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聯合吉林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吉林化纖杯”碳纖維復合材料設計與應用創新創業大賽決賽、2019年大絲束碳纖維復合材料設計與應用創新發展論壇在吉林舉行。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陳新偉,吉林市政府副秘書長李鐵,吉林市科學技術局局長王德林、副局長宋家升,吉林市工信局副局長田繼春,吉林化纖集團奇峰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楊雪峰,北京化工大學教授徐樑華等領導嘉賓,吉林市科技局、工信局、經開區的有關領導,國內碳纖維生產及應用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有關人員,以及25支決賽團隊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
決賽現場。
決賽現場,25支參賽團隊以抽簽方式決定演講順序,通過現場演講與答辯的形式作品設計演示,大賽評審專家委員會委員進行現場評審和問詢。決賽結束后,大賽組委會根據參賽作品的成果水平、完成質量、答辯情況、專家評分情況進行了綜合評議。
榮耀時刻,“吉林化纖杯”決賽頒獎
當日下午,2019年大絲束碳纖維復合材料設計與應用創新發展論壇舉辦。論壇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呂佳濱主持。
論壇上,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呂佳濱宣讀了獲獎名單。吉林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的項目“碳纖維復合材料-鋁合金組裝式車輪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吉林國興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的項目“特種作業用耐高溫PAN基預氧絲防火手套”榮獲一等獎,獎金20000元。此外,本次大賽還評選出二等獎6名,獎金10000元;三等獎11名,獎金5000元;優秀獎6名,獎金3000元。(后附獲獎名單)
一等獎頒獎。
二等獎頒獎。
三等獎頒獎。
優秀獎頒獎。
高端致辭,前瞻行業發展新動向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陳新偉在采訪中表示,此次大賽的開展對提高國內碳纖維及復合材料設計研發水平,加快國產碳纖維規模化應用,推動我國碳纖維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拓展了碳纖維設計思路,激發創造力,不同單位的參賽隊伍能夠圍繞碳纖維材料設計充分交流,進而提升基于碳纖維特性的設計能力;二是培養選拔出一批優秀的設計人才,活動對于學校、企業中的設計人員來說是一個展示其創新才能和設計實力的舞臺,這個平臺能夠加深他們對碳纖維材料的認識,強化基于碳纖維材料技術進行產品設計創新的思想;三是大賽作品對碳纖維應用創新具有示范性作用,大賽給出了競賽主題、評選要求和評選標準等,就是要挖掘出好的碳纖維設計創意轉換成可以量產應用的方案,這將會形成碳纖維應用的示范性作用,對將來規模化應用國產碳纖維有著重要的意義。
吉林市科技局副局長宋家升在采訪中表示,此次大賽是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和吉林化纖集團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第二次大賽,經過一年的總結和設計,本次大賽項目設計的征集方向有所拓展,從單一的高校設計征集轉向從高校、科研單位、相關企業同時征集。從項目初審來看,參賽項目質量有所提高,個別項目與生產實際、市場應用結合程度非常高,尤其是進入決賽的25個項目,專家均給出了高評價,這一定程度上也證明了項目團隊確確實實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研究和探討,也達到了大賽在碳纖維復合材料加工探索的目的,達到了大賽在引導和支持碳纖維研發、生產單位的研究和應用的作用。
吉林化纖集團奇峰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楊雪峰在發言中表示,此次大賽旨在促進在校大學生、科研人員、技術人員對于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理解認識,激發其創新意識,提高研究和動手能力,進一步推進我國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發展。大賽的舉辦是碳纖維產業從創意到真正產業化的創新,是產業發展一個很好的起點和方式。今天獲獎的項目,吉林化纖將認真跟蹤,聯合下游企業盡快將成果進行落地轉化,也希望參賽團隊能到吉林化纖進一步了解碳纖維的性能,助力企業在做原絲、碳絲的過程中繼續提升產品性能,達到下游應用創新和上游產品創新的完美結合。
專家報告,解析產業發展新局勢
在論壇的專家報告環節,北京化工大學教授徐樑華、蘇州華特碳纖維有限公司總經理熊飛、江蘇澳盛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嚴兵、北航高性能碳纖維檢測評價中心教授孫志杰、吉林碳谷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經理張海鷗5位行業專家帶來了專題報告。
徐樑華作了題為《“十四五”碳纖維技術發展展望》的報告,總結了國產碳纖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未來發展重點方向。他強調,國產碳纖維“十四五”期間要重點考慮:一是要對標式發展,實現進口替代;二是要加強創新研發,滿足應用需求;三是要提升纖維中間制品的設計制造能力和水平,培育發展高端復合材料應用市場。
熊飛作了題為《碳纖維在汽車上的應用和未來》的報告,分析了碳纖維在汽車應用的現狀,特別指出目前設計與制造脫節是制約碳纖維材料在汽車領域應用的重要原因,他詳細介紹了碳纖維復合材料在汽車上的應用實踐,并探討了如何驅動碳纖維復合材料在汽車領域的應用。
嚴兵作了題為《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爆發前夜的思考》的報告,介紹了碳纖維優異性能,詳細分析了碳纖維及復合材料在風電、汽車、建筑增強、體育器材、航天航空、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應用潛力,探討了如何破解碳纖維發展之“局”,提出發展碳纖維產業,一定要注重研發創新能力、人才隊伍建設和產業鏈培育等。
孫志杰作了題為《高性能碳纖維檢測評價中心與國產纖維情況進展》的報告,介紹了北航高性能碳纖維檢測評價中心的概況、檢測范圍和國產碳纖維檢測進展。他表示,目前碳纖維的力學性能已基本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性能級別,但應用仍存在一定問題。他建議一是針對航空和核的要求,應嚴格控制碳纖維性能的批次內穩定性、批次間穩定性和長程穩定性;二是對于超強碳纖維的研發,應以復合材料使用性能和裝備應用的結構效率為牽引,提高復合材料的綜合性能;三是科學改進碳纖維的應用工藝性和耐環境性能,有效提高碳纖維向復合材料的性能轉化率。
張海鷗作了題為《PAN基大絲束原絲及碳纖維產業化技術與應用》的報告,分析了全球及國內碳纖維需求趨勢,詳細介紹了碳谷碳纖維公司概況、大絲束原絲及碳纖維技術、取得的創新成果。他指出,濕法紡絲是實現大絲束碳纖維高品質的有效途徑之一,優化濕法紡絲技術關鍵在于:一是選擇好二單、三單,解決氧化、碳化速度快慢的問題;二是重點提高聚合物、紡絲液潔凈度;三是減少原絲缺陷,克服無機/有機雜質對碳化影響。
第二屆中國“吉林化纖杯”碳纖維復合材料設計與應用創新創業大賽決賽獲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