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就業成才吸引力 |
本刊記者-劉萍
“勞動英雄輩出、創新實踐富集、勞動精神涌流”,在7月12日召開的全國紡織工業先進集體、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對紡織行業做了這樣的評價總結。自1953年由當時的紡織工業部、中國紡織工會全國委員會首次命名表彰了105位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范和24個全國紡織工業模范單位,70多年來,以勞模為代表的一代代紡織人砥礪奮進,成就了今天的“衣被天下”。
表彰大會隆重熱烈的氣氛洋溢在北京主會場和各地81個分會場中,這些優秀個人和集體是今天行業人矚目的焦點!對于行業媒體而言,強化宣傳引導,大力表彰、弘揚先進事跡和卓越成就,這是我們應盡之義務;而講好行業故事,提升社會新形象和就業成才吸引力,則是我們更高的追求。
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們對職業的要求發生改變,收入分配、權益保障和精神尊重已成為勞動者擇業的重要考量。當下,我國勞動人口正加速向經濟發達區域和服務業聚集。不只是紡織業,2021年整個制造業的從業農民工占比已較2015年下降6個百分點。在人力資源結構性不足的壓力下,縫紉工、裁剪工、紡紗工等連續登上全國100個“最缺工”職業榜單。
不過,近日一份榜單刷新了人們的認知。中國薪酬指數研究機構發布的2022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及薪酬指數排行榜中,東華大學畢業生工作首年薪酬排名全國第8位,薪酬指數排名全國第14位。該薪酬指數來源于全國各高校畢業生進入用人單位滿一年的基礎數據,包括國內200多個行業細分領域、300多個城市地區、50多萬家企業的100多萬條畢業生數據。以紡織、材料、設計為主打特色的東華如此受捧,無獨有偶,扎根中國服裝產業30年的江西服裝學院,畢業生亦是年年供不應求。踐行產教融合、密切校企合作,“高層次、高薪酬、高質量”就業成為江服的一張亮麗名片。
《紡織服裝周刊》視頻號今年也推出了兩化融合企業報道,以一條條視頻展現智能化如何賦能紡織產業鏈。盛虹、桐昆、青島宏大、武漢裕大華等一批智能工廠和企業云平臺的亮相,讓人真正認識了紡企的新面貌和紡織人的新未來。
雖說依然存在著社會認知錯位以及行業的資源錯配、結構性缺工,紡織服裝行業自身仍需盡快創造更加符合新一代勞動者的工作環境,在提升行業吸引力、增加從業者獲得感上下工夫,滿足人們對體面勞動和全面發展的要求,打造產業發展與人才成長的良性循環,讓紡織成為干事創業的熱土。
勞動者成就歷史,勞動者更開創未來。以人為本,紡織這個母親行業將常伴長興。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