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鑄造行業的現狀
中國是鑄造大國,鑄造企業30000余家,自2000年起連續多年居世界前列,2013年中國各類鑄件產量總產量4450萬噸,約占世界產量的40%。
鑄造業屬于高能耗、污染嚴重的行業。鑄造行業耗能占機械工業總耗能的25%—30%。鑄造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對環境污染嚴重的是固體廢棄物和空氣污染。我國每生產1噸鑄件的三廢排放量是有的工業發達我國的10倍,根據統計,2013年我國鑄造行業排放污染物總量約為:粉塵220萬噸,廢氣450—900億m3,廢砂5000萬噸,廢渣1300萬噸。
我國鑄造業的污染控制技術和設施還較為落后,發達我國鑄造廠用于環保的投資占鑄造廠設備投資的20%—30%,而我國只占5%—8%。鑄造企業發達的地區如江蘇、山東、浙江、上海、湖北、重慶等在生產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比較嚴重。
2、鑄造企業排放的空氣污染
鑄造廠空氣污染的特點:污染源分散,濃度較低,氣體量大。在美國環保局列出的總共188種危險空氣污染物中,鑄造廢氣中己經檢測出的有40多種,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都有巨大危害。
澆注、冷卻和落砂過程產生的HAP來源于鑄造過程中煤粉、有機粘合劑的熱解。
3、鑄造企業有害氣體的治理
鑄造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處理方法有如下幾種,各有利弊:
a、活性炭吸附;
b、化學藥劑溶解法;
c、生物降解法;
d、等離子法;
e、植物液噴灑法;
f、催化燃燒法;
g、催化氧化法;
h、酸堿中和法;
i、UV光解凈化法
現在的廢氣治理狀態是末端治理效率低,費用高。真正的解決方案是從源頭避免有害廢氣的產生是后面介紹的長江環保型低臭味覆膜砂和長江CITEK無機砂。
4、環保型樹脂覆膜砂新技術
1)長江環保型低臭味覆膜砂
2)低臭味性:制芯時較普通樹脂覆膜砂的惡臭氣相物氨氣排放量低85%以上,澆注時的高溫熱裂解氣相物排放量低30%左右
3)低發氣量:較普通樹脂覆膜砂降低發氣量10%左右
4)低膨脹性:較普通樹脂覆膜砂的熱膨脹性低5%左右
5)良好的出砂性:較普通樹脂覆膜砂清砂更容易,清砂時間可縮短30%左右
6)長江CITEK無機砂:920°C居里點熱裂解氣相有機物測試結果表明,相對有機樹脂砂,氣相污染物減少92%以上,基本避免了鑄造有害氣體的產生。
5、鑄造廢砂傾倒污染的現狀
鑄造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對環境污染嚴重、數量大的是廢砂。
6、鑄造廢砂的污染與危害
1)廢砂的危害:揚塵污染、化學污染、土壤砂化、占用土地和浪費硅砂資源;
2)揚塵污染:廢砂中所含的大量細小的顆粒(包括PM2.5),裸露在外會隨風飄散,形成大危害;
3)化學污染:廢砂中含有持久性有害有機污染物質,填埋棄置的廢砂將長期污染土壤和水體。
7、鑄造廢砂污染的解決方案:循環處理
1)技術上:降低了熱膨脹系數,提髙了砂粒表面的活化,去除了砂中的細粉含量,從而減少型砂中樹脂加入量,降低鑄件表面上的脈紋、氣孔等鑄造缺陷;
2)經濟上:可大幅度降低新砂用量,保護砂資源,節約運輸成本。減少鑄件的鑄造缺陷,從而降低鑄件的綜合成本。降低C02排放成本。
3)從環保角度上,政府法規越來越嚴。廢砂處理可大大降低隨意拋棄排放含有害物質的混合廢砂,大大減少對土壤和水源產生的污染。
8、廢砂處理技術
1)通常的技術與裝備熱法(有臥式爐、立式爐,問題:只處理樹脂砂,能耗尚)
機械(有摩擦、撞擊,問題:只處理單一廢砂,效率低)
濕法(又稱水洗法,問題:占地面積大,樹脂不能處理,二次污染嚴重,冬季結凍,投資及運行成本高)
2)重慶長江集團的熱法機械聯合技術低耗:余熱多處多次重復利用可處理各種廢砂:樹脂砂,潮膜砂,無機砂砂質量高,替代新砂制芯零排放:粉塵再利用,廢氣處理。
9、廢砂處理中的環境問題
國內設備、技術、工藝良莠不齊,致使砂質量、成本、環保措施等參差不齊;很多鑄造企業不熟悉技術,造成設備利用率低,砂質量差,綜合成本高,二次污染嚴重等問題。處理中主要有污染物的遷移變化(有機污染物、重金屬)和二次污染物(廢氣:二噁英、PM2;粉塵;重金屬;廢水;有機污染物)
10、鑄造廢砂污染的零排放解決方案:循環處理
11、鑄造廢砂零排放處理技術
重慶長江集團對過程的廢氣做了監測,主要成分生成的機理。
長江集團對廢氣處理的基本原理是將廢氣中的有害因子降解為無害因子,從根本上杜絕了空氣二次污染的產生,達到零排放。
過程的廢棄物有粉塵、廢渣、廢金屬等。應嚴格規范二次廢棄物的分離與收集;對物料分類,避免傳輸及處理程中的二次污染,對粉塵進行無害化處理和再利用,從根本上達到零排放。
12、重慶長江集團的鑄造廢砂處理模式
1)重慶長江在鑄造企業附近投資建設廢砂處理生產線,負責日常生產運行。鑄造企業將廢砂送到處理中心,把處理后符合技術要求的砂收回再利用;
2)鑄造企業排放無憂,沒有設備投資風險,沒有生產管理、砂質量、設備維修等問題;
3)規?;?、化生產,有利于二次廢棄物的處理,減少二次污染,達到零排放;
4)有利于政府環保部門對鑄造廢砂處理的監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