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行業和企業加快應用智能制造新技術,推進紡織工業智能化轉型升級,2019年度中國紡織工業智能制造大會于2019年10月10日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行,會議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恒天集團和武漢裕大華紡織服裝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無錫萬寶紡織機電有限公司、武漢紡織大學支持。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俞建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紀委書記王久新,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楊兆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主任彭燕麗,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紡織處處長曹庭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發展司張曙光,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系統所所長周劍,湖北省經信廳一級巡視員陶紅兵,武漢市發改委副主任王永勝,武漢市經信局巡視員胡沖,中紡聯和地方各行業協會相關領導,湖北省發改委、經信廳及武漢市發改委、經信廳等政府相關負責人,以及業內專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各界人士400余人參加會議。
會議由李陵申主持。
會議以“中國紡織智能制造創未來、領時代”為主題,總結了“十三五”以來紡織行業智能制造的持續推進和顯著成果,提出了智能制造轉型的重點和路徑,以及推進策略和成功案例分享,并表彰了行業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優秀集成商。
行業智能制造現狀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紡織處處長曹庭瑞致辭時表示:《紡織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加強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紡織裝備開發,開展紡紗、化纖、印染等七條線數字化、智能化工廠示范工程。近年來工信部確定了數十個紡織智能試點示范項目,支持了一批紡織企業的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和新模式應用項目,培育了一批紡織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目前行業涌現出一大批智能制造生產線,生產自動化水平提高,企業信息化建設加快,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模式廣泛應用,智能紡織材料和智能產品開發取得進步。智能化改造的成效和影響主要集中在減少用工、提升產品品質、減少能耗物耗、提高生產效率、改善勞動環境、降低庫存等方面,其優勢在市場競爭中得到體現。同時,在推進紡織行業智能化改造中,還存在關鍵技術裝備和軟件系統自主化水平不高、標準體系和人才隊伍建設不能滿足智能制造需求、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給能力不足等問題,需要在今后工作中逐步解決。
智能制造畢竟是新事物,是革命性工程,需要探索,需要積累,需要不斷學習和調整,在推進紡織行業智能制造的歷史進程中,需要處理好“體”和“用”、“軟”與“硬”、“虛”與“實”、“大”與“小”、“新”與“舊”、“內”與“外”、“先”與“后”等關系。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發表了“智能制造持續推動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題講話,概括總結了中紡聯在推進智能制造方面的工作和成果,他指出我國紡織智能制造實踐取得明顯成效,主要體現在紡織裝備單機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已達到較高水平,紡織智能工廠(車間)“七條線”建設取得明顯進展,紡織材料與產品智能化研究成果迭出等方面。
高勇強調,雖然我國紡織智能制造推進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還存在智能化總體水平不高,細分行業發展不平衡,智能制造關鍵核心裝備與工業軟件成短板,智能制造人才緊缺,政策與科技資源投入不足等一些亟待解決的瓶頸問題,對此,要從政策、技術、人才、市場等多個層面入手,以目標和問題為導向,強基礎,補短板,將行業智能制造工作推向中高端。
智能發展重點和路徑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系統所所長周劍作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點和路徑”主題報告。報告中,周劍通過制造業正在發生的深刻變革,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現狀的全景圖、數字化轉型的重點和路徑,平臺賦能制造業加速數字化轉型進行了深度分析。并通過全球應用創新現狀的案例分析,與代表分享了重點行業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情況。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華大學校長俞建勇作“智能制造技術在紡織行業的發展和展望”主題報告。談及智能制造的本質時,俞建勇表示,智能制造是通過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實現自感知、自診斷、自優化、自決策、自執行的高度柔性生產方式。智能制造演進的過程中是從物理到信息、從線性到網絡、從經驗到知識。演講中,俞建勇通過智能制造推動紡織創新發展、行業智能制造發展現狀、智能制造系統方案構建、行業智能制造發展路徑、智能制造推進中的若干關鍵,五大主題進行了深入的講解。此外,其還對義烏華鼎全流程錦綸生產智能工廠、康平納筒子紗染色智能工廠、青島酷特服裝個性化定制生產模式、泉州海天紡織服裝網絡協同制造等企業智能化案例進行了點評分析。
