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哲:變局中開新局,以產融合作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
7月6日,中國紡織服裝行業上市公司董秘聯盟2020年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出席會議并在會上發言?!都徔椃b周刊》特將講話原文刊發于此,以饗讀者。 我國紡織工業現狀與產融合作發展前景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 孫瑞哲 2020年7月6日 各位同仁,各位來賓: 大家好!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百年變局深化,新冠疫情蔓延,世界經濟發展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世界銀行6月8日發布的最新《展望》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5.2%,陷二戰以來最嚴重衰退,人均產出下降的經濟體比例將達到187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我們正在經歷至少60年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首次經濟集體收縮。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UNCTAD的6月最新報告也指出,疫情將使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量在2019年的基礎上下降近40%。行業發展面臨著巨大的系統性風險,不少企業面臨生存壓力。 帶給我們深刻思考的是,本世紀以來幾大因素正深刻改變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軌跡,即:地緣政治、數字經濟、恐怖主義、疫情、社會責任與氣候變化。我們需要做好準備并積極應對。 新形勢下,黨中央做出了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盏闹匾獩Q策,出臺各項政策,保障經濟平穩運行,助力企業渡過難關。其中重要的方向之一就是強化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1~5月,我國用于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貸款累計增加10萬多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萬多億元。紡織行業作為我國重要的民生部門,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是主體,做好行業的產融合作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此,就紡織行業的產融合作分享四個觀點:
一、行業承壓回暖,深化產融合作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使得紡織行業供需兩端經受著前所未有的沖擊。隨著國家對疫情的有效防控,行業生產經營活動已經基本恢復,內需市場也逐步回暖。但全球疫情態勢依然嚴峻,行業的平穩運行面臨諸多挑戰。 生產增速有所放緩。紡織行業產能利用率低于正常水平,但生產增速降幅持續收窄。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5月,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減少8.2%,降幅較1~4月收窄3.1個百分點,5月當月增速轉負為正。其中,產業用、化纖和長絲織造行業成為主要增長動力。5月,產業用紡織制成品制造業在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集中生產帶動下,呈現88.3%的高速增長;化纖長絲織造及印染精加工業在內需消費逐步恢復作用下,呈現6.7%的增長,累計降幅收窄至2.9%;化纖業在下游市場拉動以及原油價格上漲帶動下,呈現4.3%的增長,累計降幅收窄至2.9%。服裝服飾業和家用紡織品業受終端需求萎縮影響,1~5月工業增加值分別同比減少12.8%和10.6%。紡機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減少20.8%。紡織行業主要大類產品中,除無紡布外較上年同期均有所減少。1~5月,規模以上企業化纖、紗、布、服裝產量同比分別下降3.2%、18.1%、27.6%、17.9%。 市場需求不足,但降幅持續收窄。受疫情影響,紡織服裝類商品內需消費依然較弱,線上線下銷售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但降幅有所收窄。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5月,全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下降23.5%,降幅較1~4月收窄5.5個百分點。為彌補線下損失,紡織企業普遍加強線上渠道建設,網上零售降幅持續收窄。1~5月,全國網上穿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6.8%,降幅較1~4月收窄5.2個百分點。在防疫物資出口拉動下,行業出口降幅逐步收窄。根據中國海關快報數據,1~5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961.6億美元,同比減少1.2%,降幅較前4個月繼續收窄8.8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收窄0.7個百分點。其中,紡織品出口額同比大幅增長21.3%,在出口金額中的占比提升至60.3%;服裝出口持續下滑,出口額同比減少22.8%。 