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上午,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中共沈陽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中國旗袍時尚文化創新發展研討會在沈陽故宮召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會長王翀、秘書長王昕,中共沈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馮守權、副部長安建曄等領導出席研討會。特別邀請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非遺辦公室主任張家洲,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上海時尚之都促進中心主任、東華大學教授博導卞向陽,魯迅美術學院教授、滿族服飾研究著名學者滿懿等三位專家作主旨演講。研討會由《中國服飾》雜志社總編輯李茗芳主持。
與會嘉賓還有:重慶市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馬明媛、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執行會長丁寧、陜西省服裝行業協會執行會長王良高、上海市服裝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孫金海、大連市服裝紡織協會會長劉向陽、浙江省服裝設計師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顧小華、青島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鄭明梅、杭州女裝商會會長助理張永春、南通市服裝協會會長趙曉生、沈陽市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褚秀閣和香黛宮、瀚藝、蘇承意、成曉琴、吉祥齋、米紗迪、葳蕓、古唐東韻、鳳禧、恩瑪秀丹、璽贏等旗袍品牌的設計師及代表。
中共沈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馮守權首先致歡迎詞,他介紹了沈陽的歷史文化底蘊、區位優勢、重大工業項目在國計民生中的重要地位。馮部長表示沈陽是歷史文化名城,是北方文化的起點,沈陽是旗袍故都,旗袍的根在沈陽,本次活動是以傳統為基石,以創新為手段,以旗袍為載體,傳承傳統文化,以品牌樹立和文化發展為目標,構筑一個旗袍產業的資源平臺,希望大家常來沈陽,齊心協力,共同傳承傳統,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創新融合發展助力!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非遺辦公室主任張家洲作題為《從非遺保護與傳承的角度談旗袍發展》主旨演講表示,旗袍是穿在身上的文化,在傳承發展過程中要樹立文化生態觀,遵循“活態傳承”、“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從人、自然、社會、文化各種復雜變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旗袍文化產生、發展的規律,用以尋求在新時代下,旗袍文化存在與發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非遺,不同于文物。它不是塵封的記憶,而是能動的實踐;活于民間,死于廟堂。因此也要特別注重加強和提升非遺傳承人群能力建設水平。在新時期迫切需要非遺傳承人群提升三種能力水平:一是對市場經濟環境的適應能力;二是對時尚和消費趨勢的感悟能力;三是對現實產品的轉化能力。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上海時尚之都促進中心主任、東華大學教授、博導卞向陽作題為《旗袍的歷史與創新》主旨演講表示,旗袍的文化本質是中國傳統的延續,西方吹拂的時尚,兼容并蓄的特質,審美的普適性,獲取的易得性,風格的多變性。旗袍的創新有三大原則:一是面向當代生活,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二是把握時尚特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三是針對時代課題,發展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魯迅美術學院教授、滿族服飾研究著名學者滿懿作題為《中國戲曲里的旗袍》主旨演講表示,我們現在所見的傳統旗袍,多保留在京劇、評劇等戲曲之中。京劇從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進京開始,因為當時的戲劇需要為統治者服務的,所以在唱戲時必然會穿著一些民族服飾,以滿族服飾表示漢民族以外的少數民族。隨著京劇藝術的不斷發展變化以及慈禧太后對京劇的喜愛,傳統滿族旗袍伴隨京劇得以傳承和發展。現代旗袍是滿族服飾經過不斷發展后,由滿族合體且少有花紋的襯衣與富有華麗的紋飾和色彩、兩邊開衩的氅衣合并演變成現代旗袍,逐漸隨著現代審美觀念的變化,越來越強調與人體曲線的貼合性,通過立體剪裁,呈現出女性的曲線美的樣式。從這些變化上來看,旗袍這一源自滿族女性的服飾,非常具有創新精神,它的變化反映著時代的變化,反映出時代對女性審美的變化。
