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薈萃話未來,直擊第七屆中國國際非織造布會議現場 |
9月5日上午,由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美國非織造布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主辦,歐洲非織造布協會、貝里國際集團支持,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人民政府、北京量子金舟無紡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七屆中國國際非織造布會議(CINC2018)在2018CINTE期間召開。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陳偉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美國非織造布協會主席David Rousse,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副會長梁鵬程,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產業用紡織品及紡織加工品牌總監Michael Janecke,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溫婷,歐洲非織造布協會科技總監Marines Lagemaat,印尼非織造布產業協會會長Billy Hidjaja,中國臺灣不織布工業同業工會會長陳世中,中國香港無紡布協會會長吳瑩旭,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會長李桂梅、鄭俊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副主任張慧琴,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副秘書長謝冰以及全球非織造布行業內行業組織、高校和研究機構、咨詢機構、行業媒體、產業鏈重點企業和產業集聚地的領導、專家300余人出席會議。本次會議由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秘書長張傳雄主持。
會議主論壇以“全球非織造布產業的現狀與未來”為主題。深入探討了影響非織造布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市場、技術和綠色發展等議題,旨在為全球非織造布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高質量的支持。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在致辭中表示,2018年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中國紡織工業落實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保持了平穩運行。非織造布是中國紡織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創新和發展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 中國非織造布產業的發展主要得益于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內需市場擴大,科技進步和專業人才帶來的內生動力,中國化學纖維和紡織機械工業提供的堅實保障,得益于全球化帶來的世界范圍內的產業鏈合作。 李陵申表示,當前,中國非織造布產業處于結構性升級的關鍵時期,將抓住一切快速發展的機遇,積極推進供給側改革,堅持創新引領、優化產業結構、加強產需融和,通過提質增效,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中國國際非織造布會議已經連續舉辦七屆,為行業的利益方搭建了一個高質量的交流思想和學習新知的平臺,在行業內已經具備了較強的影響力。
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產業用紡織品及紡織加工品牌總監Michael Janecke在致辭時表示,CINTE一直致力于為全球產業用紡織品企業搭建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流平臺,本屆展會,海外展商的數量達到歷史新高,他們也帶來了領先的創新產品,可以與國內產業用紡織品企業進行更全面的貿易交流。盡管當前國際形勢比較復雜,但非織造材料依舊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市場需求不斷提升,市場驅動后勁十足。 “目前,70%功能性非織造材料的功能尚待完全開發,雖然說網絡媒體日漸發達,但我們依舊需要面對面的交流,去碰撞出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創新想法,今天召開的第七屆中國國際非織造布會議將從市場趨勢和產品應用兩個方面探討行業發展,希望對于企業布局未來發展提供良好幫助。”Michael Janecke說到。 美國非織造布協會主席David Rousse就“北美非織造布產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展開分享。近年來,北美非織造布的增長勢頭強勁,2012—2017年均增長13.1萬噸,預計2018—2022年均增長達15.2萬噸,在北美新增加的生產線中,針刺占據了最大的比重,其中超過75%的新投資生產線的產品面向多個應用市場。他表示,經濟趨勢、人口趨勢都是推動著非織造布產業行業的發展動力,需要以創新、技術及持續的資本投資來驅動未來的增長。同時,針對當前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需要積極重視并加以解決。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秘書長張傳雄圍繞“中國非織造布行業發展現狀”作主旨演講。會上,他從中國非織造布的市場現狀、技術創新和未來發展三個方面進行了介紹。