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國國際面料創意大賽”優秀指導教師回訪實錄 |
本刊記者 孟慶杰 在“2015中國國際面料創意大賽”即將開啟之際,記者回訪了2014年度的部分優秀指導教師,在探尋人才培養背后的“成功秘訣”的同時,也期待在新一年的賽事當中再度崛起一代創意新秀。 “方法論”培育設計人才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張嵐 金獎-標點革命 獨特的元素、清爽的色調,上海視覺藝術學院鄭童設計的作品《標點革命》在創意大賽中勇獲金獎。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時尚學院纖維藝術設計專業的張嵐作為指導老師,可謂慧眼獨具、指導有方,她帶領參與大賽的團隊共20人,其中10人獲獎。 張嵐認為作品要符合流行趨勢,要實用,要與市場應用結合,不能單純的憑感覺設計。她在帶領團隊開始準備時,花了很多時間來研究流行趨勢。最后,鄭童選擇了標點符合進行排列,雖看上去簡單,但效果很好。張嵐說:“鄭童的成功可能與我們前期的研究工作有很大關系,我們要求大家要做到設計面料時的基本要求和素質:色調要符合一個整體要協調,局部有對比的規律。除基本水平外,重要的是把握流行趨勢,與時尚接軌。” 大賽的權威性與“含金量”吸引了學校的多年參與,學生的成績也獲得了大眾的認可,帶給老師、學生很大的激勵。同時,這也是驗證成效與總結教學方法的良好平臺。通過大賽,張嵐感觸到,教學要注重“方法論”,方法不能太局限、太具體,而是要讓學生理解原理。 服裝面料設計人才需培養 廣州美術學院 楊頤 廣州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家紡工作室專業老師楊頤,曾在法國學習服裝設計多年,回校后開創了面料創意課程,并著書出版。十幾年的教學讓楊頤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指導的學生劉遠圣的作品《意境》在大賽中喜獲銀獎。 楊頤說:“大賽強調創意面料,與我的專業課程比較切題,為此我組織學生參賽。大賽在行業中非常有影響力,吸引了許多學生和人才的加入,加上公平公正的賽制,是我每年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的重要原因?!?在教學中,楊頤對面料創意很少局限,非常注重設計與工藝的結合。每次學生拿出設計方案或想法,楊頤會對色彩、紋樣元素的搭配給出建議,并會問學生“你去怎樣實現”。 “專業學生必須理解面料開發工藝,能達到工藝要求的才能去做,為了創意而不考慮工藝的作品,需要想辦法實現。有一定的工藝設定之后,再去考慮表現技法和材料怎么結合。在審美和畫面等方面我也會對作品進行細致的指導。”楊頤強調 設計要與時代同步 湖北美術學院 崔巖 銀獎-珠聯壁合 由湖北美術學院纖維藝術設計教研室主任崔巖指導的學生宋洪月設計的作品《珠聯壁合》榮獲銀獎。崔巖介紹到,學生所學專業在課程設置上非常全面,主要分為紡織品設計和纖維藝術設計兩個研究方向。從基礎圖案課程到綜合技法表現,再到實際產品的設計應用,環環相扣,是系統的、長期的培養體系。她表示,在作品的創作上,始終強調要注重原創性,堅決杜絕剽竊行為,這是從學生入校就反復強調的最基本的一種堅守和信仰;其次,在對學生個體的培養上,注重學生的個人創作風格,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杜絕千篇一律的形式和表現;再者,注重作品實際應用性,注重市場調查,引導學生了解專業發展的前沿資訊,設計必須與時代同發展同進步。 學生作品在與市場應用相結合方面略顯薄弱,崔巖認為這是普遍存在的教育銜接問題。國際上很多院校是企業直接投資,或是課程直接安排到工廠企業中去實施,設備和資源十分豐富。而國內高校和企業大多對此認識不夠,這還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院校要敢于嘗試新的教學形式,企業也應擔負人才培養的社會責任。 “高校有強大的創意群體,企業有巨大的創意需求,創意大賽為高校與企業搭建了交流的橋梁,讓年輕的染織人能夠面對未來,接觸市場,更好的確定個人的發展方向,提高實踐的設計能力,這是難能可貴的鍛煉機會?!?