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科技源動能,2017年全國非織造布行業科技大會舉行 |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開幕第一天就鄭重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定位?!毙伦藨B標志新飛躍,新飛躍鑄就新時代,黨中央為中華民族描繪了未來藍圖,并將繼續引領人民為中國發展而砥礪奮進。 10月24-25日,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在江蘇昆山首次召開“2017年全國非織造布行業科技大會”,以科技為引領,謀求新時代下非織造布行業的產業鏈跨界融合,開拓非織造布應用“無限替代”的新方向。會議以“融合創新、高端智造、綠色發展”為主題,聚焦行業前沿技術和熱點話題,深入貫徹國務院《“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積極推動落實《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促進我國非織造布行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玉良,江蘇省經信委科技與質量處處長黃海勇,江蘇省昆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才辦主任陳青林,國家發改委、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東華大學、北京化工大學、青島大學等嘉賓,昆山市和巴城鎮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非織造布產業鏈相關代表300余人參加會議。 非織造大國遙遙領先 李陵申在致辭中談到,非織造材料既是全球紡織業中成長最為迅速、創新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也是健康、環保、基建、工業、農業等領域內不可或缺的新型材料。如今,非織造布產業的全球化進程正在加快,非織造材料依靠成本和性能優勢不斷拓寬應用范圍,現有市場不斷改良,潛在市場快速擴大,在應用領域也逐漸從“替代品”轉換為“必需品”。 他強調,中國是非織造布產量大國,但不是強國,我們在高性能非織造布材料、高端非織造布裝備和成形技術以及高端應用等領域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多差距,雖然非織造布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逐年增加,持續的規模擴張使產能釋放不斷增強,但仍滿足不了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傳統的增長方式面臨挑戰,創新動力不足也制約了行業發展。 為此,李陵申提出以下四點建議;一是行業科技發展要向高科技化發展,技術引領是科技發展的重中之重,我們在科技創新體系、基礎研究、應用推廣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我們占全球非織造布40%的總量,但在平均價格上不占優勢,高端技術的非織造布產品是發展方向;二是堅持高質量發展,我國是最大的醫用非織造布材料生產國,但十大個人醫衛用品牌中沒有國內品牌,高端產品的缺失和結構失衡需要重視;三是堅持多元化發展,與非織造布相關的領域要呈多元化發展,這既包括應用領域、原材料、工程設計和工業制造,也包括向產業上下游延伸的多元化,創新要從單一創新與融合創新轉變;四是堅持生態化發展,非織造布工藝不僅承載了中國紡織工業廢舊紡織品的成形技術,使大量保溫材料、填充材料得以應用,同時行業要堅持生態化、綠色化的制造過程以及產品的可循環、可降解利用,也就是一個產業要形成綠色生態的閉環發展。他最后指出,科技改變未來,創新引領發展,盡管在這個過程中存在非常多的不確定性,希望行業眾多骨干企業堅持創新發展和科技發展,共同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因為我們相信,日出東升,陽光之后總是溫暖! 陳青林致辭表示,昆山作為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之首、全國首個突破3千億生產總值的縣級城市,一直以來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人才放在創新發展的核心位置。大會既與昆山正在大力推進的新材料、智慧制造的發展方向吻合,也對昆山本地企業進一步了解、對接、融入世界一流技術動態和發展趨勢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同時也是昆山招才引智的機遇和平臺。 江蘇盛紡納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虞勝椿說,盛紡股份是科技創新型上市企業、中國醫衛用納米改性非織造材料研發基地,希望借本次大會交流與學習,不斷汲取新知識新技術,繼續投身于非織造材料研發工作,逐步縮短與國外產品差距,推動我國紡織業發展。 非織造科技碩果累累 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很好地承載了紡織工業新的增長極的重任,不僅成為紡織工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和主要途徑之一,也成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組成部分和橫跨多領域的多元化高新技術產業。其中,非織造技術作為一種融合了紡織、造紙、塑料、化工、皮革等多種工業技術和現代物理、化學、生物、新材料、電子信息等科技成果的加工工藝,更是產業用紡織品中科技含量與市場應用的代表技術。 近十年,以針刺、紡粘、水刺工藝為代表的非織造布工業茁壯成長,與其關聯的上下游相關產業迅速成型,非織造布在醫療、衛生、建筑、土工、過濾、包裝、汽車、農業等應用領域顯示出了不可替代的優越性。這個紡織行業中技術含量高、發展速度快、產品用途廣的新興產業,涌現出了一系列原創和具有廣泛行業影響的科技成果。 科技大會特別設計了非織造科技成果展示區,集中展示了一批非織造布行業近年來榮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的項目,鼓勵創新企業,弘揚科學精神,營造創新氛圍,促進行業發展。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之光”科學技術獎是經國家科技部設立的,面向全國紡織行業的唯一科學技術獎,為我國紡織行業的最高技術獎,代表了我國紡織科技領域的最高榮譽。非織造行業科技創新的步伐越來越有動力,不斷加大基礎研究和研發投入力度,積極推進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
