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王振宇
有一種深入骨髓的愛,不止愛你歷史中的明眸,還對你未曾謀面的將來計深遠。程應奮,對艾德萊斯絲綢的愛,就像是隱藏在歷史背后的故事,讓我們琢磨不透但卻能清晰感受它的存在,未曾解密,但依然嗅到深刻的味道,直至引起集體文化的共鳴,為之振奮卻短暫喪失了言語的表達能力。怪哉,卻也妙矣。
這是程應奮第七次帶著艾德萊斯綢來到中國國際時裝周。她說:“我選擇再來,是因為真的需要一個如此包容且真正滋養文化的平臺?!焙芏嗳瞬焕斫馑皥剔帧眻猿值脑颍踔劣X得“艾德萊斯”無論是品質還是時尚度跟現代社會有不小的差距,色牢度的問題,織物密度的問題,無法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問題,大家對如何傳承這絲綢之路上的活化石有諸多質疑。
但是當你真的觸摸到來自千百年人們口口相傳的扎經染色技藝造就的絲綢,你才會知道什么是文化的執念,什么是留在基因里的傳承,什么是留在血液里的堅持。知來處才能明去處,當這塊絲綢掙脫了時間的束縛,人類才得以看到其不可磨滅的美和價值。艾德萊斯絲綢用千年的磨礪向世人驗證:流行易逝,風格永存。
扎經染色手工藝的傳承,是技藝的傳承,也是文化的認同與傳承。帶著匠人體溫的艾德萊斯綢是手工藝者祖祖輩輩的承諾、守候和信仰,不變的扎經染色技藝是守候它永存于世的信念,程應奮說:“我深愛這種不變的堅守,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不能讓它因為某種缺憾而失去永存的可能?!彼环矫媾d奮于艾德萊斯綢是“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有三萬多人依靠制作艾德萊斯綢而生存。
另一方面她又為如何讓艾德萊斯綢活在當下,如何在保護的基礎上傳承和創新感到困惑和迷茫。程應奮明白,對于文化潛移默化的變遷,不可以大刀闊斧,它強大的生命力隱藏在脆弱的表皮之下,我們既需要像遺產一樣保護它的存在,又急需像拆除藩籬一般改變它工藝中的問題。誠然,傳承與創新并沒有我們喊口號般簡單,程應奮用近十年的時間撬動了艾德萊斯綢的“微小”變化,哪怕是圖案大小的變化、顏色的微妙融合,都是對根深蒂固文化的叩擊。每一種推廣都是對基因認同感的共鳴,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文化的捍衛。
程應奮本季時裝周發布的艾德萊斯綢是她身處新疆和田地區吉亞鄉,用近一個月的時間和織綢匠人們一起完成的,承載著他們的美好愿望和寄托。織綢50多年的匠人艾麥爾祖祖輩輩都在織艾德萊斯綢,梭子在艾麥爾的手中一往一復,仿佛在和先輩對話,歲月就這樣靜靜流淌,秋日的暖陽照在他的身上一片金黃,就如同他織出的艾德萊斯。艾麥爾就像是艾德萊斯的縮影,他的意識轉變和想要融入現代的萌動是程應奮前進的動力。也許,她希望以自己的生命給艾德萊斯一個完美的結局,或者,屬于程應奮和艾德萊斯的故事,永遠都不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