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新機、開新局,“經緯計劃”擘畫柯橋紡織高質量發展“經緯天地” |
本刊記者-王利 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今年以來,受疫情和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全球紡織行業進入“冰川時代”,行業大洗牌隨之而來。柯橋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抓住破而后立的機遇,積極展開“破冰行動”,尋找紡織經濟新增長極,在行業復蘇和高質量發展中跑出紡城“加速度”。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第一資源,為深入實施人才強區和創新驅動戰略,圍繞新時期國際紡織之都建設,鼓勵更多高端創意設計人才引領時尚產業高質量發展,柯橋區首推創意設計人才“經緯計劃”,不拘一格引進人才,對高端創意設計人才創業創新最高重獎百萬元,為柯橋柯橋紡織行業注入強勁動能。 近日,柯橋區公布了創意設計人才“經緯計劃”2020年第一批次審評結果,10名設計精英人才將從全國各地匯聚柯橋,其中不乏“金頂獎”設計師、“十佳”時裝設計師、國內外知名品牌設計總監、知名院校紡織服裝教育工作者、歸國華裔。在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下,柯橋紡織圍繞創新產業鏈、做強人才鏈,以創意設計人才“經緯計劃”謀劃柯橋紡織“經緯天地”,下好高質量發展“先手棋”。 瞄準產業之需 紡織創意產業是柯橋區“十三五”期間重點發展的“五大”千億產業之一,已成為柯橋經濟新的增長點??聵蚣徔棶a業具有完善的產業鏈,高端紡織產業發展迅速,提升的空間較大,但高端人才仍然緊缺,亟需引育一支規模較大、水平較高、結構合理的高層次創意設計人才隊伍來支撐和引領現代紡織產業、時尚產業高質量發展。 統一標準界定 目前國內尚無創意設計人才界定的統一標準,柯橋區首創設計人才的行業評價標準,將人才申報條件分為“基本條件”和“等級分類條件”兩個方面。原則上每年評審不超過兩批次,按照人才層次分A、B兩類,其中A類人才入選占比不超過50%。 A類設計人才要求7項條件中滿足任意2項及以上。這7項條件包括:近5年獲得國家級設計大賽金獎榮譽;擁有國家級“十佳設計師”榮譽或國內外知名設計類獎項;擁有設計類專業碩士及以上學歷或副高及以上職稱;近五年內擔任過國內外知名品牌設計(技術)總監及以上職務,且帶領的設計團隊人數不少于20人等。 B類設計人才要求近5年獲得省級設計比賽金獎或國家級設計比賽銅獎及以上榮譽;擁有省級及以上“十佳設計師”榮譽;擁有設計類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取得其他較大業績或榮譽……7項條件中滿足任意2項及以上。 加大政策扶持 “經緯計劃”入選人才在柯橋區創業創新的,將享受創業創新兩大類扶持政策。創業類主要是支持人才在項目啟動、貸款貼息、場地租賃、引才補助、業績獎勵等五方面;創新類主要是對引進“經緯計劃”人才的企業進行引才獎勵、薪酬補貼、房租補助。按照創業A類、創業B類、創新A類、創新B類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60萬元、60萬元、30萬元資助,資助時間最長為3年。此外,包括培訓提升、政治培養等系列扶持引導措施。 引領未來之變 下一步,重點圍繞10名入選人才開展招引落戶對接,加快擬定出臺扶持政策申報細則,同時適時啟動第二批次人才申報評審工作。根據創意設計人才“經緯計劃”,未來將每年選拔培育一批在柯橋范圍內大紡織產業鏈上(紡織新材料、面料及花型、服裝服飾、家居布藝、紡織裝備等)從事設計開發工作,專業能力突出,在該領域有較大影響力或突出貢獻的高端創意設計人才,進一步完善“中國輕紡城設計精英人才庫”,努力實現人才引領紡織產業改造提升,助推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新時期國際紡織之都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柯橋區“經緯計劃”首批人才評選結果: A 組 吳海燕: “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中國服裝設計“金頂獎”獲得者、“改革開放四十年紡織行業突出貢獻人物”。中國美術學院設計學教授、博導、浙江哲創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吳海燕國際時尚創新研究院創始人。 楊子田: 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槿續旗袍、五千高街漢服潮牌創始人,槿爺品牌創始人。 蘭 天: 長春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服裝系教師、長春市誠成制衣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服裝設計師。獲屆亞洲remix皮草設計大賽環保時尚設計獎等多項大獎。 野村美良衣:
曾任素摩(上海)服飾有限公司副總兼設計總監、卓尚服飾(杭州)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素智(紹興)紡織服裝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劉修衛: 上海永航服飾有限公司主理人,中國國際面料大賽資深評委,曾任波司登、拉夏貝爾、TONY WEAR設計總監。 B 組 陶 音: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獲中國美術學院青年哲匠獎等多項大獎。 潘怡良: “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中國時裝設計“金頂獎”獲得者。臺灣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湖北美院服裝藝術設計系客座教授、GIOIA PAN 品牌設計總監。 沈 遠: 中國美術學院紡織服裝研究院設計項目主管,多次擔任“真皮標志杯“系列活動評委。 簡妤庭: 曾任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城市發展有限公司任商業招商總監、江南織造府蘇州公司任項目及品牌總監。 韓燕娜: 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副教授,曾獲浙江省高校微課教學比賽本科組一等獎等多項大獎。 |
《紡織服裝周刊》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紡織服裝周刊,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10-85872143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