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劉萍
12月13日晚,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發布會,宣布中美雙方已就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文本達成一致。同時,雙方達成一致,美方將履行分階段取消對華產品加征關稅的相關承諾,實現加征關稅由升到降的轉變。
歷時22個月,幾經波折,中美經貿磋商終于邁出了重要一步。全球資本市場幾乎一致上漲,一年多來一直承壓的業界人士心中想必也為之一寬。
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最新公布的第6批2000億美元加征關稅商品清單項下的產品排除公告中包括紡織服裝產品3個稅號,總共6批中共計18個紡織服裝產品稅號。我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也宣布,對原計劃于12月15日12時01分起加征關稅的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暫不征收10%、5%關稅,對原產于美國的汽車及零部件繼續暫停加征關稅。
心中為之一寬也不過是瞬時,回顧這22個月當中的曲折過程,業界最大的收獲還在于清醒認知和自我提升。幾個月前,我刊曾就中國紡織業沉著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做過專題報道,發出了中紡聯和廣大企業的聲音:貿易摩擦對行業的發展有一定影響,但影響有限、可控;行業的信心和底氣來自獨特的制度優勢、雄厚的產業基礎、巨大的創新活力、龐大的內需市場。
具體應對方面,中紡聯近年來多次率團出訪“一帶一路”國家考察拓展新市場,國貿辦等部門積極與國家有關部門溝通,開展對美加征關稅商品排除工作,同時倡導企業在內需增長的增量里爭取自己的空間。
目前,第一階段協議的達成,并不意味著中美貿易糾紛就此畫上句號。此前雙方已經互相進行了數次加稅,未來取消所加關稅也將經歷一個時間段,且仍有不可知的變數需要預防與應對。更長遠來看,即便沒有貿易摩擦,行業本身的分化和集中也在加速進行。繼續提高供應鏈的效率,繼續通過產品研發和創新做到不可替代,才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2012年,中紡聯發布了《建設紡織強國綱要(2011-2020年)》。整體看,如今中國紡織工業絕大多數指標均已達到甚至領先于世界先進水平,“綱要”規劃的紡織強國目標已經基本實現。2019年中國工程院對26類有代表性的制造業產業進行國際比較分析的結果也顯示:我國在紡織、通信設備、家電等5類產業中居于世界領先地位。
就像工信部部長苗圩所言,傳統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 80%,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關系到制造業發展的全局。很多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也來自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而且紡織、服裝、家電等傳統產業關系到國計民生,更是穩就業穩外貿的重要行業。
2019年已將走過,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好基礎。不論是貿易摩擦還是成本考驗,不論是科技迭代還是消費升級,紡織作為唯一經歷過四次工業革命的既古老又年輕的傳統產業,在千磨萬擊之下更顯堅勁,后勁無窮綿綿而發。隨同她一路向前,你會發現,她一直帶給你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