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首屆紡織非遺大會共筑紡織非遺發展新生態 |
11月28日,以“共筑紡織非遺可持續發展新生態”為主題的首屆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在千島湖文淵獅城開幕。開幕當晚舉行了大會會標獲獎作品頒獎,揭曉了2017年度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29日,大會舉行了主旨報告、主題演講、分論壇,進行了紡織非遺合作簽約,發布了《中國紡織非遺可持續發展千島湖宣言》,以及閉幕大秀;30日將舉辦紡織非遺傳承與創新座談會。
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為期3天的本次大會,旨在聚集社會各界力量來推進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和創新。
在致辭中,杭州市淳安縣政協主席劉小松表示,淳安歷史文化遺產璀璨奪目,豐富多彩的千島湖風姿卓越,聞名遐爾。淳安獲得了國際花園城市、全球綠色城市、中國宜居城市和國家生態縣等諸多桂冠和榮譽,成為國內最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超一千多萬,旅游經濟總收入超百億。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使命開啟新征程,我們相信淳安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淳安的人民一定會更加幸福。
文化部非遺司司長陳通致辭指出,當代的紡織行業脫胎于歷經千年的傳統紡織業,傳承著傳統紡織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和精神血脈。我們當代紡織業的發展振興需要不斷從傳統紡織行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汲取營養,增強自信,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不會有當代紡織行業的發展振興。行業的振興需要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需要行業的振興。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發布了主旨報告“共筑紡織非遺可持續發展新生態”。高勇指出,紡織非遺傳承與發展迎來重要歷史機遇。紡織非遺是能動的實踐,需要活態傳承;紡織非遺可持續發展新生態的構建要素與影響因素包括傳承人及傳承人群,企業家、設計師、品牌商;政府、行業組織及社會力量;現代傳媒、影視及互聯網科技;研究與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 新時代紡織非遺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是,堅持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正確處理傳統工藝與現代工業文明的關系;正確處理傳承與市場的關系;正確處理傳統與時尚的關系;正確處理傳承與金融的關系。新時代紡織非遺可持續發展方向與路徑,一是堅持創新理念,二是對接市場需求,三是挖掘藝術特色,四是加強科技融合,五是走進現代生活,六是增進國際交流。
宋錦織造技藝國家級傳承人、研究員錢小萍在主題演講“宋錦技藝的傳承與當代發展”中表示,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如此歷史豐厚、技術高超的瑰寶,當今我們正在處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傳承和創新的最好歷史時期,我作為國家級宋錦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仍將盡心盡力重點的將歷史上失傳的、有代表的宋錦保護下來,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將宋錦這個事業傳承下去。
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副館長陳曉文發表題為“打造民族品牌堅定文化自信”的演講。他表示,恭王府博物館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保護基地,承擔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和保護職能,開展了“傳承技藝:美麗中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系列”、振興傳統工藝品牌論壇等活動。振興傳統工藝必須打造民族品牌,必須在保護中繼承發展,必須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指導教師賈磊磊在“弘揚工匠精神傳承文化血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與振興紡織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演講中講述了對振興紡織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六點思考:發揚工匠精神,保護傳統紡織工藝;進一步培養“非遺”保護的社會意識;發掘傳統紡織工藝的當代價值,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發揮工藝的差異性、個性化、限量化的特點,鼓勵個性化定制生產,滿足特定人群的特殊需求;注重靜態和活態的保護相互促進;調動各方社會力量,參與紡織類非遺保護。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前院長李當岐在主題演講中表示,紡織類“非遺”傳承與高校人才培養,一是要通過研究提高對非遺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的認識,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支持;二是創造條件扶持非遺項目,提高非遺傳承人待遇;三是提高非遺技藝對當代人生活的適應性,提高其經濟價值和發展潛力,共筑紡織非遺可持續發展新生態;四是提高家族傳承人通過相關機構加強師徒傳承;五是創造條件鼓勵非遺進高校,通過相關高校培育掌握傳統技藝的新人,傳承傳統文化,培育非遺傳承人。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服飾研究所所長祁春英在“少數民族地區紡織非遺保護與傳承的創新模式”的演講中說,少數民族服飾保護與傳承在于“昨天的保護,今天的傳承,明天的創新”。作為當代的設計師、大學生、研究機構,我們要做的就是明天的創新,是用現代的工藝把老祖宗留下的工藝進行不拘泥于民族的、與時俱進的創新。
在當天下午的主題論壇環節,中國紡織出版社社長鄭偉良以《紡織非遺知識傳播與數字化出版》;國家級非遺南通藍印花布代表性傳承人、南通大學非遺研究院院長吳元新以《傳統文化工藝融入現代多元化生活產品設計》 ;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華以《絲綢文化品牌國際化發展》;北京勞倫斯·許服裝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建樹以《紡織非遺與國際時尚文化圈的全融合》等話題展開探討,深刻地詮釋了紡織非遺的“傳承與創新”內涵。
▲中國紡織出版社社長鄭偉良
▲國家級非遺南通藍印花布代表性傳承人、南通大學非遺研究院院長吳元新