中國恒天集團副總裁葉茂新作了“中國恒天:智能裝備助力紡織強國”的報告,他說,中國紡織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中國恒天集團紡機業務的綜合運營平臺,以創建世界一流紡機企業為目標,以幫助用戶打造智慧紡織工廠為使命,立足科技研發,積極推進全流程智能化紡機裝備及綜合服務能力建設,不斷助力我國建設成為紡織強國。中國紡機集團在加大科技研發,為客戶提供智慧紡機產品的同時,亦十分重視自身智能制造能力的建設。持續提升制造裝備的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提高制造效率和質量;從產品頂層設計入手,推進一體化建設;實施柔性生產,確保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全面開展精益管理,高質量完成生產制造。以此幫助客戶打造完美的“智慧紡織工廠”。
高端訪談談策略
在高端訪談環節,第一組探討嘉賓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楊兆華,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會長顧平,武漢紡織大學教授徐衛林,東華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郝礦榮,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啟明組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擔任主持。嘉賓們分別圍繞著“中國紡織智能制造創未來、領時代”的主題,就“紡織工業智能制造推進策略”這個話題與在場觀眾作了分享。
蔣士成認為,近年來,國家、行業、各協會都在智能制造頂層設計方面有了很好的基礎,但還存在各行業不平衡問題,真正跨入智能制造4.0水平還是初步的,不少企業還處在2.0、3.0水平,下一步要重視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爭取取得成果。要重視軟硬件結合,特別是軟件開發,這方面與國外先進水平有差距。此外,在管理上要建立智能制造信息安全標準、檢測平臺,建設紡織工業創新中心,進行技術推廣,重視人才培訓,匯集領軍人才,院校要改革學科建設,建立新體系。
楊兆華介紹了家紡行業智能制造的發展情況,他說,一般認為紡織后道自動化比較難,但幾年來,家紡行業有了很大突破,超出想象。毛巾、床單、被罩、枕套等產品自動化生產線取得了很大突破。在零售端,根據消費變化,進行了智慧門店的嘗試,通過科技創新,促進了質量提升和品牌提升。下一步,家紡要利用與紡機協會、縫制協會的合作聯盟推動智能化發展。針對床品小批量多品種特點,全自動柔性制造要取得突破。此外,完善自動化向智能化發展,并進行推廣。
顧平表示,隨著上下游對接、國內外先進經驗普及、國際化的展會展示、行業標準制定,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在努力不懈地推動新型紡織裝備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徐衛林舉例談到,智能紡紗對于質量監控意義非凡。智能物流上應用不斷提升,但在質量監測和大數據統計、縮短生產流程上,還有更多的提升空間。
郝礦榮介紹了化纖生產全流程工藝虛擬仿真的功能和優勢,化纖企業通過“軟計算”、“軟測量”來實現數據驅動,能夠降低在數據采集以及工藝優化等方面的成本投入,同時有利于推進工業大數據平臺的建設。
王啟明分享了泉州海天“時尚夢工廠”項目在強化產業鏈協同,提高快速反應能力,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經濟效益等方面的成效。此外,他還提出了紡織企業對紡織專業云平臺的訴求和期待。
第二組訪談嘉賓包括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華明、北京中麗制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沈瑋、流亞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文漋、紹興環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肖若發、無錫萬寶紡織機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浩,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科技發展部主任彭燕麗擔任主持。這一組嘉賓就“紡織工業智能制造實施策略”話題與大家作了分享。
楊華明說,經緯紡機要在總結裕大華智能制造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設備、物流等技術水平,要在全流程自動接頭技術上有所突破,爭取明年實現突破。此外,要提高e系統水平,實現在線檢測、大數據分析。還要提高自身智能制造水平。
沈瑋認為,化纖行業智能化發展中,很多企業還處在2.0水平,還要補3.0的課。智能制造離不開自動化、數字化,紡絲全流程各個階段實現自動化數字化后,才能實現互聯互通。中麗制機正在研發遠程運維、遠程診斷技術,以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最終要搞智能化工廠、無人車間。
