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消費 服裝大咖分享干貨 |
當“直面消費的品牌產品”成為行業內的最熱話題,新秩序正在醞釀,新變革正在發生,急需貼近市場的中國服裝品牌在此發聲。3月29~30日,短短的兩天時間,會場座無虛席,一場場智慧與觀點的交鋒見證了如意·2015中國服裝論壇在“新常態”下集聚行業思維、引領創新風暴的使命。 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業界精英們的經驗分享與觀點發聲在轉型升級的“新風口”下顯得尤為珍貴,品牌、模式、商業三個層面的“干貨”分享引發行業頭腦風暴,交織行業人的飛揚夢想。 當“直面消費的品牌產品”成為行業內的最熱話題,新秩序正在醞釀,新變革正在發生,急需貼近市場的中國服裝品牌在此發聲。3月29~30日,短短的兩天時間,會場座無虛席,一場場智慧與觀點的交鋒見證了如意·2015中國服裝論壇在“新常態”下集聚行業思維、引領創新風暴的使命。 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業界精英們的經驗分享與觀點發聲在轉型升級的“新風口”下顯得尤為珍貴,品牌、模式、商業三個層面的“干貨”分享引發行業頭腦風暴,交織行業人的飛揚夢想。
北京白領時裝有限公司董事長 苗鴻冰 細節和設計是品牌的靈魂 服裝企業無外乎做了三件事情,一是提供無法模仿超越的產品,二是技術,三是服務。但現在我們還要做第四件事,讓細節和設計成為品牌的靈魂。如果我們不把任何一個角落打開,讓客戶、朋友、同行去看的話,這個品牌是沒有力量的。 新常態下,我希望白領能為顧客帶來與眾不同的感覺。經過這么多年的思考和沉淀,你會看到白領和行業的新變化,我也相信這是新常態給了我們一個調整的機會。未來是什么?我們不僅要做一家時裝店,還要把它做成充滿創意和夢想的地方,不是為了填滿衣櫥,而是發現未知的自己,這就是我對未來的理解。 大連思凡服飾有限公司總裁 周嚴 讓消費者在服裝中尋找自我 跨界的本質應該是讓消費者真正感受到品牌和跨界元素之間生命的契合點是什么,這樣才能實現與消費者的溝通,同時也讓消費者真正在服裝里找到精準的自我。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運用互聯網技術,如何能把有共同精神信仰、文化訴求和審美情趣的人匯聚在一起,形成更好的分享?思凡也一直在思考更好的品牌傳播路徑。一個品牌的發展的邏輯就是因果關系,只有種大因,才能得大果。當然,因越大,因和果之間的時間距離就越長。 北京愛慕內衣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榮明 創造美與文化的平臺 我希望和大家分享六個字:創造,分享,感恩。關于創造,愛慕這些年創造了美的產品與品牌,創造美與文化的平臺,我們創造技術,我們現在擁有中國最全面的人體數據、體型數據庫。關于分享,我們要履行企業責任。關于感恩,這是愛慕核心價值觀的關鍵,沒有感恩,不懂回報,就不可能再創造。 我認為,企業家一定要踏踏實實做自己分內的事情,不要做與品牌長遠發展不符的事,當然我不反對大家上市,這是兩個概念。就像GDP,再如何有爭議,也是反映這個國家基本情況的相對一個科學的指標。對于愛慕而言,我們追求的是品牌的長久和企業的永續發展。 世界服裝設計大師 山本耀司 用指尖編織服裝文化 我想中國有三點力量,一是生產力量,二是銷售力量,唯一缺乏的一兩個能夠脫穎而出的人,我們要做的是把他推向世界舞臺。服裝是最后一個手工產業,一定要用我們的指尖去編織文化,如果沒有文化,服裝是散發不出韻味的,這是全世界買手的共同想法。 你們的生活會影響你的服裝設計,所有設計都是生活的體現,你所設計出來的衣服絕不會撒謊,因為這是你生活的寫照。我想,服裝就是一個考驗手和個人生活的工作,這些全部都會表達得一覽無余??傆腥藛栁?,在過去所做的服裝設計中最中意的是什么?我的回答一定是下一次才是我最中意的,我永遠不會回顧過去。設計師不能永遠去沿襲過去的成功,要做的是不停地否定自己,不斷地向前。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 潘建成 轉變結構制度與技術創新 中國老百姓的消費觀意愿超過了儲蓄意愿,尤其是消費結構升級,典型標志就是服務型消費的比重上升。但企業家對于2015年的判斷不樂觀,原因是目前處在去庫存階段,甚至是加速去庫存階段。 過去30多年里,中國經濟增長的特點是什么?第一是平均速度很高,第二是大起大落。我們要改變這樣的狀態,首先我們要認識,中國經濟增長并不慢。我們整天去救火,火永遠是救不完的,寧可讓小火燒一燒,忍住陣痛,把防火墻建起來,就不會造成大火蔓延。中國經濟是一個馬拉松,過去這么多年,其實我們是在用百米沖刺的速度跑馬拉松,我們要用馬拉松的跑步方式替代過去的百米沖刺,靠的是結構制度和技術。 上海之禾時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葉壽增 制造呼喚可持續發展 制造一直是之禾產業的基石,我們還在計劃擴大自有制造。為什么我們說制造是未來品牌絕對的競爭力?因為它是可持續發展的,不可持續的制造現在正在消亡。對于人口十幾億的中國來說,每一個人都要穿衣服,可持續的制造是服裝從業者必須要面對的。大家都知道“笑臉經濟”,如果底端的制造從業者笑不起來的話,“笑臉經濟”是沒有基礎的。 