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服裝學院大型原創音樂舞臺劇《服裝賦》第二次公演驚艷綻放 |
由江西服裝學院師生自編、自導、自演的大型原創音樂舞臺劇《服裝賦》在霓裳宮首演火爆,云直播間有來自全國各地無數的觀眾在線觀看了直播,首演后續視頻點擊量持續上升,得到了高度的評價。經過60多天的精心打磨籌備,百名演員完美回歸,第二次公演震撼上場。 《服裝賦》在保留原有演出樣式及服裝特色基礎之上,優化了節目的表現形式,合理運用新增舞美及舞臺空間,提煉出了服飾呈現的精髓,讓整場演出更生動、更精致、更細膩,配合優美的舞姿、夢幻的燈光,詩一樣的場景,震撼的音效,達到了無與倫比的演出效果。
現場燈光與音樂交相輝映,此起彼伏,五彩繽紛的服飾靈動飛揚,美輪美奐。鳳冠霞帔的大家閨秀,端莊優雅,盡顯雍容華貴;旗袍姑娘們,婀娜的身姿,奔放嫵媚,韻味十足;身著薄紗的舞者猶如輕盈的精靈,翩翩起舞,輕柔曼妙,亦真亦幻,讓人身臨其境,引人無限遐想。舞臺上的每一位演員都飽含著對中華服飾文化炙熱的情懷,他們全力的表達著自己對服飾藝術的完美詮釋,呈現給所有觀眾的則是觸動心靈的震撼。中華服飾文化源遠流長,《服裝賦》音樂舞臺劇完美呈現了中華服飾的魅力,傳承和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認識并記住了我們的服飾文化之根。
01.《千年之約》
敦煌地處絲綢之路咽喉要地,由于它豐富的敦煌藝術和石窟藝術,被稱為絲綢之路上的明珠。
02.《禮運大同》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整理文化典籍,制定禮樂典章,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鬃又匾暥Y儀,講求規范搭配服飾,不可違規,《論語》: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不同顏色的衣服要與不同質量的裘皮搭配。目睹當時禮崩樂壞,民不聊生的情景,孔子窮盡一生,致力于實現禮樂仁和,天下大同的理想。
03.《采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采薇》的這句詩,被稱為《詩三百》中最佳詩句之一。這首描寫戍卒出征歸還的詩,是歷來為人稱頌的名篇。
04.《霓裳羽衣舞》
由隋入唐,中國服裝發展到全盛時期,政治穩定,經濟發達,生產和紡織技術的進步,對外交往的頻繁等促使服飾空前繁榮,服裝款式、色彩、紋樣等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嶄新局面,尤其是女子服飾,可謂服裝中最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豐美華麗,妝飾之奇異紛繁,令人目不暇接。
05.《重回漢唐》
在中國封建社會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國家統一、文化昌明、武功強盛、國威遠播,是漢唐兩朝的共同特點。漢朝和唐朝在中國社會發展和中華民族形成的歷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華夏族由漢朝起逐漸被稱為漢族,所說的語言逐漸被稱為漢語,所寫的文字逐漸被稱為漢字,所穿的服飾逐漸被稱為漢服……
06.《秋月夜吟》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開國皇帝趙匡胤為了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再次發生,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針,并使用“偃武修文”的基本國策,使“程朱理學”的“言理而不言情”成為當時的主流思想。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整個社會輿論主張服飾應當崇尚簡樸,不宜奢侈華麗。因此,宋代服裝具有質樸、理性、高雅、清淡之美。
07.《水墨丹青》
“一領一衩一窈窕,一情一韻一美人”——被稱為中國女性“國服”的旗袍,透過凹凸有致的身形,完美流動的線條,成全了無數女人的萬般婀娜與風情。旗袍形成于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后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雖建國后漸遭冷落,但于80年代起逐漸在大陸地區復興,并遍及世界各大時尚之都。
08.《盛世服飾匯》
華夏文明,歷史悠久。衣冠王國精美絢麗的服飾,濫觴于兩萬年前的周口磨骨縫毛,到黃帝育蠶制衣,垂衣裳而天下治;再到殷商提花織絲,春秋秦漢重冠冕而等級施;進而到唐宋的華麗與素雅,元明的民族融合與冠冕復興。一路的推進演變,鑄就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服飾文明。今天,56個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絢爛的民族服飾與華夏傳統服飾,將共同上演盛世服飾匯。
秀美華夏,錦衣華裳。中華服飾,源遠流長!
江服人不忘始祖,堅持工匠精神,努力傳承中華服飾文明,復興我華夏“衣冠上國”!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