兒疾患、免疫功能下降、智商降低、精神疾患等危害。 國際上通常采用袋式除塵(BF)、活性炭吸附(ACR)以及催化劑催化分解(SCR)聯用方法處理煙氣,我國大多缺少SCR裝置,導致氣態二噁英的高空排放。 由浙江理工大學、浙江格爾泰斯環保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完成的該項目,在不改變垃圾焚燒工況的前提下,研制出集除塵和二噁英催化分解功能于一身的過濾系統,解決了制備過濾袋的重要材料化學性能穩定的PTFE纖維,對粉塵過濾精度低、對氣態二噁英無法截留的問題。該技術可以廣泛應用于燃煤發電、垃圾焚燒、水泥、冶金等排放的煙氣含有大量粉塵的工業生產中,讓人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又不可或缺的大氣多一點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通過產學研用相結合,并結合資本力量,多方的緊密合作是項目得以順利實施的保障。此外,該項目的實施提高了我國環保濾料的生產工藝和設備水平,為我國具有國際先進性排放標準的制定奠定了物質和技術基礎,滿足了環保領域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超高速數碼噴印大幅減少污水排放 傳統印染工藝加工過程中產生大量印染廢水,且生產周期長,印花精度低,已經嚴重阻礙了我國印染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而超高速數碼噴印一次成型,生產周期短、印花精度高、批次一致性好,并且能大幅減少化工染料的使用和污水排放。超高速數碼噴印存在著數據流量大、噴印面料易形變、噴頭易堵塞、噴印質量自動檢測困難等重大技術難題,其技術被日本和歐盟所壟斷,在國內難以推廣,迫切需要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高速數碼噴印設備。 項目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省重大專項支持下,在國內率先由浙江大學、杭州宏華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大學和浙江理工大學家單位多人組成產學研團隊,開展超高速數碼噴印設備關鍵技術的攻關,發明了超大流量數碼噴印數據實時并行處理引擎,實現了數碼噴印數據的超高速實時處理和傳輸;針對噴印時面料形變和噴頭堵塞的難題,發明了基于視頻的噴印過程實時監測與控制方法;發明了基于圖像質量評價模型的噴印圖像質量缺陷自動檢測方法,并通過視頻編碼和網絡傳輸,對設備的工作狀態進行遠程監控,成功地研制了超高速數碼噴印設備。 該項目產品和技術被列入工信部工業節能“十二五”規劃和環保部年度《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目錄》,為我國的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做出重要貢獻。專家評價認為,技術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總體水平達到國際領先。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