/font> 院校教育讓設計思維百花齊放 南京藝術學院 王建 銅獎-游春新記 作為銅獎作品《游春新記》的創作者,南京藝術學院紡織品設計系講師王建介紹,該作品是一張絲巾設計稿,靈感來源于唐代名畫《虢國夫人游春圖》,作品結合現代元素和時尚色彩設計手繪而成。“關鍵主要在于如何用現代元素、時尚色彩來表達中國傳統文化,我感覺每一個中國設計師都有這份文化的自覺和自信,這也是我設計和指導學生的主要方向?!?/font> 據大賽評委反映,學生的設計在創意思維上表現不錯,但在與市場應用相結合方面略顯薄弱。對此,王建強調,培養設計師的市場應用能力應該是以企業為主,或者是企業與院校合作辦學,目前我國藝術院校主要在進行設計教育,培養創意思維,而不是設計培訓,如果說要提高設計作品的市場應用性,企業辦學可能更有針對性?!皩W生的培養我們還是以設計思維培養和設計方法的指導為主。學生是有千差萬別的個體,設計指導應該培養設計思維的百花齊放,而不是為某一個具體方向具體的企業定制培養,這樣學生才能成為具有一定設計思想的設計師?!?/font> 無限創意創特色“標簽” 華南農業大學 尹娜 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服裝系家紡方向講師尹娜指導的學生朱紀衡以作品《拼湊》獲得了銅獎。尹娜介紹,組織參賽的作品注重在創意上下功夫,此外從材料、制作工藝、表現手法等方面也有新穎的嘗試。塑形膏、海綿紙、牙簽成為不可或缺的材料,拼貼、紙上刺繡、扎染、蠟染也都成為了創意手法,創意織物的創作或裝飾材料的表現手法,都新穎引人,效果顯著?!白髌防L畫一部分,創作一部分,既顯示功底,又體現了創意。” 對于參賽的作品,尹娜對學生提出要求,作品層次要多,色彩耐看,造型優美,有更多材料運用到作品中。此外,希望作品能達到既要讓人看不出“門道”,又能令人感慨“原來還可以這樣做”,展示出普通材料換一個角度和想法的創新運用?!拔覀儠趧撘馍喜粩鄤撔?,既然堅持了這條路,就會一直走下去?!币日f。 傳統文化走出“時尚風” 魯迅美術學院 莊子平 文化傳承-圓源緣 魯迅美術學院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莊子平長期從事藝術創作、裝飾圖案設計、色彩設計的教學及研究工作,其此次指導的學生趙煊的作品《園源緣》獲文化傳承獎。在該作品創作過程中,莊子平建議學生采用中國傳統元素與新穎的構圖、嫁接等手法進行繪制,色彩上選用傳統的中國紅為主色調,并采用其對比色藍色為輔色,使其視覺效果上對比強烈、艷麗、活躍,富有生命力。 莊子平強調:“獎項不僅代表著個人的成績,亦代表著我們院系在紡織品設計及圖案研究領域的探索和創新所取得的成果。”通過大賽,莊子平看到本校學生的基本畫功扎實,有較強的手繪、構圖、配色能力,創意新穎,但總體上在與市場應用相結合方面略顯薄弱。莊子平分析:“我們身處東北,距紡織企業與市場相對較遠,這是優勢,亦是劣勢:優勢是我們的思維發散及心理上沒有限制,更容易創新出新鮮的作品,劣勢為我們的設計作品部分在市場應用相結合方面略顯薄弱,今后可增強與企業的交流,使我們的作品具有文化性、時代性、應用性?!?/font> 積極參賽創共贏 東華大學 沈沉 獲得市場應用獎的周凱麗來自東華大學,其指導老師為本校紡織品藝術設計專業教師,上海服飾學會副秘書長沈沉。東華大學多年來一直積極參賽并且成績不錯,這與指導老師付出的努力密不可分。“我經常引導同學采用次序的數字設計與個性隨機的手繪結合,在手法與概念跨界碰撞中尋找平衡與表現,以期傳遞時代特色和傳統、個性基因。創意大賽發掘和培育專業人才的理念打動了我。我認為這是共贏的好事,參賽既可讓學生作品有機會得到業內專家的專業評點,幫助學生在校外的實踐歷練中體驗成功與挫折并獲得成長,同時這也是對我們專業教育的支持?!?沈沉說到。 此次全國參賽學生作品在與市場應用相結合方面略顯薄弱,沈沉認為,學生創作時一般從自身審美或者喜好出發,一般很少顧及流行趨勢、市場反應或品牌方面,這是兩難的取舍,作為大賽可以將主題、要求細化做出引導性說明,作為參賽者應該關切行業的最新動態和趨勢。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