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落后產能“動刀” |
記愛斯達服飾有限公司數字化改革的綠色新旅
本刊記者 羅欣桐
近年來,服裝企業面臨原材料、勞動力價格不斷上漲,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加之信貸緊縮、節能減排、取消出口退稅等政策壓力,傳統服裝產品出口的價格優勢已不再明顯,服裝企業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
另一方面,水資源日益緊缺、環境污染不斷惡化,資本和環境也制約著紡織服裝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降低成本、節能減排成為行業和企業的主要生產原則。
對于傳統牛仔企業而言,綠色生產集中體現在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增強生產靈活性、實現無廢品和零庫存等手段。在節能環保的綠色新旅上,堅持創新的愛斯達服飾有限公司以科技為手段,自主研發出服裝遠程定制與快速智能制造平臺,成為全球第一家實現線上銷售和生產自動化對接的智能服裝生產企業,用科技帶動牛仔產業的轉型升級。
拒絕粗放增長模式
在愛斯達總經理樊友斌12年的職業生涯中,曾兩度榮獲年度“中國企業創新優秀人物”稱號。在中國服裝制造業整體環境不佳的大背景下,樊友斌帶領企業,以全新的“服裝遠程定制與智能制造”商業模式,積極探尋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徑,引導社會潮流。
自2008年成立以來,愛斯達一直大力推行服裝產業轉型升級改造,不斷創新和完善智能化應用技術,并參與制訂多項行業標準,通過了多家國際知名品牌的企業社會責任審核認證。2011年11月被評為“均安牛仔產業集群十大綠色最具優勢企業”;2012年獲得“廣東省服裝服飾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暨示范單位”稱號,并成為佛山市順德區百家企業智能制造工程試點示范企業。
“作為傳統產業,服裝加工給社會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技術含量低、高耗能和高污染的層面,但我們正在做不一樣的牛仔服飾加工廠?!狈驯蠓Q,愛斯達的生產模式有別于傳統服裝工業,不斷挑戰改變粗放型的增長方式,并帶動行業實踐綠色環保、創新高效的發展模式,最終回饋客戶和社會。
節能化運作的“機械手”
均安是中國的牛仔名鎮,其牛仔紡織服裝產業基礎堅實,鎮上共有牛仔紡織服裝及其配套企業超過1OO0家,年產值達30多億元,年生產能力超過50億元。產能大,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激烈。
以生產加工牛仔服飾為主的愛斯達拋棄了傳統的洗水車間,引進了先進的生產設備并開始走上自主研發之路。“相對于傳統加工牛仔服飾的企業,我們的自主性和競爭力更有優勢”,樊友斌表示,現代先進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抵御了人力成本的不斷上漲,激發了愛斯達加速開展生產與銷售模式創新的進程?!靶乱淮贻p勞動力不愿意從事枯燥的加工業,而且車間工人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必須借助科技的力量?!币苍S這就是樊友斌搞自主研發的初衷。
在愛斯達的工廠里,總能看見一條條“機械手”把一件件服裝吊掛在軌道上運行,機械手有條不紊地按電腦指令加工服裝,這就是愛斯達去年初成功研發的“雙軌道全自動吊掛系統”。
樊友斌認為,勞動力成本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也變成了一把無形的推手,低端訂單的轉移,將迫使國內的服裝產業轉型升級。
“由于東南亞國家的勞動力成本低,人均月工資才80~120美元左右,而我國的工資成本卻超出4倍,生產成本優勢不再,這對我國的制衣行業沖擊較大。不過,我認為這也是一種趨勢,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必然會騰籠換鳥,將低端制造業輸出,將留下來的產業轉型升級、引進高效設備,彌補制造成本的差距,還可以提升產品品質和檔次?!?/div>
“智能裁縫”的集約化生產
作為全球第一家線上銷售和生產自動化實現對接的服裝制造企業,今年,愛斯達與廣東服裝服飾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達成合作意向,將加快實施服裝快速制造與客戶遠程定制的創新商業模式,并逐步在國內的服裝業界推廣應用。
樊友斌表示,針對服裝加工企業,節能減排的重點在于加強高能耗工藝更新改造,提高原材料綜合利用率,促進水資源的綜合利用,以及實施節電改造工程等項目。他相信,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加產品附加值是有效的破壁之方,而“智能裁縫”就是愛斯達實現轉型升級的秘密武器。