投資規模大幅減少。疫情影響下,行業企業普遍缺乏投資信心和能力,投資規模大幅萎縮。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推算,1~5月,紡織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減少30.5%。分行業來看,紡織業、化纖業和服裝業投資額同比分別減少26.2%、23.2%和39.2%。分地區來看,東部沿海五省中,除浙江省外投資總額均明顯萎縮,江蘇、福建、山東、廣東省服裝服飾業投資額同比分別大幅下降68%、44.9%、50.4%、80%。中部地區中,湖北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紡織業、服裝業和化纖業投資額同比分別減少75.2%、69.8%、62.4%;安徽、河南省服裝業投資額同比分別減少47.9%、31.4%。西部地區中,新疆三個子行業投資額均為負增長,四川省化纖業投資降幅達70.5%,由于基數較小,陜西省、甘肅省投資增速較高。 效益情況明顯惡化。在需求嚴重不足、產銷大幅下滑的情況下,紡織企業收入大幅縮減,利潤嚴重萎縮。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5月,全國3.3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552106億元,同比減少17.23%;1-5月實現利潤總額546.03億元,同比減少24.54%;1-4月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3.2%,低于上年同期0.5個百分點。紡織12個子行業中,除絲綢和產業用行業利潤實現正增長外,其余行業效益情況均承壓。其中,化纖、紡機、棉紡行業效益惡化情況較為突出。具體來看,化纖行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60%;紡機行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56%;棉紡行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49.2%。1~5月,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虧損面達到32.00%,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加52.08%。企業成本費用負擔沉重。 綜合來看,全球疫情尚未見頂、國內消費恢復速度不及預期,企業訂單不足情況仍然嚴峻。庫存積壓、競爭加劇、利潤縮水、現金流緊張等問題普遍困擾著行業企業,很多中小微企業更是面臨生存危機。企業貸款逾期和違約現象增多,使得整個產業鏈的資金風險都在加大。行業急需通過產融的深度對接,切實緩解企業資金壓力,減輕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
二、產業環境深刻調整,深化產融合作是適應變局的客觀要求 當前,世界格局發生深刻調整,全球政治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日益突出,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持續抬頭。中印邊界沖突、中日島嶼沖突等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升溫。近日,美國將所謂“2020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簽署成法,試圖把新疆的反恐、反分裂和去極端化舉措污名化,并以此為借口干預品牌商的國際采購和產業鏈布局。這對行業造成了很大影響。面對空前復雜的產業環境,我們要從紛擾中辨明趨勢,在變局中謀開新局。 1、生產格局深刻調整:全球價值鏈合作承壓 近年來,隨著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群體性崛起,以全球價值鏈合作為核心的全球產業分工和利益格局發生改變,部分國家產生抵觸情緒,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持續升溫。持續演化中的中美貿易摩擦是直接體現,此次疫情的爆發也進一步強化了貿易保護主義氛圍。口罩、醫用防護服等重要物資的短缺使得更多國家開始思考如何在效率和安全之間實現新的平衡,供應鏈的本地化和多元化布局將成為重要方向。疫情蔓延初期,美國、日本等國已經出臺鼓勵企業回遷的政策,近日英國政府也在制定“保衛工程”,以求降低對中國等主要進口國的依賴,實現關鍵商品的進口多元化。 全球價值鏈合作模式的深刻改變,使得行業在全球價值鏈原有位置上謀求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小。行業需要借助資本力量,加快推進產業全要素生產率和產品附加值的提升,以更高質量、更高效率建立全球比較優勢。同時,行業要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更好實現要素資源的全球配置、供應鏈的全球布局,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 2、市場格局深刻調整:全球需求不振成為一種長期存在,內需重要性增強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市場需求持續下行。疫情的全球蔓延使得情況更為嚴重。歐美等國作為我國紡織服裝重要的消費市場,在此次疫情中遭遇巨大沖擊。4月,美國服裝服飾零售額同比下降89.3%,日本、歐盟紡織品服裝零售額分別同比下降53.6%和62.8%。很多品牌商和貿易商取消訂單,我國產業鏈前端需求受到直接沖擊。而印度、越南、孟加拉等國家的停工停產也導致我國紡織品出口大幅減少。由于世界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市場增長缺乏穩定支撐,全球需求不振將成為一種長期存在。國際市場的需求萎縮必然會對行業外貿出口造成巨大沖擊。 