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_胡晶 呂楊 李芳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產業集群和專業市場作為紡織服裝行業中發展歷史長、規模體量大、覆蓋地域最廣的組織形態,在2015紛紛交出令人滿意的年度答卷。
產業集群方面,全國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在平穩發展中不斷尋求突破,集群中的中小型品牌抱團出擊國內外各類博覽會,以集群整體形象打造區域品牌。在轉型升級之路上不斷探索,將智能制造引入整個生產環節,逐漸脫離了勞動密集型的被動比價階段。此外,政府對紡織服裝產業的關注程度和扶持力度也在逐步提高,紡織集群在行業政策和國際形勢的不斷變化中,逐漸適應了經濟新常態下的發展模式,并穩步完成收官,為“十三五”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專業市場2015年更加充滿戲劇色彩。核心城市的產業結構調整帶動了一大批專業市場的外遷,無論是市場外遷,重起爐灶集聚商氣,還是原地改造,升級成高級業態,專業市場在短短一年內迅速完成了轉型并熟悉和適應了自身的新狀態。在傳統市場的轉型升級方面,專業市場也跨出了從“說”到“做”的重要一步。越來越多的市場在電子商務領域不斷突破,在品牌孵化方面加強服務力度,打通銷售渠道。不同地域的市場之間打破地域局限,不斷探索合作、共贏的新模式。
行業尋路各有方
棉紡:穩中求進 打開新局面
棉紡織行業是我國紡織工業中重要的基礎行業,也是產業規模最大的紡織行業。目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與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共同授牌的產業集群試點地區有21個縣(市)、鎮,與棉紡織行業相關的共有25個縣(市)、鎮,在行業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分布于江蘇、浙江、廣東、山東、湖北等省份,以生產紗線、坯布、色織布和牛仔布為主,是紡織工業中的基礎產業。
經歷了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政策實施、內地棉花補貼額度明確、國內棉花銷售模式改變、實施棉花入庫公檢制度以及解決行業內“高征低扣”問題等一系列政策改革和項目運行,紡織行業產業鏈上最重要的棉紡織行業企業看到了希望,棉紡織集群地的發展也找到了方向。
我國絲綢業經歷了幾千年的傳承和發展,已成為世界的生產中心,規??偭空紦澜绲谝?,源遠流長的絲綢文化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產業。2015年,國家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系統工程,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以絲綢為載體,實現共同繁榮。
隨著自身格局的調整,以及世界經濟的影響,絲綢產業的產業結構形成了梯度結構的變化,從沿海到中部、以及中西部地區,如今這一結構變化形成了互補的格局。在這一格局中,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過去的高度計劃經濟,變成以市場為主導的產業;另外,絲綢產業由傳統的原料型為主的產業,變成以終端產品為主的產業。且隨著整個產業不斷發展變化,絲綢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調整,直至產業呈現更加合理的布局。絲綢由過去的以城市為主的生產加工體系,轉變為以集群或單個企業為主體的格局。
麻紡:發揮特色優勢 開拓內需市場
2015年是創新中國麻紡織終端產品、擴大內需市場的提升年。麻紡織行業是中國紡織工業當中重要的基礎行業,雖就產業集群數量而言,麻紡織行業并不占優勢,但可以說,現有的五個麻紡織產業集群都各具特色,且在集群發展過程中,龍頭企業在產品創新、技術研發以及開拓內需等方面均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然而,行業還是存在一定的瓶頸。如用工短缺、資金缺乏以及稅收過高等。近兩年隨著勞動力成本快速增長,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大幅度提高,麻紡織企業面臨著負擔加重的壓力。當然,這也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麻紡織集群繼續以提升內需市場為主,通過組織生產麻紡織時尚綠色環保產品,加大宣傳力度,舉辦展會,促進人們對麻紡織產品的了解,擴大市場占有率,著力擴大做強中國內需市場并著力抓好技術設備改造更新。
近年來,在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發展過程中,產業用集群在國家政策以及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的大力扶持、幫助下,逐漸成為行業發展的新主力。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目前共有12個產業集群,還有1家在申報過程中,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山東、湖北等地,產業主要集中在醫療衛生、土工建筑、環保過濾、絲網織造等領域。
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發展僅30余年,目前行業仍處于快速成長期,市場需求比較多元,各個產業集群的發展情況都比較良好。可以看出,產業用行業在紡織全行業處于優勢地位。我國產業用集群發展各有特色,分工明確。近年來,不論是市場份額還是科技進步等方面,產業用紡織品生產企業都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為國家發展、行業進步等作出了很大貢獻。產業用紡織品產業集群所從事的行業大都與國家的環境保護、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等行業密切相關,國家在這些領域的大規模投資直接刺激了產業集群經濟的快速發展。
家紡:創新+競合 打造家紡新時代
在全國200余個紡織產業集群中,家紡產業集群占據25個席位,分布在江蘇、浙江、山東以及河北等地。在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的引導支持下,家紡集群始終是以市場為導向,與消費者需求緊密結合,在引導消費的同時,加快結構調整,深入踐行轉型升級,各產業集群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優勢,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相互合作,抱團發展,形成了具有影響力的區域品牌。
從觀望到成為電商發展的主力軍,從家紡拓展到大家居,家紡行業不單單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紡織產業,它始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結構調整,在各個領域探索合作機會,成為紡織行業的一個閃光領域。家紡集群還提出了“大家居”的概念,尋求與家具企業、設計師的跨界合作,在智能制造方面也頗有亮點。
服裝:抓住痛點 抓住機遇 共贏未來
我國服裝產業集群發展迅速,已成為內銷和出口兩個市場的重要支撐。目前,我國服裝產業集群試點地區主要集中在江蘇、浙江、廣東、福建、山東、遼寧等地,以圍繞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大經濟圈的沿海傳統服裝大省居多。隨著服裝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態勢明顯,四川、廣西、陜西等地服裝產業集聚步伐加快。
服裝產業集群最大的特色就是政府、協會以及企業建立聯動機制。各服裝產業集群重視打造區域品牌,采取多種措施和政策鼓勵支持企業發展自主品牌。在線上渠道建設上,服裝產業集群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集群地為企業搭建了線上平臺。服裝產業集群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以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上同樣取得了顯著成績。中國服裝產業集群下一步的發展思路為:由要素驅動向創造驅動轉變;由低成本競爭優勢向質量、效益競爭轉變;由生產型制造向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轉變,抓住市場的“痛點”,整合資源,改變方式,抓住機會,提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