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向未來!共探柯橋制造未來發展密碼 |
邊吉潔 潘琨/文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時尚產業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作為產業未來發展的核心挑戰之一,可持續不僅是對環境的責任,更是產業自身升級與創新的內在需求。10月25日,由清華大學中意設計創新基地主辦的第七屆世界布商大會系列活動之“柯橋制造·可持續未來”研討會,匯聚了來自國內外政商學界的重量級嘉賓,聚焦“柯橋制造”的全球化布局與可持續發展戰略,共同探討紡織產業在綠色轉型中的機遇與挑戰。
根植產業基地
合作走深走實
沈琴梅致辭
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沈琴梅在致辭中表示,柯橋以打造國內時尚產業發展的先行區和全省時尚產業轉型升級的示范區為目標,一直致力于紡織時尚創意產業的發展。近年來,柯橋對標世界級現代紡織產業集群,加快構建紡織時尚創意產業發展體系,在平臺搭建、面料創新、人才引進、品牌培育等方面舉措不斷并取得顯著成效。站在新起點,柯橋將沉淀“市場+產業+科創”優勢,誠邀全國紡織企業與設計師走進柯橋,共筑時尚創意與人才高地,提升國際競爭力。 覃川致辭
“此次研討會不僅是一次行業發展的探討,也是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機,希望通過與行業的進一步合作,推動紡織行業在綠色制造、設計創新等方面的持續進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覃川表示,近年來,清華美院依托自身科研和人才優勢,與行業深度合作,積極將前沿技術和最新理念應用于紡織設計與生產中。通過產學研的緊密結合,不斷探索新材料、新工藝的創新解決方案,推動紡織產業鏈的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瑪莉亞羅莎·阿佐麗娜(Maria Rosa Azzolina)致辭
意中友協主席瑪莉亞羅莎·阿佐麗娜Maria Rosa Azzolina指出,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時尚時代,每個人都應當深刻認識到可持續性的重要性。從材料生產、運輸直至回收的每一個環節,都值得傾注極大的關注與努力。此外,文化、技術與科學研究的相互融合與轉化,以及跨文化交流的深化,是推動可持續創新的關鍵所在。她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中意雙方能更加深入長久地交流與合作。
李宇紅致辭
清華大學中意設計創新基地管委會秘書長李宇紅表示,在全球時尚行業向綠色制造、可持續發展轉型的大背景下舉辦此次研討會,旨在匯聚和分享業界專家學者的真知灼見和成果經驗,共同為紡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把握新機遇、提供新思路,也助力柯橋紡織產業提質升級。清華大學中意設計創新基地將一如既往地為促進清華設計創新相關優秀學科資源與柯橋產業發展有機對接發揮好平臺和樞紐作用。
明晰發展方向
找準探索路徑
聚焦產業未來與現實路徑,會上,來自產學研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登臺分享了各自在可持續時尚領域的研究成果與實踐探索,帶來了關于循環經濟、材料回收再利用以及消費者行為研究等方面的鮮活案例,為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與模式的探索。
楊冬江作主旨報告
“人工智能作為一種工具,其關鍵在于如何有效整合并應用于時尚設計領域?!鼻迦A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學術委員會主任楊冬江教授就《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的時尚與設計》一題發表了演講。他剖析了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時尚與設計行業的格局,分享了對未來設計與實踐方向的前瞻性思考。他指出,人工智能的融入將帶來一系列效應:工作效率的提升、創新需求的變化、數據驅動的決策、社會倫理的挑戰。
圭多·塔托尼(Guido Tattoni)作主旨報告
意大利米蘭新美術學院院長圭多·塔托尼在《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主題演講中指出,高等教育在產業轉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未來的行業領袖、工程師、設計師及政策制定者,不僅要精通技術技能,更需具備批判性思維和全局視野,而高等教育機構,擁有塑造思維、引導研究創新以解決復雜挑戰的能力與責任,應當促進跨學科合作,將環境科學、工程學、設計學及社會科學緊密融合,共同確??沙掷m發展的實現。
張曉英作主旨報告
耐克服配事業部,北亞區供應商管理總經理張曉英以《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與數字化智造》為主題,分享了耐克通過聚焦可持續發展與數字化智造兩大戰略以保持競爭優勢并有效應對挑戰。在可持續發展方面,耐克致力于實現科學碳目標,推進生產制造環節的減碳工作,實施供應商氣候行動計劃,并推行閉環回收、節水措施。在數字化智造方面,耐克致力于和供應商伙伴規?;蛟鞌底只瘍炏鹊墓滙w系,建立端到端的智能制造生態系統、端到端自動化合作平臺和端到端數字化合作平臺,旨在通過智能制造的應用來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彈性,并賦能可持續發展。
