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風:中國服飾的當代設計,根在傳承重在創新 |
本刊記者-劉萍 2017年3月10日,一個對中國服裝設計專業領域而言意義非凡的日子!這一天,“首批服裝設計博士”誕生,中國首批以服裝創新設計模式培養的博士研究生、北京服裝學院首屆博士研究生李迎軍、楚艷通過了畢業論文答辯,并舉辦了設計作品發布會。 這兩位博士生為北服“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搶救傳承與設計創新”博士人才培養項目中國傳統服飾設計創新研究方向,他們從歷史學、民族學、藝術學、社會學、物質文化史等角度出發,主要研究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現代化問題,探索傳統服飾文化如何與當代時尚設計相結合、與當代生活方式相結合,由此賦予傳統服飾文化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 作為導師之一的劉元風教授、作為該項目主要負責人的劉元風院長,心中的欣慰無可比擬。從2012年立項至今,首批博士生終于畢業了,劉元風稱之為“小跨界高端人才”的培養項目,為中國服裝高等教育界帶來了全新的思想啟迪。 緣起: 舉全校之力,服務國家特殊需求 作為北京服裝學院院長,長久以來,劉元風的專業學養與責任心為他贏得了業界內外的尊敬和愛戴。對中國服裝教育事業,劉元風可謂“一生惟一事,可鑒此丹心”。 在他心中,這個博士項目對于中國服裝設計專業而言意義重大!回憶起5年前的立項之初,劉元風歷歷在目:北服“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試點工作,是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的決定部署開展的,即安排少數確屬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但尚無博士學位授予權的碩士學位授權高等院校,在一定時期(5年)和限定的學科范圍內招收培養博士生,并按項目主要支撐學科授予學位。 2012年10月,北服舉全校之力,緊扣時代主題,圍繞辦學特色,凝練學科方向,匯聚人才隊伍,以文化部為依托單位,經過三輪學術評審,從全國100多所高校中脫穎而出,申報成功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的“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搶救傳承與設計創新”博士項目,以服務國家、行業、區域經濟、文化重大戰略為目標,填補了國內以服裝傳承與創新設計為研究方向、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和實踐應用的博士授予權的空白。 要達到“人才、學科、科研”三位一體的創新能力提升,學科建設、學術培養須是嚴謹而務實的。自該項目獲批以來,北服依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相關文件的要求,以項目制的方式,在博士人才培養模式和質量評價標準及機制上進行了創新性的探索。 其培養以“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指導思想,以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為出發點、立足點和工作目標,以建立部門、行業共同參與管理、指導為準則,組建了項目實施指導委員會,并開展了導師遴選、師資隊伍建設、招生錄取、學術研究與創作平臺搭建等一系列具體工作,逐步落實了項目論證部門、地方政府和項目高校對項目建設的投入與支持的協同培養機制。 課程體系的創新,校內外、國內外導師齊助陣,不同層次的學科交叉……為的都是博士生知識結構的全面立體化。 5年來,北服“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搶救傳承與設計創新”博士人才培養項目構建了中華服飾從文化傳承、技藝復原到創新設計的系統性與科學性的研究方法,對領軍型高端人才培養、產業國際競爭力、國家文化形象傳播做了有益探索。 特別是在APCE會議領導人服裝設計、奧運會服裝設計、神十一服裝設計等國家重大項目中取得了成果,在服務國家戰略——京津冀在時尚領域的協同創新,以及北京時尚之都建設等方面做出了貢獻,并且為服裝服飾產業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創新導向,增強了民族服飾文化自信,提高了中國服裝品牌的國際競爭力。 綻放: 理論與實踐,相輔相成且相得益彰 據劉元風介紹,北服“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搶救傳承與設計創新”博士人才培養項目主要分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研究、中國傳統服飾的傳承研究、中國傳統服飾設計創新研究三個研究方向,努力培養具有堅實的服飾文化理論基礎和寬闊的學術視野,能夠從事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研究、傳播和設計創新等相關工作的高層次專門人才,為保護和弘揚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提升服裝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提供智力支撐。 其獨特之處,還在于強調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結合,其答辯除常規的博士論文外,還要對其基于博士論文的設計作品進行評判。 李迎軍的論文題目為《20世紀20、30年代旗袍造型的現代化嬗變》,其畢業設計作品以“朝花夕拾”為主題,以20世紀20、30年代旗袍興盛期的造型結構、工藝手法、審美特征、文化內涵為核心,回歸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思考序列,探討被“遺忘”許久的傳統“十字型結構”在當代“再生”的可能性。其創新點在于運用現代設計元素,以“國際化”的服裝語言,將中國服飾傳統納入國際設計平臺上,思考中國傳統對于世界服飾未來發展的作用與價值。 