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窯粉塵污染也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所以一些廠家都是采用的布袋除塵器來治理粉塵污染,由于立窯煙氣和粉塵的性質取決于立窯的操作方法、原料和燃料的性質以及工藝條件,且變化范圍大而快速,所以給粉塵治理帶來很大的困難。隨著我國制訂的排放標準日益嚴格,以及城鄉人民環保意識的增強,所以立窯的除塵不再采用結構簡單、投資省、除塵效率小于50%的沉降室,促使許多科研設計單位和環保產品廠家研制開發新型、價廉的除塵裝置。這就是近些年來立窯上各種類型的水除塵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的主要原因。當然也與收下的泥漿能送入預加水成球系統的雙軸攪拌機解決了二次污染問題有關。
水除塵設施與布袋除塵器和電除塵器相比有結構簡單和投資少的優點,但是根據裝有水除塵設施廠家的測試結果,粉塵排放濃度很不穩定,難以長期保持排放濃度每標準立方米小于150毫克,要達到排放濃度每標準立方米小于100毫克難度就更大。此外水除塵的致命弱點就是只能除塵不能消煙。如陜西省銅川地區的立窯廠都燒含硫量較高的煙煤,有的廠裝有不同形式的水除塵裝置,雖然粉塵排放得到的控制,但從煙筒仍排出滾滾黃煙,據分析排出的黃煙不是氣體,而是燃煤中揮發分燃燒生成的粒徑小于5微米的煙霧,實質上還是屬于塵的范疇。這些微細的煙霧,采用噴淋或噴霧水除塵是無能為力的。所以銅川地區采用水除塵設施的廠家有改用布袋除塵或電除塵的趨勢。
既然水除塵難以達到立窯除塵的預期效果,必然轉而采用技術成熟的布袋除塵或電除塵。以布袋除塵器為例,由于本體結構、清灰方式和各閥門的改進,濾料、濾袋和清灰控制系統的技術進步以及輔助清灰技術的應用,使得立窯采用布袋除塵器的技術日臻成熟和完善。特別是布袋除塵器不受粉塵比電阻的限制,也適合立窯的除塵。但是布袋除塵器的阻力較大,一般平均在1200帕以上,靠立窯煙筒自然排風不太可能,所以需要單獨配置排風機,如直徑2.8×10米機立窯,風量按每小時55000立方米考慮,主排風機加上反吹風機所需的功率大約在80千瓦以上,另外除塵布袋過濾面積大于1800平方米,若采用常用的玻纖濾料按23元/平方米計算,兩年換一次濾袋,就需要4萬元以上,而且要求立窯的操作制度相對穩定,特別是對操作溫度,因為溫度過高容易燒袋,溫度過低容易糊袋。由于布袋除塵器存在上述的缺點,而且一次投資也不低,使之在立窯上廣為推廣受到限制,特別是北方地區燒煙煤的立窯采用袋除塵器更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