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合格設計師?看這場關于設計與教育的思辨 |
北京時尚論壇2018再度開講 本刊記者-董笑妍 5月13~20日,尚坤塬·2018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期間,“北京時尚論壇”將持續開講。本次論壇特別邀請了諸多來自時尚及時尚教育領域的精英齊聚一堂,圍繞時尚教育、設計思維、初入社會、市場觀察等多元角度,將展開多樣化討論,可謂一場精彩的設計思辨。本刊提前采訪了部分演講嘉賓,了解他們對設計與教育的觀點。 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服裝設計學專業教授 邱佩娜: 從創意立裁到成衣造型 “創意立裁”是在立體裁剪技術的基礎上,借助人臺,從材料形態的直觀展現,到刺激手、腦、眼多元互動,提倡突破常規的服裝造型。其作用在于感知視覺效果上的形態變化,提高審美意識和造型實踐能力。 創意立裁課程是一門開放性的、具有拓展功能的造型訓練系統課程。從一塊布開始,以披掛、折疊、分割、穿插等手法對材料進行排列組合,產生新的形態,所以,每件成衣都是一個裁剪手法的集合,也都是成衣局部結構設計的選擇性調和統一。 本次講座,以一種成衣品種為例,從款式元素入手,在創意立裁手法的互動方式下,啟發性地將形態細節糅入成衣款式的局部結構中,這樣不僅充分拓展了成衣設計空間,也使創意立體裁剪的成衣化得以實現。 作為設計師,在進行創作設計時,應堅持自己的藝術主張,將藝術和生活融為一體,把藝術置于生活和自然的氛圍當中,把人的生活方式和環境保護融為一體,消減一些不必要的浪費和粗糙的制造。 Saga Furs世家皮草傳播經理 方新宇: 皮草與時尚 皮草產業是服裝服飾產業中一個特殊類別,全球皮草產業的產業鏈價值上千億美元。中國皮草裘皮行業同樣歷史悠久,市場價值潛力巨大,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皮草制品生產國和消費國。 皮草產業切合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大趨勢,也符合市場個性化與定制化的需求,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產業的升級需要具有專業知識和經驗的人才。 如今的皮草時尚教育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強化專業實踐能力、設計能力與創新能力為核心,重構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對于材料的認知,增加對皮草材質特性與工藝特點的學習,以高度針對性、實踐性的教學,積累起產教融合的豐富經驗,使教學更加符合產業需求的實際,培養出更加契合企業需求的優秀學生。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教師 賈璽增: 行走在服裝歷史里的流行時尚與設計方法 盡管時尚風云瞬息萬變,但終究脫離不了歷史文化的土壤。對于流行時尚的設計,必然要借鑒、依托于人類服裝歷史,從中找到有社會價值并易于視覺化的設計內容?;ヂ摼W經濟、信息科技革命、工業化批量制造等現代經營與生產方式,在為人類提供更豐富的物質產品和消費享受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原本多姿多彩的民族和區域文化。 與此同時,當代國際流行時尚審美形態,在國際范圍內趨于同化的加速過程中,對原本存在于中西方服裝歷史中的多元文化抱以熱切期盼和渴求。前者是時代的脈搏,任誰也無法改變;后者是流行時尚的快速演變與商業市場激烈競爭的必然結果。這為時尚產業的設計者帶來了挑戰與機遇。 本講座從服裝歷史發展入手,以大量考古實物資料為基礎,闡述中外服裝發展脈絡,分析國際名師經典時裝設計中的歷史元素,講解歷史素材與時裝轉化的技巧與路徑,旨在在中外服裝史與時裝設計之間搭建橋梁,以便幫助大家有效利用中外服裝史元素,活學活用進行時裝設計。 四川美術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系副教授 程琦: 從一根線開始探索 回到設計的原點,尋找材料的原點,從一根線開始探索,讓“單一”不斷演變到“極致”……我們要選擇一種材料、一個元素,帶入工藝,注入情感,開始設計的實驗。 多年來,我們持續地開展每期一個月的夏布再設計工作坊,實踐著夏布的當代設計,思路在平面與立體、視覺與觸覺、身體與情感的體驗之間不斷轉換,也以我們的方式鏈接著過去、當代與未來。 由此,以引領生活方式的民族時尚和傳統未來為主旨,我們進行了全面的工作室教學改革,鏈接教師、設計師、藝術家、企業家與學生,充分發揮藝術院校的優勢、西南地域的優勢、校企資源的優勢,構建一套立體的特色工作室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培養“有情感”的人,做“有溫度”的設計。 