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徐長杰
沭陽紡織產業的綠色堅守 |
本刊記者-徐長杰 9月5日,在江蘇南京金陵飯店召開的紡織“綠色發展”高峰論壇上,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授予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江蘇紡織綠色發展示范區”榮譽稱號,這是對經開區發展綠色紡織的肯定,更是對沭陽近年來紡織產業園區堅持綠色發展之路的一種激勵。 沭陽縣委常委、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石敬峰認為,綠色紡織不僅是產業的責任,更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善舉。在高質量發展的今天,紡織產業不僅能夠在生產中實現低碳環保,還將為社會提供更多的綠色產品,沭陽希望通過努力,能夠將紡織行業發展以更深層次、更高水平融入到美麗中國建設中去。 紡織產業在沭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沭陽的經濟發展離不開紡織產業。但隨著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時代,這一傳統優勢產業所表現出來的附加值低、耗能高、用工大等特點,使它在與新興產業競爭中處于劣勢,特別是在綠色發展背景下,后退便是沒落,前進則困難重重。紡織產業一度成為讓沭陽人猶豫的產業,遭遇了“成長的煩惱”。如何聚焦綠色智能、驅動高質發展,沭陽也進行了一系列探索與實踐。
強化頂層設計, 把好高質量發展源頭關 招商方面,沭陽對新上項目,不都是“見錢眼開”、“見蘑菇就采”,雖然都希望籃子里的蘑菇越多越好,但對于一些有毒的蘑菇還是要主動放棄?!坝卸镜哪⒐健保褪侵敢恍┎环蠂艺?,達不到安評、能評、環評要求的“負面清單的項目”,不管投資多大、產出多高,都是“堅決說不”,真正從源頭把好項目引進環保關、技術關,減少招商引資的盲目性。 生產方面,沭陽也一貫倡導綠色可循環經濟。比如由浙江昊能科技投資30億興建的沭陽家紡特色產業園,主要生產加彈絲、窗簾布、沙發布、墻布等家紡面料,內部企業實行集中供熱供電供水、污水也集中處理。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后,年可生產各類高檔家紡面料15億米、產值達50億元、納稅2億元以上,將成為蘇北地區規模較大的家紡用品生產基地。此外,面對“低、小、散、多、亂”的現狀,沭陽也出臺相關政策,通過兼并重組、技術改造、股改上市、規模發展、成果轉化五大提升行動,推動區內企業“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電商換市”,加快企業向綠色化、清潔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走綠色發展之路。 產品方面,總投資10億元的江蘇騰盛紡工集團,目前與科研院所合作,建成了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新品迭出。其中與天津工業大學聯合開發的光觸媒窗簾和負氧離子墻布新產品,對甲醛、苯等室內有毒有害氣體有超過80%的凈化率。
突出智能創新, 讓特色支撐高質量發展 當下,外部環境發生巨變,中美貿易摩擦仍舊在曲折中反復,一些行業出現產能過剩、顧客稀缺、供過于求,賺錢難等問題,不轉型升級難以為繼。在這樣大背景下,紡織產業只有乘上“綠色環保、智能制造、高效節能”的列車,才能駛向產業提質增效的新時代。對此,沭陽按照“無中生有、有中育新、有中出新”的思路,全力推動特色發展,引領紡織產業轉型“蝶變”。 據沭陽縣委副書記、縣長彭偉介紹,一方面,沭陽以智能制造為手段,開展紡織產業生產模式、商業模式變革,推動全縣紡織產業從“高原”走向“高峰”。2016年3月,沭陽縣立足“生態+特色”,以“智能化”為突破口,規劃建設了全國首個智能針織園區——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產業園按照“未來針織靠智能、智能針織看沭陽”的發展定位,以“設計智能、設備智能、產品智能、物流智能、管理智能”的“五個智能”來規劃建設。該園的建立不僅為項目集聚、產業集群提供了優質的載體平臺,更為資源集約節約、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沭陽范本”;另一方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按照“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原則,沭陽出臺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和獎勵、研發機構建設獎勵、專利資助資金等文件,扎實抓好研發機構提檔、創新型企業培育、科研服務平臺建設、知識產權提升、人才強區等工作,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方式轉變。 如素有“提花機之王”的山東宋和宋公司在沭陽興建的江蘇宋和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擁有智能紡織裝備生產線16條、30多項國家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其中,公司生產的智能高檔提花織機,可以將“清明上河圖”這樣復雜的圖案,栩栩如生地織到面料上。此外,沭陽還成立東華大學沭陽技術轉移中心、武漢紡織大學沭陽智能制造研究院和研究生工作站等平臺,在新產品研發、平臺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真正讓“創新”驅動紡織產業新未來。 堅持集聚集約, 全力打造綠色供應鏈 就紡織行業而言,其產業鏈條長,制造過程產生的生態環境影響大。通過打造綠色供應鏈,完善創新生態,發揮產業集群特別是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可以對紡織產品全過程進行環境管理,同時推動設計商、供貨商、生產者、物流商、經銷商、消費者等多方主體行為方式轉變,進而形成環境友好型的紡織品生產和消費模式,降低紡織品全生命周期的生態環境影響。 在產業集聚方面,沭陽委托武漢紡織大學、東華大學、中紡聯等單位,聯合規劃了千億級家紡產業園,產業園按照“產業集聚、布局集中、資源集約”發展思路,把智能窗簾、布藝家紡、功能家紡、主題家紡等作為主攻方向,輔以大數據、物聯網和智能管理,推動沭陽紡織產業向高附加值的家紡特色時尚產業方向轉型,計劃到2025年產值達800~1000億元規模。 沭陽縣委書記、沭陽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卞建軍認為,紡織產業不僅是支撐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和重要民生產品供給的產業,也是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重要支撐力量。沭陽將繼續堅持“調高、調優、調強、調綠”原則,全力推動紡織產業從跟隨式發展向引領式發展轉型,推動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永遠在路上。 |
《紡織服裝周刊》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紡織服裝周刊,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周刊”。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10-85872143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