各省市行業協會領導及旗袍品牌設計師和代表們在行業管理、品牌實踐發展中,都有對旗袍傳承創新的體會。
重慶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馬明媛表示,旗袍是城市、中國和民族的一張名片,未來怎樣將旗袍和現代文化,將旗袍和百姓生活進行融合是旗袍未來發展需要研究的一個方向,同時旗袍文化的宣傳、傳承也是未來的工作重點。
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執行會長丁寧認為,旗袍作為中國寶貴的非遺項目,未來的發展一是要加大正確引導的力度,二是著力做好旗袍文化的傳承,三是更多的開展旗袍相關的文化交流活動,四是要探究旗袍與現代文化的融合發展。
江蘇南通服裝協會會長趙曉生表示,對于旗袍文化傳承,一是開展旗袍文化的宣傳、推廣和普及要在深度上著力,二是希望從國家層面推動旗袍文化成為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三是從事旗袍品牌和設計的傳承與創新融合,繼承旗袍文化內核要萬變不離其宗,創新要在練好定制基本功的前提下追求百花齊放,四是旗袍文化要以非遺為基因,實現旗袍元素的多元化、多樣性跨界融合,五是建立中國旗袍傳承與創新公共服務平臺。
上海瀚藝服飾有限公司瀚藝品牌設計總監張琛表示,瀚藝傳承了上海老師傅們的精工手繡、手繪、手工縫制技藝,是從戲劇服裝手工藝傳承開始的。1995年我們做的是純手工旗袍出口,1998年有幸認識了上海灘旗袍界褚宏生等多位大師,他告訴我們旗袍應該是一件一件做的,恩師們從梅蘭芳、周信芳、宋氏三姐妹到黑白片影后胡蝶,從歌后韓菁菁,“摩登上?!标惪尚痢兑股虾!返膵趁?、《玫瑰玫瑰我愛你》的浪漫,煙云舊夢,十里洋場徜徉著多少傳奇,多少故事。我們是幸運的,經過恩師們的指點和傳授,開始轉變了我們的創業思路,開始一件一件地制作經典旗袍,旗袍和傳統服飾是有文化的,其文化底蘊應該是“有形必有勢,有畫必有意”。
蘇州古唐東韻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古唐東韻品牌設計總監杜綱表示旗袍是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在設計上充分體現了東方女性的風韻優雅,旗袍是近代中國民族服飾的典型代表,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縱觀旗袍的發展以及近年來的演變,我們感覺到不同時代的服裝是和當時的歷史背景、人們的生活習慣相符合的。近年來旗袍的變化更豐富了,體現了“中衣為表,西式利用”的立身原則,無論造型還是材料上,都更加趨于流暢勻稱,也出現了多重元素融合的新方向??梢悦黠@的感覺到,國外的設計師也經常把旗袍作為元素用在發布會中,以旗袍為基形設計的款式層出不窮。未來旗袍可以在結構上、材料上、工業和圖案上進行創新探索和嘗試。
青島恩瑪秀丹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恩瑪秀丹品牌設計總監高麗新表示,對旗袍的第一印象來自于兒時姥姥的旗袍,兒時就在姥姥滿箱的綾羅綢緞中捉迷藏,對旗袍和旗袍面料有很深刻的印象。2000年開始聯合青島地區相關院校,向年輕人講述旗袍文化、傳授旗袍技藝,同時身為中國女企業家協會的成員,當地的女企業家因為生活和工作需要會經常找到她量身定制旗袍,都會用心去制作每一件旗袍。旗袍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是需要有文化的根基,旗袍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也是中國女紅文化、女德文華的傳承和弘揚,要從我們自身做起,從每一件旗袍做起。
北京香黛宮品牌文化有限公司香黛宮品牌首席設計師龔航宇認為,未來旗袍產業的發展應該從三個方面去著手:第一是旗袍及服飾的設計,不僅要站在旗袍的角度去看旗袍,更多的還要站在旗袍以外,從時裝的角度去看旗袍,旗袍作為服裝要好看、要好穿,再去與文化相結合;第二是開展旗袍相關文化活動,以香黛宮品牌為例,自品牌成立開始,就開始與參與各種時裝周、電影、電視劇等活動合作,通過各種活動多渠道展示和宣傳旗袍文化;第三是在旗袍文化產業的打造上,要把旗袍的特色和服裝、和文化、和產業落地相結合,通過政府和協會搭建平臺,把地方文化特色資源和企業、和產業、和旅游資源結合,實現價值最大化。
杭州葳蕓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葳蕓品牌代表葉麗英表示,服裝是一個人給他人的第一印象,不同的人群有著不同的服裝需求,從服裝企業來講,服裝要有一個定位,文化也要有一個定位,旗袍文化也是需要一個定位的,要明確旗袍所面對的目標消費人群;從服裝設計上來講,消費者的體形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生活方式的多樣化等也隨之變化,我們旗袍設計要在傳統的基礎上,讓旗袍既能展示傳統文化又能符合現代人的身材和審美要求。未來旗袍的傳承上,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創新發展,將我們旗袍工藝及文化精髓傳承,創新,發展,去服務于人類服務于社會放眼世界,古今融合,中西融合。傳承經典,時尚綻放。
