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纖維如何改變世界 | 以大數據、智能制造賦能纖維新材料發展 |
本刊記者-郭春花 許依莉 看纖維如何改變世界
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聯盟研究方向系列報道之四
編者按: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先進功能纖維已成為全球發展重點。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是于2019年6月25日正式獲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文批復組建的全國第13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創新中心自成立起,就制定了引領行業在纖維新材料、高技術紡織品、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領域,打造纖維行業關鍵核心技術的“發源地”、科技創新資源的“集聚地”、科研成果轉化的“助推器”的目標。
在此,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攜手《紡織服裝周刊》共同推出“看纖維如何改變世界——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聯盟研究方向系列報道”,通過介紹創新中心股東單位和聯盟企業的創新研發成果,展現先進功能纖維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方向。
紡織行業作為我國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處于向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時期。先進纖維材料承載著紡織工業乃至國防、交通、環保、健康等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主任王玉萍曾指出,纖維新材料的未來要重點關注“綠色”“智能”“生態鏈”等趨勢。其中,智能方面,除研發智能變色、柔性智能傳感、高效智能變形、能量轉換與儲存等領域的產品外,還要充分利用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技術賦能纖維新材料行業。
面對紡織智能檢測技術與系統的迫切需求,智能紡織裝備相關基礎理論研究和跨領域交叉研究能力亟待提升的問題,創新中心一方面聯合各方構建可信的數字化平臺,為品牌提供價值增益,另一方面,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引領聯盟企業加強自動化、數字化和網絡化制造,為促進行業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以區塊鏈技術助推綠色纖維發展
當前,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全人類的共識,中國紡織化纖的綠色發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也稱為循環再生纖維)作為行業推進資源節約利用的代表,已逐漸在面料、品牌和消費者中獲得普遍接受和認可。但在目前的循環再利用纖維市場中,追溯鏈不完整、不規范,監管標準、測試方法、次品換算標準不統一等問題頻頻出現。企業需通過更清晰的路徑和更有效的鑒別手段和平臺,助力行業可持續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創新中心發起成立綠色纖維制品可信平臺(簡稱:STCP),這是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大數據及纖維智能制造工程實驗室能力建設內容之一。該平臺通過運用國家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技術、區塊鏈技術、供應鏈追溯系統等信息化手段,為工廠和產業提供輕量應用及賦能,推動從瓶片回收到下游的服裝織造、從纖維到終端產品的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升級和在線交易,實現生產數據、倉儲數據、物流數據、交易數據的可信上鏈。利用數字化可信制造推進再生纖維制造標準體系和循環再生可追溯平臺的建立,保證其數據透明可信,維護綠色纖維、紡織品的市場秩序。旨在積極響應國家、行業綠色發展的政策方針,從纖維產業的角度為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產業力量。
2021年以來,創新中心在推進STCP建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對STCP、瓶片APP進行了詳細設計。8月,創新中心正式獲批承建了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主體單位(前綴:88.224);10月19日,在第27屆中國國際化纖會議(泗陽2021)上,綠色纖維制品可信平臺發布會啟動儀式舉行;2022年1月17日,綠色纖維制品可信平臺線上發布會舉行,為了更廣泛地推廣該平臺,2022年4月,還將在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上舉行線下發布會。
據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平臺運營負責人曹秀雨介紹,STCP通過對瓶片廠、切片廠、紗線廠、面料廠、成衣及品牌商提供輕量應用,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和在線交易的同時,實現生產數據、倉儲數據、物流數據、交易數據的可信上鏈。最終實現從采購、原料入出、生產消耗、絲餅、箱、成品入出、發票、綠色認證的數據透明上鏈。通過平臺的數字化應用,進行數字化可信升級,按平臺的標準進行生產、出入庫、物流等操作,向平臺授權實時、可信、有效的數據。
目前,平臺正在進行第一階段實廠內測,完成基礎數據的搭建,打造從廢料回收,到面料的完整可信鏈路,通過打造可信標桿,基于可信質量的統一要求,建設再生化纖數字化品牌,建設數字化可信標準,實現生產、流通和交易的標準接入,搭建行業平臺架構,上架數字化可信服務。
2022-2023年,平臺將進行外部拓展與內涵延伸,持續完善平臺功能,擴展平臺服務內容,通過數字化可信改造逐步深入,通過頂層設計,完善數字化可信解決方案,實現從產業鏈的數據可信接入。2024年,平臺將賦能整個產業鏈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擴展平臺價值,創造效益,并且參與定制行業規則,打造出中國自己透明、可追溯、可信賴的認證平臺,維護綠色纖維、紡織品市場秩序,最終將平臺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認證平臺。
王玉萍表示,綠色纖維制品可信平臺的建設在工信部消費品司、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等指導和支持下,一是通過利用區塊鏈技術手段,搭建一個從瓶片回收到下游的服裝織造,從纖維到終端產品的透明可信的循環再生可追溯平臺,帶動上下游企業的發展;二是通過平臺的建設和運營,解決市場存在的不規范問題,建立行業一個健康良好的市場秩序,三是引領了行業數字化轉型,提高合規性、安全性、安保性和降低交易成本,為化纖及相關上下游產業鏈提供了諸多潛在利益。
聯盟企業為行業樹立標桿
2021年以來,除了創新中心積極推進STCP等相關平臺建設外,創新中心聯盟企業在智能制造方面也是碩果累累。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的《第二批“5G+工業互聯網”十個典型應用場景和五個重點行業實踐的通知》中,新鳳鳴集團的智能制造行業實踐成為行業標桿。新鳳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移動合作,搭建化纖產業5G+工業互聯網平臺“鳳平臺”,實現了企業協同合作場景的應用。平臺集“主數據、實時數據、企業資源計劃(ERP)、MES、WMS、大數據及商務智能、應用程序(APP)和標識解析”于一體,實現內外部互通互聯。通過鳳平臺整合從市場、銷售到生產物流全環節等資源,構建靈活組織能力,實現產品配送、自提一體化管理,采、產、銷一體化分析和內外貿物流一體化運營,實時掌握化纖生產訂單及質量數據。利用5G技術和5G工業模組、工業網關、工業PLC等5G終端,貫穿化纖產業上下游,對生產環節關鍵設備實現實時監控。化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可通過平臺實現資源數據共享,高效支撐企業科學運營,促進產業互惠互利。
盛虹集團開發的“虹云”智慧管理平臺則成功入選2021GIIC全球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十大推廣案例?!昂缭啤敝腔酃芾砥脚_是盛虹數字化轉型的創新成果,平臺利用5G、分布式、虛擬化、容器化等新技術,構建了“穩態”生產經營、“敏態”服務的多場景智能應用APP群,輻射8類共20余種云化軟件,包括工業互聯網平臺、安全生產管理平臺、智能物流管理平臺等,眾多平臺構筑了盛虹全產業鏈數字化協同發展大平臺?!昂缭啤逼脚_通過深化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和深度融合,使新產品研發周期從現有100天縮短到50天,能源利用率提升20%。
數字化建設是制造業轉型的關鍵環節,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創新中心積極貫徹國家“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戰略,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釋放數字技術強大賦能作用,為將中心打造纖維行業關鍵核心技術的“發源地”、科技創新資源的“集聚地”、科研成果轉化的“助推器”而持續努力。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