服裝智能就是將服裝設計、采購、制造和營銷多個系統全面整合,采用數字化服裝智能生產的方式,建立一種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的服裝生產環境,讓生產過程自動化。通過對企業資源進行信息集成,對ERP進行管理,再利用RFID無線射頻技術,把公司所有的物料流動,人員流動實現信息化,與ERP管理系統緊密結合。對自動化設備的互聯互通,實現數字化生產環境,對每一個制造的產品進行信息跟蹤完成制造的全過程。
“智能裁縫”是一套個性化定制快速生產的物聯網服裝行業制造生產控制管理系統,主要采用RFID技術,再結合與合作單位自行定制建立的資源管理平臺(ERP系統),透過自行開發的各種中間件軟件與管理系統,連接管理所有制造過程的設備資源,來實現各生產環節數據的自動采集、傳輸、控制、反饋的全自動作業。據悉,這套服裝智能制造系統通過提高服裝柔性化生產能力,將服裝生產效率提高了30%~50%,為實現30分鐘完成一件服裝產品的下線,達成72小時交貨提供了決定性保障。
樊友斌介紹,“智能裁縫”的誕生將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推廣作用,帶動整個服裝行業借助物聯網技術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這種數字化、規范化、標準化的作業模式,用數字說明問題,適合新一代人群的工作模式;同時,智能的管理系統進行生產管理、統計、分析,提供實時數據呈現給管理者,能及時為管理者做出決策提供依據;更重要的是,它符合多品種、小批量和柔性生產,對應市場需求,可持續發展。
大手筆投入只為更環保
除了對研發、創新能力的重視之外,愛斯達所實踐的節能減排及低碳生產也是有別于傳統牛仔服飾加工業的一個亮點。
“從社會責任的角度來看,企業在發展的同時需要降低能耗,多投入科技含量高的智能型設備,減少操作人員,同時減少浪費”,樊友斌表示,首先愛斯達在印、染色方面全部投入數碼印花,實現零污染物排放;其次,研發出激光裁剪設備和洗水雕刻設備,減少粉塵和洗染造成的環境污染;同時,生產過程中使用低浴比的洗水設備,減少80%的用水量;此外,愛斯達還使用納米染料洗水,提高染料多次循環使用率,達到了顯著的節能減排效果。
除了上述排污、洗水四大突破,愛斯達從產品研發、生產、推廣等環節也都遵循著綠色環保的原則,為企業的健康發展、行業的正確引導做出自己的努力。據了解,愛斯達在產品研發時盡量使用純天然織物和可循環再生材料做原材料,降低加工環節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源。同時,愛斯達還在企業中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加強宣傳,希望將注重細節、注重環保的良好習慣在員工中傳播開來。
除了進行生產技術和工藝設備改造,愛斯達還安排專職人員從事節能減排管理,建立一系列的能源計量、能源消費統計與報告、節能減排考核、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和計劃制度,并已投入了超過100萬元的資金。
當然,購買新設備,優化生產工藝和加強企業管理也是愛斯達實踐節能減排的主要內容,不過樊友斌表示,目前紡織服裝企業都意識到節能減排的重要性,行業內的技術開發水平也已大幅提升,但企業資金大部分投入到高昂的生產運營成本中,用于節能減排的資金往往斷斷續續。
呼吁扶持“綠色生產”
樊友斌坦言,在生產制作和市場推廣時因為成本上升,導致產品在價格上失去競爭力,消費者不會因為環保需求帶來的成本上漲而買單,因此,綠色生產還需要政府扶持,“只有當所有的企業都進行改造以后,才能縮小企業間的價格差距?!?/div>
他認為,就政府而言,應該加大節能監督管理力度,突出抓好重點行業和企業,同時,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加快實現高耗能企業的能量梯級循環利用;健全節能環保政策體系、節能保障機制,如節能稅收優惠政策、能源價格改革等,這些措施都能有效監督和推動企業主動踐行節能減排。
“行業改造節能技術、政府資金扶持,對企業來說,這是最有效的幫扶”,樊友斌表示,降低能耗、水耗,提高原材料的產品得率,改進目前相對落后的生產工藝,更新目前相對陳舊、老化的生產設備等,都是做好節能減排工作最有效的突破口。近幾年,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節能減排工作成效較為顯著,企業的綠色環保意識增強,但有發展就有消耗,節能環保與轉型升級唇齒相依。
不過樊友斌始終堅信,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主動做到節能減排,對國家、對社會負責是任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如今,愛斯達正遵循企業投入為主、政府適當支持、投資方式多樣的多元投入機制,在用自己的方式,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綠色生產。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