李迎軍作主旨報告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長聘副教授、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主任李迎軍在《文化賦能·相得益彰》的主題分享中提出,歷史文化不僅是文明記憶,更是未來發展的力量源泉。對于中國企業而言,文化賦能不僅可以通過文化的視角提升品牌價值,更是激烈的全球化浪潮中真正的競爭力。他表示,文化的深遠影響在當今時尚設計中隨處可見,無論是布料的挑選,還是圖案的創意設計。此外,不同文化之間交流互鑒、兼收并蓄才能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論道時代之變
啟迪智慧之光
圓桌討論環節
“柯橋制造”在實現可持續未來的道路上,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為了實現可持續未來,柯橋紡織企業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戰略調整和創新?中國和意大利雙方可以在哪些領域開展更深入的合作?……圍繞這些問題,研討會上還進行了一場圓桌討論,業界專家學者立足柯橋,積極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圓桌討論環節——基婭拉·特隆維爾發言
意大利米蘭新美術學院教師基婭拉·特隆維爾表示,意大利與柯橋在時尚行業上共同追求更綠色、更可持續的未來。她倡導全球供應鏈合作,并提到歐洲即將出臺的新法規,要求全鏈可追溯,以提高透明度,推動紡織材料從線性經濟轉向循環經濟。
圓桌討論環節——崔榮榮發言
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院長崔榮榮認為,藝術應該與科技相結合,與工程相結合,讓紡織科技彌補紡織工業帶來的破壞,柯橋應依托科技研發,打造生態紡織與數智時尚,并提出原創設計人才儲備的重要性。
圓桌討論環節——于薇薇發言
意大利晚郵報駐華代表于薇薇表示,中意文化理念、思維模式有相似之處也存在差異,紡織時尚發展路線可以相互融合借鑒。紡織行業以科技和文化賦能,以故事傳播成績,走出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圓桌討論環節——圭多·塔托尼發言
圭多·塔托尼認為,亞洲文化與歐洲文化同樣絢爛多彩,均值得我們的尊重與珍視。在探討時尚與紡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時,他著重強調了文化傳承的重要性。文化無處不在,應從文化中不斷吸取創作的靈感。
圓桌討論環節——楊冬江發言
楊冬江提出,時尚設計大環境日趨同化,需將面料設計與服裝設計、生產經營各環節緊密相連,深化設計概念的可持續化,才能更好地推動整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圓桌討論環節——李迎軍總結
李迎軍總結道,可持續發展有多種方式,紡織行業需積極行動,以文化賦能紡織時尚設計,促進不同文化間的交流互鑒與兼收并蓄。同時,產學研應加強合作,推動多學科融合,共同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會議之余,與會嘉賓先后參觀了“清華大學中意未來時尚館”、“柯橋紡織原創設計展”、“紹興璞興紡織有限公司”以及“第26屆中國紹興柯橋國際紡織品博覽會”。這一系列參觀活動,從展覽、面料企業到大型展會等多個層面,全面展示了柯橋在可持續發展材料應用、產業鏈合作以及環保與美學融合方面的實踐與重視。
與會嘉賓參觀中意未來時尚館
“中意未來時尚館”,作為“中意未來時尚創新中心”的重點項目,由清華大學中意設計創新基地攜手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政府共同運營,致力于呈現時尚、設計、藝術及文化創意等領域的最新創新成果,并定期舉辦展覽、發布會和文化學術交流活動。同期舉行的“柯橋織韻·恒續之美——輕紡面料之敦煌華章”展覽,由中意基地精心策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全力籌備,以敦煌藝術為靈感源泉,運用柯橋特色面料創作了一系列服裝作品。該展覽成功搭建起連接傳統與現代的橋梁,讓敦煌藝術以當代服裝設計的語言煥發新生。此外,“柯橋紡織原創設計展”則展示了經緯計劃引入的國內外設計師的優秀作品,通過設立柯橋國際設計師品牌中心,搭建設計師與產業的橋梁,助力品牌孵化與發展。
與會嘉賓合影
研討會期間,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意大利米蘭新美術學院代表就進一步開展交流合作交換意見。
本次研討會是中意基地服務柯橋地方經濟發展的又一具體體現,也是深化紡織產業合作的又一例證,為柯橋面料的設計與創新、產業提升以及全球戰略等方面貢獻力量,全面加速柯橋紡織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步伐。 |
《紡織服裝周刊》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紡織服裝周刊,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10-85872143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