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郭春花
如何看待化纖企業進入煉化行業?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注意哪些方面?
如何推動綠色發展?
如何加快人工智能的推進?
……
一個個行業熱點是當前化纖企業密切關注的問題。
3月11日,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第六屆第五次理事擴大會暨中國化纖行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上海舉辦,為化纖行業的進一步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原副會長許坤元,國資委行業協會商會黨建工作局副局長李春梅,國資委協會黨建局黨建處處長龔治剛,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許憲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等領導出席會議。
會議分別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趙向東和秘書長關曉瑞主持。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許憲春首先從生產、需求、收入、價格、結構、新動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角度分析了2018年中國經濟運行的若干特點,并對2019年行業形勢進行了展望。
從生產角度看,2018年中國經濟運行表現出以下特點:一是第三產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起主要拉動作用;二是三次產業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均有所回落;三是在GDP保持平穩增長的情況下,部分行業增加值增速波動較大。
從需求角度看,2018年,經濟運行表現出以下特點:消費需求增速比上年有所上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提高;投資需求增速比上年有所回落,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所下降;凈出口需求由上年增長轉為下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正轉負。
從收入角度看,2018年,經濟運行表現出以下特點: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平穩增長,增速比上年有所回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速比上年明顯回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比上年有所回落。
從價格角度看,經濟運行主要是從居民消費價格、工業生產者價格角度看經濟運行。從這一角度看,2018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比上年回升,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比上年回落。
從新動能角度看,2018年中國經濟運行表現出以下特點: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部分新興工業產品、網上零售額保持快速增長,新動能不斷積累。
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角度看,“三去一降一補” 重點任務持續顯效。
從結構角度看,2018年前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和收入分配結構繼續改善。
總體來看,2018年,中國經濟保持平穩運行的態勢。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有所回落,企業利潤增速明顯回落,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有所回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漲幅回落,經濟結構繼續改善,新動能繼續積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任務持續顯效。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介紹了2018年協會的工作,分析了行業運行特點,指出了2019年行業工作重點,并展望了國際貿易形勢下中國化纖工業的發展,以及人工智能和機器換人為行業帶來的機遇。
從整體情況看,2018年數據表現仍然良好,但2019年令人擔憂。2018年化纖行情猶如過山車,特別是聚酯行業,受原油價格牽連,更多受PTA期貨影響。企業出現分化,資源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2019年仍將延續這種趨勢。差別化、細分市場優勢進一步顯現。產業鏈協作逐步加強?;w生產企業的品牌化以及與終端品牌商的緊密合作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這與纖維流行趨勢和紗線展的成功密不可分。
針對近幾年不少化纖企業進入煉化行業的狀況,端小平指出,要對化纖企業進入煉化行業充滿信心,一是化纖企業進入煉化行業可能改變中國乃至世界的格局。上世紀90年代末到本世紀初,化纖企業進入聚酯行業改變了中國聚酯產業格局,也改變了世界聚酯產業格局,發展到現在,中國聚酯也成為全球最有競爭力的產業。同樣,化纖企業進入PTA行業后,中國和世界的PTA產業格局也變了。相信隨著中國化纖企業進入煉化行業,世界煉化格局也會發生改變。
二是這些企業的裝置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會給化纖行業提供品質最好成本最低的原料保證,會使化纖企業受益,從而提升化纖企業競爭力,同時又會反哺上游產業。
三是企業本身產業鏈結構完整,抗風險能力強,通過自身環節負荷的調整,可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端小平指出,2019年,行業一是要將繼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除了創新外,還要防止產能過剩,防止新增產能死灰復燃。二是繼續推動綠色發展,持續做好行業十大節能減排技術收集與發布,綠色纖維認證的維護,做好循環再生利用纖維等。三是關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四是關注新產品。比如關注萊賽爾纖維、聚乳酸纖維的國產化,關注碳纖維等高新技術纖維的研發。五是緊盯國家政策。今年或明年可能是政策年,企業要緊盯國家政策,要把行業好項目放在國家政策“籃子”里。
針對國際貿易形勢,端小平指出,雖然中美貿易摩擦對化纖行業的影響不是特別嚴重,但企業未來仍要小步慢走,謹慎投資;做到三個不猶豫:抓管理、搞研發、推進機器換人;把握“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機遇,積極進行資源整合和全球資源配置。