對于渠道,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我們不會因為受到某個渠道的阻礙而中斷與顧客的溝通,所以渠道一定是多樣化的。之禾在百貨公司和購物中心都有之禾男裝、女裝,我們做的是立體化布局。 著名時裝設計師、英國針織時裝品牌Artwork締造者 Patrick Gottelier 耐久性服裝創造高價值 如果服裝變得越來越貴,我們可以從中獲得更多價值,但如果能讓服裝更耐久,服裝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資源正在快速耗竭中,我們必須想一想未來的時尚是什么?時尚即將迎來一次巨大變革,所以,你必須建立一個新的模式。 耐久性的時尚的確存在,但這個模式并不代表過度生產,而是高質量的生產以及它能帶來的價值。中國的時裝行業若要突破,中國設計師的地位和責任也必須改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知道材料和制造的情況,他們越來越關注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 馮氏(利豐)集團華南首席代表兼總經理 林至穎 建立供應商體系生態圈 伴隨著工業發展從1.0到4.0,服裝產品也經過了不同階段,從計劃導向型,到后來自己生產、代工,做品牌就是3.0。我們現在還沒到4.0,我希望我們的供應鏈有這樣的轉變:從很多不同的服務變成很多服務品牌或是零售商。做供應鏈管理要有外包概念,每一個企業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如果是薄弱的地方,就不要自己做。 今天我們所做的品牌、采購、物流都要考慮全渠道時代,這不是O2O,而是O+O。品牌要怎么做,你的核心是什么?如何憑借互聯的方法與客戶溝通,另外還有庫存、店鋪管理也要考慮到供應鏈里面。我們特別需要幫助很多的供應商體系來構建一個共同健康的生態圈,包括工廠的提升、生產上的管理,還有融資方面。
深圳歌力思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夏國新 未來空間即為滿足需求 中國服裝業經歷了最初的快速成長后,我們感到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我們需要更好的設計,更好的質量,精心陳列的店鋪,與眾不同的服務。中國的服裝業真的這么難做嗎?其實,中國的服裝業一直處于高速發展,但是,行業粗放的發展將讓位于精細化管理,在這個行業中,一些企業在不斷下滑的同時,另外一些企業在開疆拓土。 一方面,企業有大量庫存,似乎我們的顧客已經全部滿足了,但是,又有很多人買不到自己想要的衣服,這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滿足顧客都沒有想到的需求就是中國服裝企業的未來空間。20年的中國服裝品牌還很年輕,中國服裝業在迅速發展,未來的空間也大有可為。 全球買手集合店鼻祖American Rag Cie創始人 Mark Werts 多品牌零售是社會的縮影 在過去的30年里,中國有很多如LV等奢侈品品牌在內的單品牌銷售,而現在我們開始向多品牌銷售轉變,這將會改變整個零售世界,因為多品牌零售時尚是社會的縮影。我們思考不同產品的多樣性是大勢所趨,我們確實能夠看到更多的多品牌零售店在中國出現,這種模式在中國有非常大的優勢。 在零售中,品牌是最重要的資產,對于零售來講,只有在呈現很多細節的時候才是好的零售。在這個行業里,不斷地發生變化,店鋪需要變化,產品需要變化,業務模式需要變化,變成為了一個標準,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多挑戰和競爭,新的競爭可能來自于移動設備。 廣州市例外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 毛繼鴻 服裝期待與社會互動 我們每個人都在思考,中國零售業和品牌的出路到底是什么?在開店的時候,我希望商場給我們和國際一線品牌同樣的條件,對于“非國民”待遇,我一定要確認知識分子在商業上同樣有力量。而如果只是為了錢包的厚薄而選擇公共空間,我認為也是一種浪費,我更愿意打造出一個真正的公共空間。知識產品是很好的媒介,通過這些媒介與社會互動,分享價值,是我做“方所”的原因。每個人要堅持自己的夢想,這可能就是企業家精神里的偏執,你要相信那就是你要做成的事業,市場的回報是你想象不到的。 依文集團總裁 夏華 下沉到消費者常去的地方 我們現在做商業必須要下沉到大家經常去的地方,現在所有商業空間的設置、設計,包括我們自以為很好的服務流程設計可能都要轉過來,要從需求者本身出發。在當下的時代,大家都必須找到適合的口味,而這種口味和調性從哪里來?大數據幫助我們了解所接觸的階層。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著新的一課,你要真正找到關聯的那個點。今天的線上線下已經不可分離,一個信息的快速傳播遠比我們做很多場活動的價值大,今天我們必須重新調過來,我覺得線下的機會很大,但它已經不是單純的商業模式思考,是一種基于人的生態系統的思考。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