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詩詞大會看“升級”,深刻的痛點 |
本刊記者-畢子健 伴隨著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的熱播,來自上海復旦附中的十六歲高中女生武亦姝徹底“紅”了。 各方贊美紛至沓來,甚至有人對能背兩千首詩詞、寫得一手好字的她給出了這樣的評價,“滿足了我對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鋸埖难赞o背后,是由衷的欣賞之情。 無獨有偶,另一個在眾多娛樂節目中顯得相當獨特的朗讀書信的節目《見字如面》,近來也廣受好評。聯系到此前“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和“中國成語大會”這些“另類”節目的流行,在這一文化現象的背后,透露出的是時代變遷的信息。 時代的變遷體現出觀眾升級與制作轉型。 首先,是觀眾的“升級”。 對成長于開放年代的年輕觀眾而言,他們所接受的教育、所接觸的信息、所具備的視野,都使得他們的知識結構、閱讀趣味和欣賞能力都遠超前人。 粗制濫造的“神劇”、堆砌明星的“大片”以及各類高度雷同、套路滿滿的綜藝節目,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的態度是開放且自信的,對《中國詩詞大會》這種現代傳播方式與傳統文化內容相結合的節目,可以毫無“違和感”地接受,并樂于向朋友推介。 其次,是制作方的“轉型”。 長期以來,人們對綜藝節目的認識,往往停留在唱唱跳跳、打打鬧鬧這一層面,以至于不論轉到哪個頻道,大家看到的節目都如出一轍,而且往往充斥著“娛樂至上,明星為王”的浮躁氣息。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詩詞大會》這樣勇于突破常規、兼顧文化性和娛樂性的節目,無疑是一次產業的轉型調整。 而在“升級”和“轉型”的背后,值得我們關注的,是當下人們傳統消費的升級與轉型,零售市場更是如此。 通過商務部剛剛出爐的大數據分析,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 8400 億元,比去年春節黃金周增長 11.4%,增速提高了 0.2 個百分點,實現增速連續 2 年提高。 較之 2016 年春節黃金周,2017 年各大商場銷售穩步增長,抽樣調查的 12 個省市,其銷售總額同比增長都在 10%以上。 通過銷售額增長的數據看,2017 年春節黃金周的消費升級特征十分顯著,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發生了變化。 新春熱賣商品集中在應季服飾鞋帽、手機數碼、生鮮果蔬、煙酒飲料、休閑食品等,煙酒茶等禮品消費已從往年的天價消費向大眾化轉型 ;從消費業態看,親子和互動。 各大商場親子消費、休閑娛樂等業態的銷售占比逐漸增長;從支付方式看,快捷和方便。支付寶、微信、銀聯“云閃付”等支付方式占比快速增長,正在從大中型城市向小城鎮普及。 每年的春節期間也是服裝熱銷的黃金季,電商也過了個大年。 伴隨春裝上市,2017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實體店為代表的鄭州王府井、洛陽泉舜、武漢群光等百貨商場的服裝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了 86.1%、43.8% 和 28.2%。 電商也不例外,阿里的大數據顯示,天貓年貨節交易商品數量超過 3.8 億件,日均成交同比增長42% ;淘寶百貨成交同比增長 36%,消費潛力持續釋放。從網購群體的年齡層消費分布情況看,80 后與 90 后是年貨線上銷售的主力軍,其中 80 后母嬰消費快速增長,90 后則偏愛服飾與美妝。追求商品品質和精神滿足,是當今時代消費升級的重要特征之一。 統計數據顯示,2017 年春節黃金周消費方式呈現多元化特點,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日趨明顯。越來越多的實體零售企業加強與電商、物流公司的合作,并通過線上推廣營銷、支持移動支付等方式來吸引客戶。 沒有不賺錢的行當,只有不賺錢的商家。對于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需求,實體的轉型和電商的升級都有自己的優勢,誰能真正把握住消費者的需求,誰就能走的更遠做得更強。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