▲杭州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華 ▲北京勞倫斯·許服裝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建樹 隨后,廣東名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蔡中涵以《傳統文化與工藝融入現代服裝服飾品牌設計》 ;依文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依文手工坊副董事長殷麗莉以《紡織非遺全產業鏈可借鑒可推廣的企業實踐》 ;杭州新天地文旅集團總裁林瑾以《文淵獅城非遺傳承與創新實踐探索》等話題展開探討,與在場嘉賓分享了“傳統與時尚”的具體做法和實踐。
▲廣東名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蔡中涵
▲依文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依文手工坊副董事長殷麗莉
▲杭州新天地文旅集團總裁林瑾 會上,中紡聯與新天地文旅集團進行了合作簽約,中紡聯非遺辦、中國紡織出版社、大師小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三方進行了合作簽約。
值得一提的是,在會議的最后一項議程上,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宣讀《中國紡織非遺可持續發展千島湖宣言》,向全社會、全國行業發出倡議。
中國紡織非遺可持續發展千島湖宣言 2017年11月29日 今天,在美麗的杭州千島湖,首屆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成功召開。來自政府、行業及社會各界的領導、專家學者、企業家、設計師、傳承人、新聞媒體歡聚一堂,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極大的熱情,共謀新時代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大計。 我們形成共識——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弘揚紡織傳統文化,振興紡織傳統技藝,既是紡織行業為繁榮我國社會主義文化所做的貢獻,也是紡織行業不斷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途徑,更是解決行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舉措。中國紡織工業要加快提升文化軟實力、文化創造力和文化影響力,增強文化自覺,重塑文化自信,弘揚工匠精神,推進“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轉變。 把握歷史機遇——紡織工業是我國傳統支柱產業、重要民生產業和創造國際化新優勢的產業,是科技和時尚融合、生活消費與產業用并舉的產業,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主要消費品,紡織服裝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紡織行業要深刻認識黨的文化使命,把握歷史機遇,傳承振興紡織傳統文化與工藝,在美化人民生活、增強文化自信、建設生態文明、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拉動內需增長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共建“一帶一路”——“一帶一路”是經貿之路,更是文化之路。共建“一帶一路”,不僅在經濟和其他方面,也為中國與沿線國家的紡織服裝歷史與文化交流合作帶來新機遇,以精湛的紡織傳統技藝和精美產品為載體,有力增進中國與沿線國家民心相通,共建“一帶一路”文化繁榮。 堅持基本原則——紡織非遺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秉持客觀、科學、禮敬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揚棄繼承、轉化創新,不復古泥古,不簡單否定,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不斷補充、拓展、完善,使之成為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力量。 同時,正確處理傳統技藝與現代工業文明的關系,加強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有機融合,在科學辨析傳統文化價值的基礎上,使優秀傳統文化與技藝更好地融入現代工業文明,成為現代文明發展的元素和根脈;正確處理傳承與市場的關系,在進一步激發創意的同時推動非遺傳承與市場的融合,在橫向融合與縱向延伸兩個維度上促進紡織非遺與相關產業、相關領域融合發展;正確處理傳統與時尚的關系,推進紡織非遺與品牌企業、時尚設計的結合,促進紡織傳統工藝在產品設計、開發與制作中的實際應用,充分挖掘文化內涵,培育國家品牌;正確處理傳承與金融的關系,開拓紡織非遺投融資市場,推進紡織非遺與金融領域、資本市場對接,推動文化、產業、金融多領域合作與共同發展。 促進全面繁榮——保護與傳承紡織非遺,促進可持續發展,我們將在適應新形勢、落實新理念、對接新需求、培育新業態上下功夫,堅持創新、對接市場、挖掘特色、融合科技、走進生活、增進外交,積極探索實踐紡織非遺傳承與創新的方向與路徑。 我們鄭重承諾——不忘初心,肩負使命。紡織非遺承載著紡織行業、紡織人最廣泛、最深切的情感與生活。我們將致力于傳承本土文化,充分挖掘紡織非遺獨特價值和無窮魅力,推動文化與經濟全面發展。 新時代的中國紡織工業,已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站在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歷史階段、歷史起點上,我們要準確把握新時代的特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指導工作,堅定文化自信,重塑中國紡織產品自身獨特的時尚品位和文化價值,擴大有效供給和中高端供給,打造一批享譽世界的中國紡織服裝品牌,提升品牌附加值和文化軟實力,切實解決好紡織行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讓紡織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真正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今天這樣一個新時代,中國紡織非遺迎來可持續發展的春天。讓我們攜起手來,集全行業智慧、舉全社會之力,為構筑紡織非遺可持續發展新生態,建設紡織強國,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偉大奮力目標而共同努力 !
▲11月28日,首屆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開幕儀式舉行。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與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在首屆中國紡織非遺大會攜手舉行了紡織非遺保護與研究成果靜態展。
▲開幕儀式上舉行了大會會標獲獎作品頒獎。本次會標設計最高獎——天工獎,作者為北京服裝學院教師李棟。
▲開幕當晚還揭曉了2017年度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名單后附)。 ▲2017年度“文淵獅城杯”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江西左權縣三星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愛萍向大會組委會贈予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將軍虎。 ▲勞倫斯許獲得中國紡織非遺國際推廣特殊貢獻獎。 2017年度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名單 (排名不分先后)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