而楚艷的論文題目為《唐代服飾紅色的復原探索與設計創新》,其畢業設計作品以“千年之約”為主題,以敦煌洞窟唐代壁畫供養人為原型,仿制6套傳統式樣的敦煌唐代女性服飾,盡可能忠實于壁畫人物形象原貌,恢復使用了傳統染、織、繡等手工技藝,再現盛唐時代中國傳統服飾華麗絢爛的風貌。延伸設計創新作品24套以敦煌唐代藝術元素為主題,整體色彩借鑒楚艷近年來整理出的唐代傳統紅色體系,提煉唐代藝術元素,研究探索敦煌唐代元素在現代服飾中的創新應用。 劉元風點評說,中國傳統服飾“十字型結構”的解析,對于當代中國服飾的“再生”極有啟迪意義,而唐代服飾紅色的挖掘更有助于提升目前設計界對服飾色彩的運用水平和表現力。這個項目,在人才培養層面、搶救傳承層面、設計創新層面都達到了一定效果。 “藝工融合”是北服的特色,理論高度與應用創新能力的提高是“博士人才培養項目”的目標,而李迎軍、楚艷的博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會暨設計作品發布會基本實現了當初設定的三個對接:高端人才培養與民族服飾文化的傳承研究對接,與服裝產業自主設計創新的發展需求對接,與推廣及塑造國家文化形象的強國需求對接。 流長: 中華服飾,與世界美美與共 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元素。將傳統服飾與當代時尚設計、當代生活方式相結合,一直是作為服裝教育家的劉元風關注的重點。 不只是上述的“博士人才培養項目”,北服近年來還開辦了“非遺學員班”、天工傳習館,建設民族服飾博物館,舉辦“新中裝主題服裝展演”,以及設計研發北京市中小學校服、兩代學位服,特別是牽頭組織了2014年APEC會議領導人服飾的研發工作(李迎軍、楚艷在其中發揮了主力作用),北服在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現代化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著成效。 “項目成果要與學科專業結合、與培養人才結合”,這是劉元風一以貫之的思想。在潛心培養博士研究生之時,劉元風深切地感受到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傳承保護與創新應用工作的緊迫性,以及相關專業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因此,在他的倡導與支持下,北服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于 2015 年開設了服飾傳承與創新設計專業方向,并招收了第一批學生,簡稱“傳承專業”、“傳承班”。“傳承班”擁有綜合學術性強大的專業教師團隊,其中60%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70%以上教師是教授與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45%的教師具有海外留學經歷。該專業方向立足于當代生活與審美,以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為基礎,以傳承文化與創新設計為主旨,將傳統民族(服飾)文化與現代設計相結合,通過服裝服飾,把文化融入到當代的大眾生活中。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確定了文化強國的國家戰略。今年2月發布的《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中,又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列為9大專欄之一,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進一步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以人的培養為核心,以融入現代生活為導向,切實加強能力建設,提高保護傳承水平,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深入發展。主要包括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活力、振興傳統工藝、加強宣傳展示與交流四個方面的內容。 以“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指導思想,以培養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研究、傳播和設計創新等相關工作專門人才為目的,近年來北服在這些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推動。劉元風作為北京市政協委員也在積極建言發聲。對于中國傳統服飾的未來發展,劉元風認為,當下,國家政策的導引,文化自信的建立,都為中國傳統服飾的當代化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環境。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意見特別強調,“實施中華節慶禮儀服裝服飾計劃,設計制作展現中華民族獨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裝服飾”。 對此,劉元風認為在立項方面,可由高校來牽頭,整合全社會資源,組織設計師設計中華節慶禮儀服裝服飾乃至日常工作家居服裝服飾系列等;在推廣方面,可首先倡導在重大節慶活動中穿著中華節慶禮儀服裝服飾,并且通過社會名流、公眾人物等作為載體來予以宣傳,有序推廣,帶動民眾在工作或家居時也穿著富有中華民族文化的系列服裝服飾。 當然,劉元風認為這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會是一個較長的過程,他相信,隨著人們對民族文化認識的深化、隨著文化自覺與自信的深入,中國優秀設計師推出的貼近當代生活的創新傳統服飾,必將為更多的人所接受,乃至成為中國人向世界展示新形象的重要依托。 讓中華服飾,與世界美美與共!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