端小平認為,人工智能和機器換人是大勢所趨。當前,科技的進步正在改變人類社會,傳統的產業面臨著淘汰風險,加速轉型升級是制造業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不只是因為勞動力的上漲問題,機器和自動化的投入使用除了解決勞動力缺口,還能提升效率,更是為了達到快速制造的效果,以滿足個性化的需求。未來的智能制造將為人類生活提供全新的體驗,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定制適用的產品,而不是去市場買一個標準化的批量生產出來的產品,而這個產品會帶上很多用不上或者是不需要的功能。
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未來制造業就更加智能,用戶定制產品的時候可以隨時掌握自己產品的生產進度,或者知道何時下定單,向哪個工廠下單能夠最快速度收貨,從另一方面來說,可以更多地利用機器資源。那么從工業企業的層面來講,提升自動化生產水平能夠搶先占得市場。具體到化纖行業,機器換人將使化纖生產更快、更集中、更廣、更便捷。
端小平最后指出,回顧過去,改革開放40年,中國化纖工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展望未來,“未來”已來,我們只有緊跟時代潮流,才能實現紡織化纖行業高質量發展,才能為兩個一百年目標和中國夢的實現,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賀燕麗介紹了2018年綠色纖維標志認證工作的相關情況。在過去的2018年,綠色纖維標志企業在工藝和技術上持續改進,在節能減排降耗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積極培育下游用戶使用綠色纖維,大力倡導綠色消費,綠色纖維標志的行業影響力不斷提高,凸顯了化纖行業綠色發展的品牌形象。
在2018年,安徽東錦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向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捐贈人民幣1200萬元設立了“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東錦綠色纖維推廣基金”,旨在進一步加大綠色纖維標志認證的宣傳推廣力度,推進化纖工業的綠色化進程,提高化纖工業綠色纖維認證的公信力和社會認知度,加快綠色纖維向下游紡織品的傳導;發展綠色纖維標志企業,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徽東錦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匯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揚州天富龍科技纖維有限公司4家獲得綠色纖維標志使用資質,截至目前綠色纖維標志企業總數達到21家等;進行持續的宣傳推廣;制定標準、開展認證;復審與抽檢。
賀燕麗還對綠色纖維的申報與管理、綠色纖維下游用戶使用管理規則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作最后總結,他說,在過去的一年,紡織工業的各項指標進入了低增長的階段。盡管去年整個化纖產量超過了5000萬噸,但要看到整個紡織工業的纖維加工量的增速保持在3%左右,可以說紡織工業連續3-4年進入到低增長階段,但行業加快了結構調整步伐,所以利潤率近幾年保持了較好的表現。總體來看,紡織工業還處在平穩發展的階段。高勇認為,中國紡織業是市場化程度非常高的產業,它的發展是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F在紡織行業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面對未來走向,如何適應未來趨勢。
對化纖來說,高勇建議一是要加快傳統產品的結構調整,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二是加快功能性綠色纖維產品快速發展,特別是加快高性能纖維的發展。雖然萊賽爾纖維、碳纖維近一兩年內比重占總量可能不高,但長遠看它們肯定是發展方向。
會議還通過了增選陳新偉為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的決定。
會議進行了“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東錦綠色纖維推廣基金”簽約儀式。
會上,“2018年中國化纖行業產量預排名”發布。為促進我國化纖行業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收集企業第一手信息,作為對國家數據的完善和補充,更加準確真實地反映行業運行情況,為國家制定產業政策提供依據,為化纖企業了解宏觀環境提供參考,化纖行業基礎統計和排名工作今年已進入了第二年,在廣大會員與行業相關企業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下,預排名工作已完成并發布。桐昆集團、新鳳鳴集團、恒逸集團、國望高科、三房巷等100家企業入圍2018年中國化纖行業產量預排名名單。正式排名將依據2018年1-12月數據進行排名,并將于2019年6月發布。會議同期還首次公布了2018年度化纖行業優秀統計工作者名單,共52位企業統計工作人員獲此殊榮。
為進一步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化纖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加快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化纖行業綠色制造體系,會上進行了2018-2019年度“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綠宇基金”綠色貢獻度金鑰匙獎的表彰活動,授予新鳳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九家企業“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綠宇基金”綠色貢獻度金鑰匙獎,授予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孫燕琳等“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綠宇基金”綠色貢獻度金鑰匙獎綠色發展領軍人物及領先人物稱號。獲獎名單如下:
此外,會上同期舉行了2018年“綠宇基金·綠色化纖生命周期評價專題競賽”的表彰活動,活動旨在為行業培養具備低碳綠色意識、掌握低碳綠色評價方法的復合型專業人才,促進院校師生與化纖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并推動中國化纖行業LCA標準與數據庫的研究與應用。華南理工大學《原液著色黑色PA6絲襪生命周期環境評價》項目獲得一等獎;東華大學《生物基PEF-PEG共聚酯纖維的制備生命周期評價》、塔里木大學《粘膠纖維生命周期環境評價》項目獲得二等獎;浙江理工大學《基于LCA的粘膠短纖維生產水資源環境負荷核算與評價》、東華大學《活化法再生有色聚酯短纖維的生命周期評價》項目獲得三等獎。
通過此次會議,為我國化纖行業進一步通過改革創新推動發展進程,從綠色低碳、數字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等方面全面推進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