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用好中國風很難嗎? |
本刊記者—黃天玉 要說5月初時尚圈最熱鬧的大事兒,當屬搖身一變成為“時尚界春晚”的Met Gala,由于今年的主題是“中國:鏡花水月”,十余位國內一線明星獲邀盛裝出席,令這個高大上的時尚大party刷爆了中國人的朋友圈。 在這場party開幕前,時尚博主們都在嘀咕中國軍團會不會“玩壞” Met Gala,畢竟在紅毯和時裝周上一向都能發揮穩定的中國女星實在不多。但隨著現場硬照的迅速傳播,似乎有意進軍美食界的“攤煎餅”歌壇巨星Rihanna和誓將“cosplay福娃”進行到底的Sarah Jessica Parker等國際友人的中國風穿搭分分鐘把人雷倒,對比一看,以鞏俐、范爺為代表的中國女星們真心清新了許多。 在一場中國風的主題爬上,一張東方面孔肯定要比藍眼金發切題多了,命題作文顯然不能成為衡量一位時尚icon搭配功力的標準。但在各方關于Met Gala評論的狂轟亂炸下,記者卻想起無數次在各種時裝周、設計大賽或者發布會現場,當你問及一位圈內人士如何運用好中國元素的時候,他們都會嚴肅地告訴你:中國元素不要生搬硬套,要把中國元素的靈魂注入到自己的設計風格里。 就拿Met Gala來說,雖然看客們的槍口總是對準作為移動衣架的明星們,但他們身上那些中國風禮服的設計者既有享譽世界的奢侈品大牌,當然也有隨著明星蹭紅毯逐步打開知名度的中國設計師。撇開明星的身材品位不談,如果我們只看“如何用好中國元素?”這道命題作文本身,中國人能不能拿第一?恐怕還不好說。 幾個月前,山本耀司來到北京與中國服裝圈內的朋友們交流,對于一些中國年輕設計師特別喜歡強調那些中國美學中強勁有力的東西,他認為應當做出改變。雖然這或許只是山本耀司的個人觀點,但在當下實用主義仍舊至上的審美環境中,那些被打磨得更低調、更柔和的內容可能更受歡迎。 當然,中國風成為今年Met Gala的主題從側面說明了國際時尚界對于中國美學的好奇與重視,但所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外國人對某個中國元素詮釋得用力過猛,恰恰也說明了我們對于中國風的表達有廣度、少深度。當我們在茶余飯后點評“哇,那個外國佬兒把西紅柿炒雞蛋穿上身!”的時候,關于“中國人用好中國風”這件事其實仍有很多問題可談。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