會議為15家企業授予“中國非織造布行業科技創新先進企業”稱號,高勇、李陵申、俞建勇、李玉良為15家獲獎單位頒發獎牌。他們是: 南京際華三五二一特種裝備有限公司 江蘇迎陽無紡機械有限公司 海斯摩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大連華陽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金由氟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宏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三維絲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同大海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汕頭三輝無紡機械廠有限公司 天鼎豐非織造布有限公司 江蘇盛紡納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東綸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恒天嘉華非織造有限公司 浙江梅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紡織科學技術有限公司 非織造產業欣欣向榮 在非織造產業的“無限替代”中,醫療衛生是中國非織造布最大的應用領域,也是推動中國紡粘和水刺非織造布增長的主要動力。土工與建筑是第二大應用領域,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及“一帶一路” 建設將持續推動土工、建筑材料的創新與應用。過濾與分離是另一重要應用,近年來中國的高溫過濾非織造布技術創新基本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中常溫空氣過濾、液體過濾技術和市場也得到快速發展。 俞建勇作《靜電紡納米纖維材料的發展現狀與前景》的報告。纖維材料影響這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談到,靜電紡纖維已成為當前納米纖維基礎及應用研究的熱點,可紡原料范圍廣,結構調控方法多,用于空氣過濾、水過濾、保暖、能源、生物醫療等領域。 李玉良在《分子材料聚集態結構:從一維到二維》的報告中談及碳基、富碳基材料設計,聚集態結構和材料等的前瞻研究方面。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賀燕麗做了題為《生物基纖維行業發展現狀及在非織造布行業中的應用》主題報告,她指出,近年來,我國生物基化學纖維行業依靠自主創新已經成為國內化纖行業轉型升級的新亮點,截至2016年年底,國內生物基纖維總產能達到35萬噸/年。下一個發展階段,國內生物基纖維行業要突破生物基及原料產業化技術、生物基纖維綠色加工工藝,推進原料制備與纖維生產一體化技術,實現規模化生產;完善生物基纖維及原料體系標準,推動標準國際化進程;開展生物基化學纖維制備共性工程技術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建立資源共享數據庫,爭取在2020年實現生物基再生纖維產能50萬噸/年。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張傳雄秘書長在《非織造布智能制造體系初探》報告中說,實施智能制造是世界各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最有效的方法與路徑,非織造布智能制造的基礎是自動化和信息化,并列舉了智能產品、智能服務、智能裝備等非織造智能制造十大關鍵技術。中國紡織科學技術有限公司、鄭州紡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三聯虹普新合纖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從非織造裝備介紹了如何落實智能制造方向。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東華大學、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上海汽車地毯總廠有限公司、上海豐格無紡布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必得福無紡布有限公司等從非織造布工藝研究、應用創新等方向進行了精彩的報告交流。 在“融合創新、高端智造、綠色發展”的會議主題下,科技大會還將東華大學、天津工業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江南大學、南通大學等專業高校的數十個科研項目進行了梳理,旨在促進前沿研究與實用創新的非織造布產學研用融合發展趨勢。 非織造平臺源源不斷 會議期間,圍繞探尋非織產業科技源動能,召開了非織造布智能制造創新聯盟籌備會,微納米非織造布研討會暨聯盟籌備會,殼聚糖材料醫衛應用技術創新聯盟籌備會。智能制造聯盟將在非織造布行業落實《中國制造2025》、應用最新自動化和信息化技術改造和提升非織造布企業的制造和運營。微納米聯盟圍繞功能性納米粒子在紡粘生產中的應用技術、紡粘熔噴工藝細旦化技術、熔體微分/溶液靜電紡絲產業化生產技術等展開討論。殼聚糖醫衛聯盟將致力于研究生物質的殼聚糖多種形態材料性能、不同組分紗線制造工藝以及在醫療衛生領域終端應用等。 在產業用紡織品助劑應用研討會上,圍繞醫衛用非織造布三抗整理劑、衛生非織造布用親水劑、水刺非織造布用涂料印花粘合劑性能、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化學品性能,企業代表充分交流了產業用紡織品專用助劑的發展。 中產協協會標準是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有益補充。協會標準的制訂對完善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市場標準體系、行業提質增效升級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標準審定會也在科技大會同期召開,協會標委會相關委員以及相關大專院校、檢測機構、企業代表近30人參加,審定了《濾袋用聚四氟乙烯縫紉線》、《袋式除塵用非織造水刺濾料》、《汽車內飾用紡織品揮發性有機物和醛酮類物質的測定 袋子法》三項協會標準??萍即髸陂g還召開非織造布疵點術語標準討論會。 代表們還將參觀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納米纖維非織造材料聯合實驗室”和江蘇盛紡納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納米所是中科院與當地共同創建的蘇州地區第一家國家級科研機構,建設了3個開放共享的納米技術公共平臺,服務科學研究和產品開發,為區域納米技術新興產業培育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平臺支撐。盛紡股份致力于研發高端醫衛用納米纖維非織造材料,用于繃帶、止血帶、紙尿褲、衛生巾等醫療衛生用品,口罩、濕巾、防護服等防護用品,水質、空氣、油品等凈化用精細過濾材料。該公司并于2015年在新三板掛牌交易融合資本市場。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