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非遺大會會標設計決出大獎,大會進入開幕倒計時! |
今年6月正式啟動,經過歷時4個月的全面征集、初選、公示、網投、終評的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會標征集評選活動圓滿結束。入圍公示的21號作品最終以圖案簡潔、藝術、大氣,寓意深刻,贏得所有專家評委的一致肯定,力拔頭籌摘取本次會標設計最高獎——天工獎,作者為北京服裝學院講師李棟。該設計作品將作為中國紡織非遺大會會標的基礎圖案。
10月30日,中國紡織非物質遺產大會組委會特邀業界權威專家組成專家評審委員會,本著“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對首屆中國紡織非物質遺產大會兩項系列活動——中國紡織非遺大會會標征集與“文淵獅城杯”2017年度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評選活動進行最終評定。
經過專家評審委員會的嚴格評選,最終集體評議決定,21號作品獲得本次會標設計最高獎“天工獎”,3號與10號作品分獲本次活動另外兩項大獎“創意獎”與“人氣獎”。本次評審會還經過全面綜合審核評議,從15位入圍公示的紡織非遺推廣大使中,最終評選出12位“文淵獅城杯”2017年度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大會主辦方將于11月28日在杭州千島湖舉行的“文淵獅城杯”2017年度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揭曉及會標設計獲獎作品頒獎儀式上,正式揭曉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并頒發榮譽證書,同時為會標設計獲獎作者頒發獎金和榮譽證書。 中國紡織非遺大會會標設計及“文淵獅城杯”2017年度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征集與評選活動,作為首屆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兩項系列活動,自今年6月啟動以來受到紡織服裝行業及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公眾參與度高,反響熱烈。紡織非遺推廣大使入圍公示三天,網絡訪問量近20萬;在公示及網絡投票嚴控上限、嚴防刷票行為的情況下,超過兩萬人次投出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一票。與此同時,大會會標設計也倍受社會各界關注,來自不同單位、不同領域的設計者積極參與投稿,涌現出眾多富有創意的優秀作品。10月17日至27日,會標圖案征集活動如期進行了入圍作品公示和網絡投票,公眾參與熱情高漲。 首屆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將于11月28日至30日在杭州千島湖文淵獅城隆重舉行,現已進入大會開幕1個月倒計時階段!本屆大會得到文化部的指導與支持,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新聞中心、杭州淳安縣人民政府、杭州新天地集團承辦,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中紡聯駐潮州傳統工藝工作站協辦,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中國家紡行業協會、中國印染行業協會、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支持。 大會主題為“共筑紡織非遺可持續發展新生態”,旨在融合各方面資源,發揮各領域優勢,共同推進紡織類非遺項目的保護與傳承工作,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化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提升我國紡織工業文化軟實力與文化自信,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產業的良性對接與創新發展。 會標設計獲獎作品圖案及創意 天工獎獲獎作品——公示號21號 作者:北京服裝學院 李棟 設計構思: 中國傳統紡織手工藝是從手開始,心手相連,一代一代傳承發展。大會宗旨是“攜手共筑中國紡織非遺可持續發展新生態”。標志突出兩代人手的吻合,像在紡紗、刺繡,也有傳遞承接之意。紡織是線的藝術,故用各種彩線來組織,寓意用多元發展來走進現代生活。 創意獎獲獎作品 ——公示號3號 作者:中國美院作品 設計構思: 1.以現代紡織線卷、傳統織機梭子為基礎圖形 2.按照紡織最基礎的十字交叉紋,進行組合排列 3.任意相鄰上下左右四條線,均能構成中國的『中』字 4.利用線條的粗細排列、體現紡織行業的發展趨勢與活力 人氣獎獲獎作品——公示號10號 作者:廣州畢加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柯中智 設計構思:
會標主要以文字"非(非物質)"為基礎,并融合文字"1(首屆)“ "中(中國)" "編織工藝" "布匹物料“ “文化藝術" “座談交流““飄帶“ “互勉手姿"等元素,勾畫成作“編織中國夢“的形象圖騰:形象的展現出中國紡織非遺大會的文化理念和形象風采,彰顯著攜手共筑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新生態的宗旨,象征著我國傳統紡織產業和工匠的精神,倡導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融入時尚潮流,使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傳統工藝在提升中傳承與發展。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