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紡織企業能借鑒更多“走出去”的經驗,6月28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北京召開了“中國紡織產業實施‘走出去’戰略交流大會”,就紡織產業 “走出去”的宏觀背景及相關路徑、經驗、方法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可以說,這是在加快建設紡織強國重要時期,我國紡織產業堅定“走出去”做出的重要舉措。
紡織工業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這樣一個制造業中的支柱產業,隨著國內外經濟社會環境的變化,現在卻也面臨著新的形勢。在已經獲取的經驗上,繼續克服阻力不斷前行,成為行業和企業都在為之努力的方向。
大環境下
走出去成為必選之路
據商務部原副部長陳建介紹,從國際形勢上看,金融危機尚未走出困境,經濟復蘇不確定因素繼續增加;新興經濟體發展潛力較大,但發展速度在減緩;在目前世界經濟面臨危機的情況下,各國的宏觀經濟政策趨向于益己,多邊主義遇到了很大的挑戰,與之相替代的是區域經濟合作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
而從國內層面來看,包括紡織行業在內的各個行業,其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壓力加大;國內制造業的生產成本普遍上升,而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空間有限,需要釋放改革的紅利,從而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會長江輝就表示,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紡織服裝行業最大的生產和出口國,但在輝煌的背后,產業長期積累的深層次問題也逐步凸顯。產能過剩、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環境問題、生產成本持續上升,核心競爭力不強等因素,成為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而國際市場低迷,人民幣升值等因素也使得行業雪上加霜,外來訂單持續轉移,在傳統市場的出口份額不斷下降,產業轉型升級已經成為擺在行業面前的當務之急。
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馬明強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從全球角度來講,中國紡織企業確實面臨不少問題。作為我們的傳統市場,歐美經濟仍在下滑,國內的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下調,貨幣政策趨緊和勞動力成本提升,都是我們紡織企業面臨的挑戰。我認為迎接這個挑戰的有效途徑就是開辟新的市場,找到新的空間,降低產業成本。中國的紡織工業,無論從技術設備、競爭力這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勢,在國內眾多的制造業當中,是最具“走出去”能力的領域之一。”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也認為,當前,我國紡織工業正處于加緊落實強國建設任務的重要時期,立足全球視野,充分整合國際、國內有利資源,是順利完成強國建設任務的重要支撐,形成全球布局、高效發展的跨國產業體系也是紡織強國的重要表現。紡織行業對外投資具有準入障礙少、自由度高的特有優勢,我國企業在海外的發展空間仍然充足。在當前形勢下,進一步實施“走出去”戰略,做好內外統籌,積極、穩妥地推進產業全球布局,仍是紡織行業面臨的重要發展任務。
從長計議
走出去要在已有經驗上繼續向前
現如今,隨著我國紡織企業“走出去”的實例不斷增多,在對外投資的實踐中,諸如紅豆集團、波司登集團、富麗達集團等龍頭企業也在實際“走出去”的過程中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
據王天凱介紹,從整個行業走出去的情況來看,現在紡織企業出國投資所涵蓋的行業,地域和形式比較廣泛。行業涵蓋棉紡、針織、毛紡、化纖、服裝、家紡,紡織機械等多個行業,投資地點包括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東南亞發展中國家以及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發達國家,投資內容包括加工基地,原料基地,市場渠道,高端品牌與技術等,行業對外投資明顯具有多領域、多地區、多形式的推進特點。
同時,還形成了海外布局與國內產業協同互補的關系。如在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地投資棉花、溶解漿等原料基地,解決了國內紡織原料資源緊缺問題;在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投資成熟品牌、分銷渠道、研發中心以及收購高端制造企業,為國內企業加強創新發展提供更有效的高端資源。企業海外投資與國內產業資源互補,合理布局,提高發展效率與市場競爭力。
成績有了,經驗有了,但要“走出去”并站穩腳跟,并非易事。大多數企業對“走出去”目的國的市場、政策、產業環境不了解,還存在著諸多風險,事實上,目前成功“走出去”的紡織服裝產業可謂是鳳毛麟角。
陳健強調,在經濟全球化的情況下,紡織行業要想走出去,就要把“走出去”和“引進來”結合起來考慮。“在我看來,需要切實做好規劃,并在此基礎上組織好實施。要通過對外投資并購,掌握我們紡織業的貨源、市場以及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通過對外投資,轉移富裕的產能,與此同時,還要認真做好結構調整的相關工作?!?/div>
江輝則認為,紡織企業“走出去”不僅需要政府的保駕護航,還需要行業組織搭建平臺,聯動上下游企業組建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共同“走出去”,從而增強單個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只有政府、行業組織、企業三方攜手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產業的有效“走出去”。
王天凱則從行業的角度指出,紡織企業的走出去是十分復雜而艱辛的過程,需要充分總結經驗,系統研究對策。未來“走出去”,一是加強統籌布局,明確“走出去”方向;二是完善服務體系,加強“走出去”保障;三是深入協調溝通,增強“走出去”動力;四是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優化“走出去”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