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之光”聯合中產協回訪九一高科 |
王菲/文 靜電紡制備的微納米纖維非織造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積、高吸附特性,可制備高效低阻過濾材料、定向擴散導水衛生材料等高附加值產業用紡織品,是我國“十三五”規劃紡織工業重點發展方向之一。憑借著生產技術的可控穩定量產、所生產產品的高附加值以及完整的知識產權體系,“高曲率液面靜電紡非織造材料宏量制備關鍵技術與產業化”榮獲了“紡織之光”2019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兩年來,該項目的產業化發展如何?技術實現了怎樣的迭代?7月19日,紡織之光基金會副秘書長陳思奇、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李昱昊等一行4人來到項目承擔企業之一——蘇州九一高科無紡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一高科”),對該項目進行了回訪考察。
據介紹,該項目建立了單射流可控射流拉伸的微納米纖維直徑精準控制制備理論,建立了介質誘導下的射流拉伸細化模型,解決了微納米纖維紡程不可控、直徑離散度不可控的難題,將微納米纖維直徑CV值降低到30%以下。項目構建了動態平衡自由液面多射流控制理論,研發出系列空間對稱自由液面紡絲噴頭,多射流間距僅為5mm,包絡角穩定在10度,纖維直徑CV值降至15%以下,實現纖維直徑分布大幅減小,單噴頭產能250mL/小時以上,是傳統針頭的160倍。
與此同時,該項目發明了縱橫向多模塊相位補償成網技術,分別實現了微納米纖維梯度可變嵌入(橫向)成網以及高取向(縱向)成網,為微納米窄分布纖維非織造過濾材料和取向導濕定向擴散導水衛生材料的產業化制備奠定基礎。項目組研發的1800mm幅寬4模塊8噴頭生產線年產能達到150萬平方米以上。
據項目完成人、東華大學教授、博導王榮武介紹,該項目所研究的直徑和孔隙梯度結構的微納米非織造材料與PP/PE雙組份熱風基材的低速亞熔點熱軋復合以及雙向熱風高速復合技術,制備的過濾材料濾效>99.999%,濾阻<106Pa;開發出PLA/ES基材的高取向PLA微納米纖維復合熱風工藝,制備的定向擴散導水衛生材料,不同方向液體擴散速比>6,液體穿透速率>3mL/s?cm。項目獲授權國家專利46件,制定行業標準1項,發表SCI論文50篇,形成完整的知識產權體系。
九一高科成立于2015年,由8人組成的團隊憑借著對于技術的執著追求,用產品說話,迅速在業界打響了口碑,每一年公司都以超過30%的復合增長率快速成長。據九一高科總經理王浦國介紹,他與王榮武老師相識于公司初創階段,理念與目標的一致讓他們一拍即合。
創業、創新的路上往往充滿了艱難曲折,九一高科不愿走照搬國外技術路線的老路,從無紡設備的結構設計到外觀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前期的研發進展并不順利,往往做兩三套設備才能成功一套,直到2017年之后,九一高科的設備從速度到幅寬都實現了大幅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也提高了。
在九一高科廠區的集裝箱體會議室中,王榮武展示了該項目迭代生產技術制作出來的產品,從面料到面膜等終端產品一應俱全。靜電紡制備的微納米纖維為高附加值、功能性微納米非織造材料產業化提供了解決方案。在水處理、口罩等領域應用效果顯著,此外還可用于傷口輔料等領域。
基金會外聯部助理季愛琴介紹了紡織之光基金會在行業科技教育領域開展的公益活動,陳思奇重點介紹了“紡織之光”中國紡聯科技獎、科技成果推廣活動等公益項目,李昱昊針對產業用領域在科技獎項申報、標準制定、產業化發展需求等與項目完成單位進行了深入溝通。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