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產品在商場專賣店、奧特萊斯、特殊渠道的三種渠道呈現出三種價格。商場專賣店和奧特萊斯的貨源,主要來自直營店和代理商。渠道未必決定價格,但必然影響定價,那么,同一產品在商場、奧特萊斯、網絡上的不同價格,到底是為什么?
一般來說,品牌進駐商場,供貨商需繳納進場費,海報費、促銷費、違約費、倉儲費、廣告費等幾十種名目;同時,還會被要求參加商場常年舉辦的各類折扣活動,并接受商場會員優惠折扣,因此,服裝企業在定價時不得不預留相應的價格空間。
商場的經營模式主要有三種:聯營扣點、自營和租賃經營?!笆嗄昵埃虉龃蠖家宰誀I為主,聯營扣點模式是現階段零售企業,特別是百貨店的主流模式?!惫芾碜稍儗<?、正略鈞策咨詢公司合伙人朱振鎧介紹,很多商場都是租賃物業,其租金上漲,最終會通過提高扣點等形式轉嫁給經銷商。
朱振鎧認為,聯營扣點降低了商場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但同時也造成了品牌同質化、盈利水平下降等諸多弊端。作為最普遍、消費者最熟悉的商業渠道,商場、百貨里的專賣店也因為場地租賃、代理制度等等環節而綜合成本最高。
商場除扣點之外,還會收取進場費、廣告費、促銷費、過節費等名目繁多的費用,再算上水電費、銷售稅金等,各種費用加起來,約占銷售額的40%。舉個例子,消費者掏1000元在商場買件衣服,其中約有400元將“貢獻”給商場的各個部門,真正落到經銷商手里僅為600元左右。
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更曾公開表示,從長遠來看,聯營扣點的模式不利于零售企業可持續發展,需要調整和變革。進商場的服裝價格普遍翻番賣,折射出的是商場盈利模式之困。
扣點25%
中國百貨業商品遠超歐美日百貨店同類產品價格,虛高的商品價格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消費需求,中國制造所代表的物美價廉很難惠及國內消費者。
高端服裝品牌終端銷售渠道一般只有兩種,一是開專賣店,二是進駐商場。開設專賣店高額的房租、裝修等等各種費用至少投入30萬~60萬,比進場費要高得多,而且專賣店的目標顧客數量和質量等等也顯然沒有商場里有優勢。面對這樣兩種渠道模式,品牌商更愿意選擇商場。
都說商場服裝價格高,有服裝企業負責人表示,服裝在商場賣價高并不是他們的本意,是商場收取的各類費用,逼著企業加價賣服裝。陜西省某保暖防寒服品牌負責人張女士告訴《紡織服裝周刊》記者,產品制成后,由服裝企業自行定價。像他們這樣的企業,定價一般是成本的3~4倍,一些大的、知名度高的品牌則在4~5倍。
那么,究竟為什么要定這么高?她說,每個季節的款式,既有暢銷款,也有滯銷款,定價策略必須能應對“前賺后虧”,因為后期的滯銷品只能1~3折甩賣,所以需要前期的高價格來彌補。
張女士向記者透露,一般商場都對服裝類品牌的銷售額扣25個百分點,相當于供貨商每在商場賣出100元商品,商場會抽取25元的場租費。“此外,商場會扣除2個百分點的廣告費,并與品牌商簽署一份保底銷售合同,沒完成的部分由供貨商自己掏腰包,按標額的25%交付商場場租?!睆埮垦a充,每逢大節日,商場照例會推出力度較大的促銷活動,“所以,扣除場租、考核費、稅金等費用后,在商場每賣出100元商品,品牌商能得到65元就算不錯了?!?/span>
一般來說,全國統一定價的大品牌商品想在局部調價是困難的。
然而,對于一些小品牌以及價格浮動比較靈活的產品,經銷商們便會提高價格,把商場不斷增收的費用轉嫁到成本中,以此保證自己不虧損。與此同時,由于是“引廠進店”,每當商場大幅增加費用,品牌商也只好采取成本轉嫁的方式,通過提高商品售價予以消化,而最終為此買單的只能是廣大消費者。
經銷商并非暴利
袁明章從事服裝代理近十年,對深圳各大商場的扣點情況非常熟悉。他介紹,商場一般會依據服裝品牌的大小收取不同的扣點,按一定比例從銷售額中提取費用,不再另外收取場地租金。
扣點以及其他費用,不得不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然而,溫州市服裝商會副秘書長陳琦翔卻認為,商場的服裝雖然加價較多,但經銷商并非暴利?!耙话銇碚f,人工成本約占銷售額的5%~10%,正常庫存壓貨約占銷售額的2%~3%。扣除相關費用,供應商的毛利只有10%~15%,凈利潤也就在8%~10%?!?/span>
與國內零售業相比,西方零售業普遍采取自由品牌策略,特點是零售業與制造業結合、商業品牌與商品品牌疊加,從設計、制造到銷售垂直一體化管理,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使得渠道優化,從而消費者能夠購得物美價廉的商品。而中國零售業則采用聯營、引廠入店即收取各種“進場費”的經營模式,依靠銷售返點、延長賬期、收取“進場費”為主要利潤來源,造成價格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