羅文漋表示,作為染整設備集成供應商,通過軟件和硬件為染整客戶提供更多的智能化支持。數據采集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投入,如何把采集數據變得更有意義,根據客戶的需求,公司一直在做定制化服務的努力。
肖若發說到,在轉型前,我們一直從事紡織信息化,從2018年開始全面向智能化轉型,就是為客戶企業能夠更好的解決生產中的痛點。
據張浩介紹,其最新緊密紡裝置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受到裕大華、華茂等國內知名棉紡企業的青睞。作為企業的接班人,他還強調無錫萬寶將繼續關注質量、品質和創新,支持紡織企業的智能制造項目和緊密紡改造項目,助力紡織行業的轉型升級。
樹立標桿,發布示范企業
當前,我國紡織智能制造取得的成效,主要是基于一批優勢企業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成功實踐總結,這些優勢企業的智能制造水平很多達到了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紀委書記王久新公布了“2019年紡織行業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和系統解決方案優秀集成商名單”。與會領導為獲獎企業授牌。
專題報告
技術前沿和智能化實踐
大會專題報告環節中,五位在智能制造領域做出突出成就的專家就各自的研究領域和企業的實踐作了精彩演講。
本環節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副主任王玉萍主持。
東華大學東華研究院副院長王華平作了題為“智能制造——柔性與多目標生產鏈”的報告。他主要圍繞高度自動化、數字化、模型化、可視化、柔性化、定制化的智能工廠的建設,從產品設計、制備工藝、制造加工、性能檢測、物流、包裝等全流程自動化數字化;生產全過程在線質量監測、管理,產品從原料到后道廠家應用全程信息可追溯;構建產品智能化設計與制造系統;縮短新產品研發周期,提高勞動生產率,大幅降勞動強度,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運行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推動訂制化生產全新式,引領行業兩化深度融合等方面進行介紹。
南開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孫青林作題目為“紡織產業供應鏈在大數據和人工智環境下的發展”的報告。他說,紡織產業供應鏈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環境下的發展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探索建立纖維生產供應鏈的智能化數字平臺,幫助纖維企業建立自己的網絡平臺,包括差異性面料的試衣和舒適以及其它功能評估,幫助纖維企業建立個性化推薦系統;向設計師推薦符合其功能和時尚需求的產品,并通過虛擬產品的評估和設計師互動;優化設計和面料產品幫助企業建立自己的資源庫,包括纖維和面料資源、設計元素資源等。建立的資源庫將成為企業的永久資產,幫助設計師根據纖維企業的具體情況建立產品系列和時尚主題,通過與生產者互動的方式,測試和評估乃至修改新設計的產品,幫助纖維企業組織虛擬時裝秀,經常性地展示新的產品,吸引國際上的設計師,按照國際化的概念、來設計新的產品系列。
武漢裕大華紡織服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萬由順介紹了“裕大華集團智能紡紗工廠建設實踐”。他說,根據中國制造2025和紡織工業十三五規劃戰略要求,考慮到裕大華集團自身發展需要,公司通過創新應用全自動精梳機等智能設備、國產全流程智能物流、回花收付和生產運營管控系統,建設100%國產化全流程智能紡紗工廠,實現了紡紗生產在效率和效果上的雙重提升。目前,正在進行智能織造、智能染整、智能服裝生產線的技術改造。未來,裕大華集團將繼續從全產業鏈布局出發,運用產業鏈協同發展優勢,形成從源頭到終端產品的全產業鏈智能制造生產能力,打造百年裕大華品牌,實現百年紡企跨越發展。
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孫燕琳的報告題目是“綠色差別化功能聚酯纖維智能工廠建設——智能工廠關鍵技術與實施”。她從設計、制造、物流和市場服務四個方面介紹綠色差別化功能性聚酯纖維智能工廠的主要建設情況,包括聚合紡絲關鍵數字化斷點設備研發與應用進行匯報,總結交流纖維智能工廠建設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效及今后建設推進方向。
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立軍作專題報告“針織鞋服產業鏈的數字化轉型——‘一線成型編制技術+云技術’”。他以慈星股份的生產實踐,介紹了如何在針織鞋服這一傳統行業中綜合應用人工智能、機器人、虛擬現實和物聯網等技術,把針織鞋服類產品的客戶需求獲取、設計、生產、物流、銷售等各場景數字化,并在云端建立數字鏡像,形成有助于產業鏈決策管理的結構化數據系列,以數字孿生的架構體系實現智能制造。
全體會議嘉賓參觀了武漢裕大華紡織服裝集團有限公司智能紡紗生產線。
走進武漢裕大華紡紗車間,地面干凈光亮,空氣中沒有一絲飛花,成排的機器間見不到多少工人,有的只是三五工人做著電瓶小車在巡視,機械手不停地往復運動,從清花一直到棉紗打包入庫全過程都由設備完成,整個車間各工序在智能系統控制下設備間實現了無縫連接,一個現代化智能生產車間出現在人們眼前,來此參觀的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感到非常“震撼”。
武漢裕大華這條10萬錠紡紗生產線是我國首條100%國產化的全流程智能紡紗生產線,這標志著我國紡織業智能制造時代真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