他指出,當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非織造布最大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2017年非織造布產量占到了全世界的38.2%;消費占比33.1%;出口占比19.6%。2000—2017年中國非織造布產量平均每年遞增15.8%,但2017年首次出現單位數增長,僅為5.4%。2012—2016 年非織造布利潤率有所下滑,產業轉型升級面臨壓力。近年來,中國非織造布產業飛速發展,2017年新投資非織造生產線持續增長,其中紡熔40條,水刺50條,針刺191條,熱風13條。目前,國內非織造布在衛生醫療領域不斷提升。 技術方面,近年來中國非織造布不斷加快產品研發,發力技術創新,取得了飛速發展,有些甚至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如原料使用更注重功能性、環保綠色,4.2m SSMMS紡熔生產線、8.5m寬幅高強土工布生產線、聚丙烯紡粘長絲針刺土工布以及雙組份紡粘水刺超纖非織造等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未來,中國非織造布產業將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不斷發力技術創新、智能制造、責任制造和跨國布局。面對中美貿易,他指出,中國企業要堅定信心,從容面對,不斷優化產品結構,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維護好客戶關系。 歐洲非織造布協會科技總監Marines Lagemaat分析了ENADA非織造布產品管理經驗。他說,產品管理是實現健康、安全和環境友好的產品生命周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產者、供應商和用戶之間分擔的責任、跨供應鏈的可持續對話和工作關系,幫助公司和他們的伙伴滿足產品在安全和環境可持續方面的要求。產品管理包括法規監管、可持續挑戰、技術標準、市場壓力、消費者需求、技術創新多個方面。以技術標準為例,ENADA和INDA在過去數年中出版了多項非織造標準,通用于全球語言標準對非織造布進行測試,可用于非織造布卷材、部分原料及終端制品,這些標準在處理安全、法規關注和改善替代原有方法方面有較為重要的意義。 Marines Lagemaat表示,對于非織造產品管理,行業組織機構應當及時關注全球法規體系的復雜性增長,減少媒體的過度關注,自愿引導供應鏈之間的有效對話,助力企業之間建立恰當的契約關系。
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招商統籌局主任陳家榮就“中國醫衛用非織造產品示范基地”的產業發展進行了介紹。佛山市作為廣東省的第三大城市,工業總產值達22351億元,綜合競爭力指數排名全國第11位。佛山市南海區作為中國著名的制造業基地,塑料制品、紡織服裝、家用電器、建筑材料等傳統產業根基深厚,產業鏈完善;新材料、醫衛用產業、汽車制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速,配套完善。截至2017年,南海區共引進投資額超億元項目128個。 中國醫衛用非織造產品示范基地位于南海西南部,是珠江三角洲聯通粵西的重要交通咽喉,水陸交通便利,濱江自然生態資源豐富。基地于2014年成立,總規劃面積約5000畝,分為A、B兩區。按照“醫衛用核心、生活用重典、工業用為輔”的思路,成果搭建高端醫衛用材料“全球第一、亞洲第一、全國十強”三級構架,奠定高端醫衛用非織造產品行業的全國領先地位?,F已入駐卷材、底膜、衛生用品等全產業鏈重點企業超過10家,預計達年產值不少于20億元。 陳家榮表示,未來,中國醫衛用非織造產品示范基地將充分借力東麗、貝里等龍頭在尖端新材料研發和生產的前沿優勢,積極培育環保、新型的尖端新材料項目,逐步形成以高端醫衛用非織造材料制品為領軍的尖端新材料產業集群。 歐洲紡織創新中心CEO Pascal Denizart就非織造布的技術創新與應用拓展進行了介紹。他表示,歐洲紡織創新中心致力于紡織從概念、實驗、原型紡織材料到產品的應用技術研究和創新。一直以來,該創新中心始終將創新原型作為其DNA,不僅通過實驗線助力企業紡織加工成型、未來服裝實驗以及升級改造,還通過實踐驗證創新,在材料性能、數字化轉型及責任發展等方面都具有豐富的經驗和創新能力。 他指出,未來非織造布材料發展趨勢主要有采用多組分結構,使用再生和生物基材料;由回收材料制成的纖維、泡沫隔音隔熱材料;用于血液細胞過濾的濾材;可呼吸的防水透氣膜;3D非織造布;新的天然纖維來源(菠蘿纖維、水稻);更加經濟和環保的液體過濾介質;高蓬松非織造材料;生態抗菌的紡織材料;熱塑性聚氨酯基非織造布;具有防水拒油特性的非織造布以及捕捉氣味和揮發性有機物的紡織材料等。未來,非織造布工廠將更具高靈活性,更加智能、環保,全流程化。 此外,談到立體非織造布時,梳理將成為主導技術;紡粘材料不再是2維平面結構;輕型、梳理成網、熱風非織造布將成為今后發展的一大亮點。 RISI非織造布市場總編David Allan分析了全球衛生用品市場及未來發展趨勢。他表示,全球衛生用紡織品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未來5年亞太地區嬰兒紙尿褲將實現快速增長,中國市場增速最為明顯。 衛生用品作為日用必需品,將更注重舒適、私密、安全和環保性能,以及性價比。目前,電子商務已經成為該市場發展最快的銷售渠道,在電子商務的帶動下,傳統品牌衛生用品憑借質量安全性等優勢,市場地位依舊穩固,而自有品牌的質量不斷提升,市場份額穩步提升。原材料的改進,水刺紡粘工藝的發展,結構性解決方案的進步,以及新型萊芬R5等專業設備的發展,均明顯提升了非織造材料在衛生用品領域的應用。 他表示,未來全球非織造布市場雖然正在不斷擴張,但增長率在放緩。企業要想取得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大產品研發力度,以科技創新作為新增長點。同時,要注重培育和提升品牌影響力。他強調,發展中的市場有機會從成熟市場中的企業手中奪得思路主導權,創新是實現行業變革的唯一動力。 截至記者截稿時,會議設立的過濾材料的技術創新與市場、擦布產業的發展與消費升級兩場分論壇仍在繼續。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