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聯合上海陸家嘴金融城,在陸家嘴金融城理事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支持下,將升級版“舊衣零拋棄”產業鏈行動引入上海,共同建設基于“互聯網+”的智能化廢舊紡織品資源化利用公共服務平臺試點,帶動上海城市廢舊紡織品智能化回收網絡建設,助力上海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回收體系與再生資源回收處理利用兩大網絡的系統融合;同期,陸家嘴金融城“衣衣布舍”舊衣資源化樓宇行動啟動,從產業化和全價值鏈角度支持上海深化“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行動。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上海市容綠化局副局長唐家富,WWF中國淡水項目主任任文偉等領導以及專家、品牌代表出席了研討會。
研討會上,上海市容綠化局副局長唐家富介紹了上海垃圾分類的成就和變化。他表示,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場革命性的綠色轉型,必須舉全市之力、集各方智慧,上中下游一起抓,前中末端齊發力,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的強大合力。上海目前生活垃圾焚燒占比約36%、填埋處理約50%左右、生活垃圾循環利用比例小于10%,其中混合于生活垃圾的廢舊紡織品幾乎沒有循環利用。與之相比,倫敦的這三個比重分別是40%、30%及近30%。
他重點強調了上海推動垃圾分類就是要推動源頭減量、全程分類、末端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能力大幅提升,發動全社會參與分類投放,加快建設垃圾分類收運和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體系,逐步推廣“不分類、不收運”,全市規劃建設17000個定時定點區域,目前已完成9700余個,讓追溯機制成為可能。
此次陸家嘴金融城更是作為上海城市標桿率先引入產業大數據平臺試點,在樓宇群里推動智能回收箱和白領行動,激勵社會資本特別是綠色資本參與舊衣資源化行動,提高城市資源利用效率和水平。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表示,中國紡織產業具有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和產業鏈。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紡織產業已成為全球最有競爭力的產業。
他還指出,上海有2418萬人口,按照每年每人拋棄3~5件衣服計算,約有8000~10000萬件左右,而這些舊衣物如果能夠通過分類回收,通過工業化分揀,作為工業原料進行循環利用的的話,不僅能減少資源的浪費,還將減少大量的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原料的進口。然而目前中國廢舊紡織品的再利用率不到10%。由于廢舊紡織品的分類處理缺乏標準規范、缺乏監管、浪費嚴重,相當部分被當作普通垃圾填埋或焚燒,沒有真正地資源化;同時,由于回收渠道和去向無法有效追溯,存在嚴重的產品安全和環境污染風險。
記者了解到,中紡聯推出“舊衣零拋棄”行動,旨在打通時尚產業鏈建設生態工業體系來推動時尚紡織行業的廢舊資源再利用和無害化處置,減少紡織行業的環境影響。隨著行動深化,大數據中心作為廢紡從回收到再利用追溯體系的硬核需求逐漸明晰且條件開始成熟。2018年12月,中紡聯環資委牽頭啟動的羽絨類廢紡專項的綜合利用行動,聯合品牌和羽絨制品再生專業生產商完善循環再生利用產業鏈,推動綠色采購和可持續的閉環。
此次研討會得到了上海陸家嘴金融城理事會綠色金融專委會的支持,中紡聯環資委與自浦東新區政府、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復旦大學、上海節能減排中心等單位的專家、綠色金融專家、大數據平臺專家、國際紡織品牌代表IKEA、PVH及試點執行企業代表上海東隆等,共同為專項智能回收箱在城市可持續發展行動和產業鏈大數據中心建出謀劃策,共同探討建立消費與回收——再生產——追溯體系的區域試點和示范,開發以城市樓宇群為依托開發的可融資綠色行業方案,以及以長三角一體化為依托的區域協同廢舊紡織物高值化、資源循環利用方案。
當天,在浦東新區政府、上海自貿區管委會陸家嘴管理局局長張宇祥、倫敦金融城市長艾思林等嘉賓的見證下,大數據平臺建設上海試點的關鍵部分、“衣衣布舍”上海陸家嘴金融城舊衣資源化樓宇行動正式啟動。
會后,中紡聯資環委與陸家嘴綠專委共同發出了“舊衣零拋棄”建設廢舊紡織品資源綜合利用公共服務平臺(大數據中心)試點行動倡議,號召城市與產業有效協同,全面深化垃圾分類回收工作,堅持源頭減量、全程分類、末端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調動全民參與的積極性,讓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更好推動城市特別是陸家嘴地區的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