深圳市吉祥齋服飾有限公司吉祥齋品牌代表謝金恒表示,面對未來旗袍產業的發展一是創新要與時俱進,不僅僅是服裝款式的創新,同時更是觀念的創新!如何用新的思路,重塑旗袍與當代人的關系,與90后和00后的關系;二是融合要走進新時代、走入生活,通過款式的多樣性及實用性,與現代人的生活接軌,要更多的貼近生活;三是打造旗袍文化生態,要圍繞“旗袍”打造一個“旗袍文化節”的APP,把APP打造成為了解旗袍文化的窗口及資訊的來源。
常熟市鳳禧服飾有限責任公司鳳禧品牌代表姜杰認為旗袍的傳承是經典與現代的巧妙融合之姿。從歷史來看,旗袍代表著深厚的文化淵源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它既是中國女性的名片也是一種文化傳承,我們需要愛護這份民族歷史,保留這一份珍貴的文化財富,同時也需要推動紡織非遺的未來發展,用工匠之心迎接傳統文化。從現代來認知,人們對精神價值與新興文化的追求越發強烈,文化的回歸雖是大勢所趨,但當代藝術的發展也至關重要,鳳禧需要挖掘新時代的新思想,用現代設計去碰撞歷史靈魂,重新塑造旗袍國服的地位,使旗袍穿著日?;?,普及化融入到各種生活場景中,讓每一個中國女人都能穿上旗袍,并引以為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的才是時尚的,時尚來自于傳承,傳承來自匠心。
上海麥雅實業有限公司蘇承意品牌創始人駱霞表示,蘇承意品牌定制旗袍所遵從的不僅僅是一種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更是一種堅守,是對材料、工藝、造型以及背后承載的文化與精神的敬畏、堅守與傳承。傳統平面結構剪裁適合我們中國人的形體特征,適合我們身體曲線比較平緩的特征。作為傳統旗袍,保留十字結構這是對中國傳統服飾傳承最后的守望。時尚定制設計應該是創造力及人性美德相結合的產物,對培養民眾良好的品格及人性中的美德有著積極的教育意義。
中共沈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安建曄表示,5月24日在“首屆中國旗袍文化節暨‘盛京1636’第三屆沈陽國際旗袍文化節”開幕上,部分旗袍品牌設計師參加了結文脈儀式,結文脈儀式是從首屆沈陽國際旗袍文化節開始舉辦的,它是歷史傳承和延續,是聯結友誼的象征。盛京沈陽是“一朝興發地、兩代帝王都”,是旗袍開始成為清朝國家禮服的誕生地,擁有眾多的歷史建筑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希望各旗袍品牌可以到沈陽建立品牌工作室,融合、傳承、發揚中國傳統旗袍文化,使旗袍文化和旗袍產業在未來可以綻放新的光彩。
中國紡織非遺文化推廣大使、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會長王翀介紹,目前,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已經把推動旗袍產業發展納入到協會工作五大工程之“非遺文化協同創新工程”,協會將與政府和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努力,推動紡織非遺的傳承與發展。一方面,協會將做好非遺傳承人與品牌、設計師間的資源對接,同時積極推動傳統手工藝與現代生產技術相結合,吸納更多有實力、有渠道的企業參與到紡織非遺傳承與創新的過程中來;另一方面,協會也將積極搭建平臺,舉辦紡織非遺主題活動,并通過多渠道加大對紡織非遺的宣傳力度,助力紡織非遺走進生活。
旗袍是紡織非遺重要內容,旗袍中傳統技藝是紡織行業祖輩留給后人最寶貴的傳家之寶,是最能給我們底氣,讓我們自豪和自信的精神財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紡織傳統技藝,紡織行業、紡織服裝人義不容辭、責無旁貸。讓我們攜起手來,集大家智慧、集社會之力,共同讓旗袍在新時代為美好生活助力。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在總結講話中指出,沈陽市連續多年來一直在推動旗袍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并舉辦相關活動宣傳旗袍文化,充分體現了沈陽市委、市政府對旗袍文化傳承、推廣、創新、發展的高度重視,未來還應該在旗袍文化的宣傳和推廣上加大工作力度,同時加快旗袍產業發展相關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由政府推動、行業協會助力,沈陽作為旗袍故都,在今后旗袍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旗袍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必定大有希望。旗袍是最能體現中國女性服飾文化的符號,現在出現旗袍熱,大家關注旗袍,是緣于旗袍體現了美,體現了文化,展示出中國女性優雅、高雅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有了文化內涵才有自信。所以,要加大旗袍文化的傳播,讓旗袍文化深入人心。旗袍的下一步發展,要創新發展、要融合發展。要通過國際化、生活化、時尚化、品牌化、特色化、市場化的方法和手段進行創新發展。以傳統旗袍融合現代時尚元素、融合我國南北方文化元素、融合東西方文化元素,走融合發展之路。相信,中國旗袍的未來一定是光明而又美麗的,國際化之路會越走越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