新形勢下,內需市場正在成為產業發展的韌勁所在。我國擁有全球最具成長性的消費市場,2019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7.8%。龐大的內需市場為行業更好發揮規模經濟、范圍經濟和網絡效應提供了支撐。而需求的多元和發展的異步使得多層級消費正成為國內市場的重要特征。依托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消費升級是大勢所趨。城鎮化、區域協調發展、精準扶貧進程的不斷深化,下沉市場的潛力也在釋放,大眾化消費空間巨大。 面對內外市場的重大調整,企業要加快形成國內外雙循環的發展新格局。 3、要素格局深刻調整:技術創新成為決定產業發展的核心變量 當前,第四次工業革命蓬勃興起,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期,顛覆性技術創新層出不窮,引發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重大調整??萍紕撔轮饾u成為重塑產業格局的核心變量,深刻改變了全球紡織產業的發展方式與產業邊界。 過去十年內,數字化體驗、分析技術和云技術為各項技術賦能,成為眾多企業有效推進戰略和新商業模式的核心基礎。接下來十年中,數字現實、認知技術和區塊鏈將成為企業變革的顛覆性驅動力。 數字化體驗是消費互聯網時代企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因素。企業正逐漸摒棄傳統意義上以獲客為核心的營銷模式,轉而致力于創造更多以人為本的互動——包括與其員工和商業伙伴的互動;數據和分析技術將對業務發展帶來深遠影響,企業必須借助工具和平臺動態數據,支持數據流、數據攝取、數據分類、儲存和訪問;云技術已經全面深入企業,云技術使任何 IT 能力都可以變成基于云的服務供企業使用。云技術驅動重塑舊的企業管理和業務職能。 數字現實技術,包括 AR/VR 、混合現實等,幫助用戶突破鍵盤和屏幕的禁錮,數字現實的目的是打破傳統的空間界限,讓人與底層技術進行自然、本能、甚至下意識的互動;認知技術是更廣泛的人工智能技術,將人機互動個性化、場景化,通過定制化語言或圖像信息,驅動業務流程,實現無人值守;區塊鏈率先在金融服務獲得發展,其它領域也開始推行,包括企業信用追溯、通訊等領域。 從供給看,技術的交叉融合使得智能紡織品、多功能紡織品不斷涌現,產品內涵不斷豐富,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產業鏈各環節加快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轉變,產業供給的精益化、柔性化、服務化水平不斷提升;綠色纖維制備技術、清潔生產技術、綠色印染技術、纖維回收技術的飛速發展與產業化應用也在不斷深化。 從需求看,技術驅動下,行業的資源組織方式、與市場的連接方式發生深刻調整,場景經濟、網紅經濟、共享經濟等新模式、新業態、新嘗試快速發展。特別是疫情期間,直播帶貨、社群營銷、網絡展會等模式創新,有效彌補了線下渠道停擺的空白。 行業必須加快適應技術創新帶來的產業格局調整,努力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獲得競爭優勢。
三、產融生態不斷優化,深化產融合作具有現實基礎和發展潛力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持續完善,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正在建立。產業與金融協調發展的生態加快形成。 1、資本市場更加成熟 金融改革的推進使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水平大幅提升。目前,中國資本市場的競爭力已升至全球第5位。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法治化程度顯著提升,信息披露、發行、退市等基本制度不斷完善。隨著科創板制度創新、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新三板改革等重大舉措的陸續落地實施,資本市場完善的步伐明顯加快。資本向實體經濟傳導的渠道更加通暢。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不斷強化。2019年,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6.88萬億元。疫情之下,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不斷豐富。同時,科技金融的發展也為行業融資帶來新的便利。信息技術的融入,將極大改善產融間的信息不對稱,從而大大提高融資的科學性與可能性。 2、產業基礎更加完善 從原料供應、設計研發、到紡織染加工、運營零售,中國紡織工業擁有全球體量最大、最完備的產業體系。紡織行業的價值鏈本身具有很強的金融屬性,與商品市場、資本市場、貨幣市場聯系緊密。紡織行業也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具有全產業鏈自主創新能力的工業部門,新技術、新模式在行業大量涌現。行業的很多實踐與改革后的創業板高度匹配。文化創意屬性使得行業長期沉淀了大量的設計、創意、IP等資源。作為底層資產,產業的規模和質量使得產融合作空間巨大。 3、改革開放更加深入 近年來,改革開放已經進入以規則、制度開放為基礎的新階段。面對當前變局,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不僅沒有放緩,反而進一步加快。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等領域的外資股比限制已經完全取消,外資股東資質限制也在持續放寬。金融領域的加速開放,在給行業帶來多元化的資本來源的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了更多創新模式和先進理念。紡織行業作為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部門,一直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通過綠地投資、資本運作等途徑,強化全球價值鏈合作。走出去、引進來的步伐不斷加快。在當前供應鏈本土化和多元化布局的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加快行業的全球產業鏈布局變得愈加重要。而實現跨國配置資源和國際產能合作,迫切需要資本的力量。
