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創新“智慧課堂”教學模式 |
實習記者-陶紅 成果名稱:基于“互聯網+”的“智慧課堂”教育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 成果完成人:劉淑慧、廖麗金、任曉杰、姚衛新、劉余勤、柴煜、金鑫、劉云蕓、李峰、李華婷 成果完成單位:東華大學 所獲獎項:“紡織之光”2017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當前,傳統第一課堂普遍存在學習資源供給共享不足,學生學習積極性較低,課堂過程管理和評價缺乏有效手段、缺乏課外學習指導,教務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較低等教學問題,以及傳統課堂融入互聯網過程中存在缺乏體系對接,結合度不高;結合方式較為單一,融合度不高;主體作用未發揮,互動性不強等問題。 為此,東華大學依托互聯網的云計算、大數據、信息網絡技術,以開放、平等、共享的互聯網精神為內核,首創“基于‘互聯網+’的‘智慧課堂’教育教學模式”,把第一課堂融入互聯網,形成可供復制和推廣的教學實踐經驗、教學模式、教育樣式、網絡學習的教學新生態。此教學模式對傳統第一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并作出有效創新,提升了第一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率,形成了學生的主動學習模式,提升學校教務教學和管理智能化水平,推動了第一課堂教育效果、教育體驗的升級。該項目榮獲 “紡織之光” 2017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智慧課堂” 促進優質資源共享 “智慧課堂”教育教學模式基于教育部易班發展中心的易班網絡平臺,從教學資源、課堂管理、課外學習、授課方式、教務管理5個方面建立了“智慧課堂”的教育教學體系,致力于打造體系化的資源分享平臺,拓展多樣化的教學授課模式,研發智能化的課堂教學系統,旨在打通“零距離”的師生互動渠道,探索全過程的教務管理機制。 該項目參與人、東華大學學生處劉余勤介紹道,項目團隊按照學生選課人數較多、掛科率較高的標準,選擇出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公共課打造在線公共課。目前,東華大學已經建立179門在線公共課——“易課堂”。每門課程的資源涵蓋教材、課件、習題、試卷、筆記、相關文獻、授課音視頻等權威教學資源。共享教學資源的同時開展網上互幫互學,形成具備課程知識體系的“教學資料庫”, 完善了第一課堂教學知識體系,打造出體系化的教學資源分享平臺。此外,還建立網上“學習超市”,以此來實現優質學習,科研資料、學習用品、易班衍生品等通過網薪在易班共享和“交易”。截至目前,學生登錄用戶達2萬余人,各類資料下載30余萬人次,交易網薪300余萬。 與此同時,項目團隊積極探索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基于網絡的輔助課堂教學等新授課方式。通過“易班微課”板塊,將學生最喜歡的教師教授課程的重點、難點制作成5~10分鐘系列短視頻,以此拓展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和第一課堂的育人主渠道,讓學生在專業學習同時,潛移默化受到主流價值觀的教育和引導。此外,專門打造了學生與老師交流互動的課外學習平臺——“教師在線答疑專區”。學生把預習和復習過程中的相關問題發布在“答疑專區”,由教師在線指導,實現“師生溝通零距離”,以此來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皩W生得到教師在線指導,學霸入駐‘答疑專區’,在線分享自己學習該門課程的經驗和方法,形成學生互幫互學的‘朋友圈’。項目實施以來,師生在線互動帖達3萬余篇。”劉余勤補充道。 在課程、教務管理方面,把網絡技術與課堂管理相結合,開發“秋波”教學交互系統,覆蓋各個教學環節,集簽到、搶答、測試等功能為一體,通過該軟件的課堂管理功能,提升了課堂的趣味性和智能化,方便老師調控課堂教學節奏和進度,提升第一課堂的授課效果。同時,將教務融入“大數據”,實現第一課堂教學全過程跟蹤,打造了大數據教務管理后臺,教務部門可以查看全校課程的出勤統計、課程統計、教師評價、課堂交互等情況的日常數據并進行記錄和后臺統計。 “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在學校多個學院、數十名教師、1萬余名學生中得到推廣,先后在建設以“易課堂”為特色的網絡課程集群、探索網絡教學方式轉變、構建學生基于易班的主動學習模式以及提升教務教學管理信息化水平等多方面做了積極探索,形成了可供復制和推廣的網絡教學實踐經驗。 “互聯網+易班”重塑教育教學環境 “智慧課堂”促進了教育管理制度的革新,完善了教育教學過程性、及時性的管理功能。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階段提供不同交互策略,讓教師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變為導學者、助學者、促學者、評學者,變傳統的指令性教學為教學互動,實現了課堂全過程的有效交互。豐富的易班教學資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高效能提供了實現條件,易課堂交流專區成為課前、課后師生、生生互動的重要網絡空間;“秋波”系統通過即時簽到、提問、搶答等功能切實提升了課堂的互動性,使得上課“低頭族” 現象得到明顯改善;答疑專區為課后師生深度交流提供空間,為思政課“翻轉課堂”的實現提供了可能。 為方便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以及教師課堂教學的輔助教學,“智慧課堂”致力打造網絡教學資源庫,共建設易課堂179門,公共基礎課全面覆蓋,上傳課程資料3萬余份;圍繞課程知識重點、難點,建設微課27門,200余個課程視頻片段;建設題庫78門,上傳往年試題等資料3100余份;建設學習資料共享專區,學生自主上傳學習筆記、復習資料6000余份。截至目前,教學資源庫累計瀏覽量超過40萬次,下載量近20萬次。通過多種形式網絡資源的優化設計和各種教學策略的使用創設豐富的學習情境,促進學生的知識建構,實現深度學習。 “智慧課堂”營造了崇尚學術、積極向上的學習文化氛圍,學風得到明顯改善。對于學生而言,極大滿足其學習個性化需求,同時作為資源供給者、分享者,參與建設,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因此,課堂的建設一方面是對教育教學模式的探索創新,另一面也是對教育教學環境的重塑?!耙獙W習,上易班”,在易班上查找課堂筆記、下載課件、在線找教師答疑、搜索優秀學長的“成長歷程”,已成為東華大學學生的網絡行為習慣之一。自提供“易打印”免費打印學習資料服務2年來,打印量超過26萬頁,通過“學習超市”網薪交易學習資料,下載量達2.1萬余次,累計交易量80余萬易班網薪。劉余勤表示,截至目前,開設易課堂的課程中66.7%不及格率有顯著下降,30.95%平均分有所提高。全校選課人數超過1000人的11門校級公共課,不及格率連續2學年下降。 “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切合“互聯網+”時代學生的觸網特點、成長需求和發展規律,通過聚集教育教學資源、創新第一課堂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等舉措對全校的易班網絡教育教學進行了重構和創新。在此基礎上對學生因勢利導,順應了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要求,也有向其他高校推廣的意義。劉余勤表示,近年來,有廈門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暨南大學、新疆石河子大學、西藏大學等全國各地400余所高校代表,以及廣東省教育廳、四川省教育廳、新疆自治區教育廳、廣西自治區教育廳、山西省教育廳、海南省教育廳、江蘇省教育廳領導前來東華大學進行參觀調研、交流學習。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