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 須秋潔: 時尚科創視域下,色彩設計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時尚科創視域下的教與學在發生轉變,學生在變、環境在變、產業在變……我們以色彩設計語言等一批課程的改革為切入,探討了在新常態下,如何以結果為導向,用新視角感知身邊的色彩呈現、認識色彩的情感傳遞信息、掌握色彩設計語言的表達方式,讓新生代認識色彩、運用色彩,逐漸形成自我特質的色彩審美。 在我看來,時尚設計教育永遠不變的是其變化特性。從教18年來,我感受到了變化對我們的倒逼。唯一不變的是一直對時尚設計教育的熱情和在這份熱情下所做的努力——適應變化并不斷調整自我。我欣喜地發現,自己可以習慣這種變化,并會主動去改變和調整自己。同時,我也時刻告誡我的學生,時尚設計一直在變,你不想改變,你就不要參與。 湖北美術學院服裝藝術設計系服裝設計教研室主任 楊陽: SKETCHBOOK教學的思考與探索 該教學方法是針對國內藝術設計院校學生作業形式程式化,避免主題創作中語言表面化,從而忽視主題表達的教學方法,屬于藝術與設計專業基礎教學范疇。該方法將改變學生在專業學習中“短、平、快”及“為了形式而形式”的學習方法,以思想為先導,引導學生對主題方向的調研與生活的思考,重視學習過程中的積累與探索,鼓勵學生在課程中的對話與碰撞,挖掘學生自身的學習潛力。 教學過程分為調研、分析、實驗與表達四個階段,以學習方法傳授為主,通過多樣的課堂形式教學,強調藝術與設計教學的實驗性、前瞻性與融通性。 未來的時尚設計是多元的,消費者的生活也是多樣的,作為設計教育者不能去定義未來時尚設計的結果,而是要教會他們尋找適合自己的思考學習方法,對生活的感悟與沉淀。 生活造型設計師 澤田里繪: 日本花藝工坊——送給牛仔新的生命 這次的花藝工作坊的主材料是牛仔布。牛仔是大家衣柜里常見的休閑裝之一。其特征是很結實、有點厚、有點粗糙,缺少一點美感,也許好多人會感覺這與花藝有點距離,但這次我們可以換個角度看牛仔布。 這次我會分享給大家兩種新的體驗,“從另一個角度觀察素材的美”和“珍惜自己身邊的素材”。 現代社會,時尚影響著每個人以及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個人對時尚都有不同的認知。但學習設計的過程中,很多人有時候會忽略培養自己的審美觀的重要性。 我認為,培養自己的審美是培養自己表現力的基礎,養成這種習慣對設計師來說非常重要。時尚有時候就是一種態度,不只是為了標新立異,缺乏自己的審美內涵,就會隨波逐流。 YUXIN品牌創始人兼設計總監、AMI國際藝術教育聯合創始人 張雨馨: 畢業后設計之路的打開方式 服裝設計系的學生們畢業后有兩個方向:創業和去企業工作。無論創業還是去企業工作,設計師都需要具備職業專業技能和素養。這其中包括:時間管理、團隊合作、管理能力、協調能力、了解品牌文化、有版權意識、了解市場、成本控制、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性以及專業知識。 去企業面試應該注意的事項有,面試是人和人的交流,需要對自己的作品集進行充分表達講解;畢業生對自己的定位要有清晰的認知。同時,創業需要的也不僅僅是激情和勇氣,還需要了解產品設計、市場定位、運營團隊、pr團隊以及銷售渠道等。 時尚教育更注重的應該是對時尚的理解和發散思維,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過程本身,享受過程。我們希望通過教育能讓設計師們保持設計的初心,對設計始終滿懷熱忱。 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講師 周奕: 新世代,新青年文化,新消費 新世代,即“Z世代”,這群1995年以后出生的年輕人是世紀交替的一代,龐大的人口基數讓他們成為消費市場的焦點。 新青年文化源于Z世代新的生活模式:鐘情于表達,“曬”自己、“曬”產品,偏愛文化衫和詞匯密集的說唱音樂;鐘情社群,通過社交平臺緊密聯系,籍由數字化生活尋找志同道合的歸屬感;鐘情懷“舊”,從老物件中探索未經歷的舊時光,把解構過的復古元素進行重構融入當下,以“舊”為新。 在這樣的新青年文化影響下,新消費逐漸成形:樂于消費獨一無二的符號,如聯名、定制;高度數字化和高度虛擬化帶來了新商機;消費健康和環保,鐘愛循環再造和可持續發展…… Z世代正逐步成為全球消費的新興群體,我們需要滿足他們的新文化需求,挖掘更廣闊的新消費形式,提供更多元的表達途徑,這將會為時尚產業帶來更豐富的發展空間。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