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三屆二次理事會上,一批為基金會捐贈的單位獲得表彰,在捐贈名單中,大多是業內知名的大企業和機構,而一家叫做“子目相服飾科技有限公司”的小企業引起人們的關注,這家名副其實的小微創業企業,三年來采取“月月捐”的方式,截止到今年3月份,已累計向基金會捐贈了6.6萬元。這樣的捐贈模式,開創了小企業為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小額持續捐贈的先河。對此,該公司總經理孔慶強在接受《紡織服裝周刊》采訪時表示:“捐贈金額無論多少,重要的是要有這份持續的公益心,希望能有更多的小企業參與進來”。
子目相服飾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孔慶強
做品牌,結緣慈善
專業學印染的孔慶強于1998年從東華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廣東從事面料印染工作。在紡織中間環節印染這個領域做久了,他發現一個問題,做面料的人接觸不到服裝設計師和品牌,不了解服裝的表達,生產出的產品往往不能滿足設計師的需求;而服裝設計師也不了解面料的生產和工藝,在面料選擇搭配上也存在誤區。如何能把上下游打通?孔慶強是學印染出身,又對上游服裝設計和品牌有著濃厚的興趣,他覺得應該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服裝品牌,經過多年的積淀,三年前,他終于創立了屬于自己的服飾品牌“子目相”。
初識這個品牌的人都會對“子目相”這個名字充滿好奇,而這背后正是孔慶強做品牌的初心。他解釋說,“子,是古代對圣賢的尊稱,如老子,孔子,孟子,我們雖不能以子相稱,但是不影響我們擁有一顆崇圣慕賢的赤子之心;目,可以理解為眼睛,從哲學觀點來看,它也代表了一種觀察、審視的態度;相,則來自佛語,可以理解為物落入人眼中所呈現美好的樣子。所以,子目相的品牌含義可以理解為‘我眼里的美麗服飾’?!痹诳讘c強眼里,紡織的美好需要好的服裝去表達。
孔慶強的品牌創業得到了周圍朋友們的支持,大他兩屆的師姐,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張翠竹就是其中之一。在溝通中,孔慶強從師姐那里獲得了啟發,做慈善是一個和諧美好的事業,而做品牌同樣也是在做一份美好的事業。他感悟道,做慈善可以改變人的意識,會讓人更有責任感,同時更加肯定自我,這種意識可以激勵我們勇敢地走向成功。因此,做慈善不應該是功成名就后的事,而是應該在做慈善的過程中實現品牌的價值。
正是靠這樣的想法,孔慶強把品牌成立后的首次新品發布會,命名為“新款服飾慈善發布會”。發布會的成功讓孔慶強堅定了在“在做慈善的過程中實現品牌的價值”的信心。
做慈善,促進品牌
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是紡織行業的慈善組織,每年將募集資金用于獎勵紡織服裝行業內的科技教育成果。雖然子目相品牌剛剛起步,但孔慶強也想為這項事業做點力所能及的貢獻?;饡木栀浧髽I都是業內知名的大企業,捐贈額也都是上百萬元起步,如何實現自己的愿望呢?孔慶強又與張翠竹溝通,最終確定,子目相品牌在未來的發展中,每月從銷售額中拿出一定比例,向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持續捐贈,與此同時,子目相平臺上每多一人關注,品牌便會再向基金會捐助一元。
三年來,孔慶強堅守自己的承諾,根據銷售業績不斷地向基金會捐贈,雖然金額不大,但對于初創的品牌企業實在難能可貴。
孔慶強認為,企業無論大小,在目前經濟形勢下,企業流動資金都有限,一次性拿出大量現金很困難。這種小額持續捐贈模式方便靈活,持久性強,對企業資金壓力也不大,特別適合廣大中小企業做慈善。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企業參與,讓這份公益心傳播的更廣泛。
在孔慶強看來,子目相是基金會的捐贈者,同時也是受益者。一個初創的小品牌受到行業基金會的表彰,這對子目相來說也是莫大的榮譽。到北京開會的同時,孔慶強還受基金會的邀請,觀摩了中國國際時裝周(2019/2020秋冬系列)發布會,還參加了2019中國服裝論壇,這對子目相未來的品牌運作頗具價值,媒體的采訪也讓子目相知名度獲得提高。
對子目相的捐贈模式,張翠竹表示,小額持續捐贈模式在國際上已經廣為流行,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正在探索推廣這種捐贈方式,這也正適合當下的本土紡織服裝企業。此外,企業參與公益性捐贈的同時可享受稅前扣除的政策優惠,基金會也將對捐贈者在企業宣傳,技術推廣,品牌服務等方面提供支持。
實際上,在堅持做慈善的過程中,子目相品牌也在不斷成長。在孔慶強眼里,子目相不是傳統意義的服裝品牌,而是一個連接服裝和印染的實驗室、服務設計師的平臺,探究如何把新工藝、新技術與服裝更好地融合。
孔慶強舉例說,牛仔服裝經久不衰,牛仔的創新也層出不窮,但傳統工藝下,印染生產環節工人勞動強度大,污染嚴重。子目相最新開發了采用數碼印花+水洗的新工藝,既達到了牛仔布仿舊效果,增加了色彩,又降低了污染,這項技術已經在申請專利。
在設計方面,子目相依托東華大學等紡織服裝高校共同設計開發;在生產方面,子目相依托在廣東中山的生產基地進行產業化生產;在銷售方面,子目相通過線下線上進行推廣銷售,在廣東建立了社區連鎖體驗店,在上海進入了品牌集成店,目前生產銷售正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