四、強國建設關鍵階段,產融合作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紡織強國建設的關鍵之年。我們需要強化政策的力量、科技的力量、資本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團結的力量來支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世界百年大變局之下,深化產融合作,充分運用資本在要素優化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推動行業踐行“科技、時尚、綠色”的產業定位,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以產融合作強化產業鏈安全 疫情之下,產業鏈安全穩定是核心關切。企業要不斷拓展融資渠道,利用多種金融工具,從被動防范到主動管理市場風險,破解資源難題,努力連接“斷點”,疏通“堵點”。特別要強化對抵御疫情沖擊能力較弱的中小微企業、產品深度融入國際供應鏈的外貿型企業、身處重點疫區和貧困地區的企業、對供應鏈有帶動效應但短期資金壓力較大的龍頭企業等四類企業的融資能力建設,防止出現大面積企業破產,使這些企業能夠更好地生存下去,保證產業鏈的完整性與安全性。 2、以產融合作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 數字經濟是經濟技術變軌的大趨勢。數字化轉型賦予了產業重新架構比較優勢、實現“非對稱”趕超的機遇。一方面,行業需要加快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壯大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但僅僅依靠單一企業、自身積累很難達到行業新基建的資金需求。我們需要探索運用新型“舉國體制”,以金融工具有效聯動各方力量,支撐行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行業企業需要借助資本力量,平衡創新風險收益,穩步推進信息化、智能化技術在生產、研發、運營等環節的應用普及,提升行業供給的精益化、柔性化、服務化水平。在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正式落地的背景下,行業企業更要抓住機遇,加快自身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深度融合。 3、以產融合作助推行業基礎創新 中國紡織工業擁有全球最大的體量,但仍存在戰略性、根本性創新能力較弱的問題,迫切需要提升基礎創新能力。行業基礎創新具有前期研發時間長、投入成本高,且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企業僅依靠短期融資往往難以為繼。需要盡快建立和完善企業融資的長效機制,引導資金長期穩定投向行業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領域,幫助企業加快實現核心技術上的實質性突破。同時,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的研發涉及多種資源的協調、多條線路的協同。企業要善于借助金融資本力量,協同各方資源,推動技術、人才等創新資源向行業的加速集聚。 4、以產融合作培養產業主體 隨著中國紡織工業進入強國建設的關鍵時期,提升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企業變得日漸迫切。而資本的賦能,使得企業可以在更短時間實現擴張與成長。行業企業要強化資本運作能力,通過上市融資、聯合投資、交叉持股、兼并重組等方式,以更快速度、在更大范圍、以更大規模實現資源要素的集聚,不斷提升企業的競爭實力。同時,借助資本力量企業可以實現跨領域、跨行業的快速發展。如通過企業風險投資(CVC)投資成長性企業,可以促進主業與被投資產業的聯動發展,實現渠道和模式創新的“外部監測”,前沿技術的“外部研發”,完善自身發展生態。 5、以產融合作引導行業可持續發展 當前,企業社會責任已成為重要的商業規范,是企業管理戰略和提高競爭力的有效途徑。要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較為完善的機制體制,引導企業規范化發展。前端時間,以瑞幸事件為代表的中概股信任危機使我們看到,任何時候,誠信規范經營都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產融合作特別是上市融資要求真實、準確、完整、及時的進行信息披露,這有助于倒閉企業提升財務和經營的合規性與規范性,從而助推行業長遠發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ESG因素引入投資決策之中,這將為企業的綠色轉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比如借助綠色金融工具,企業可以更好更快的實現產能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建設綠色供應鏈。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痹谖C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需要我們“自力更生”,也需要我們“善假于物”。讓我們共同探索,以產融合作加快推進紡織強國建設,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