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紡圓桌論壇第十二屆年會在京舉行 |
構筑紡織經濟增長新動力 中紡圓桌論壇第十二屆年會在京舉行 本刊記者-徐長杰 劉嘉 董笑妍/文 關云鶴/攝 近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新聞中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承辦,北京時尚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華鼎集團(鼎緣)杭州紡織品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以“構筑紡織經濟增長新動力”為主題的中紡圓桌論壇第十二屆年會暨“沭陽杯”第五屆全國紡織行業新聞獎表彰活動在北京首都大酒店舉行。 中國經濟經過近30多年的高速發展到現在,所面對的不是速度問題也不是數量問題,而是轉型升級、質量效益提升、健康安全,是可持續發展問題。當下,中國經濟已走到一個新階段,我們要用質量去換數量,用效益換速度,而紡織產業在這種新常態經濟下,也亟需重新構筑產業經濟增長新動力。 本屆年會就是以“構筑紡織經濟增長新動力”為主題,在解讀當前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基礎上,圍繞2017年紡織行業經濟運行走勢、穩定外貿增長新動力、完善供應鏈發展新動力、增強企業創新力等領域展開分享和討論。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 高勇: 培育消費升級新潛力,完善供應鏈新動力 中紡圓桌論壇已經走過了12年,今年的主題是“構筑紡織經濟增長新動力”,這個主題一是著眼于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信號,堅持穩中求進的經濟工作總基調。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提振實體經濟,提高創新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二是剛剛經歷了“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即2016年,行業經濟運行基本平穩,但是受外部環境不利因素的影響和內部結構性矛盾困擾,下行壓力依然很大,尤其是外貿出口,內銷、零售和固定資產投資形勢比較低迷,迫切需要經過行業上下的努力解決存量中的矛盾與問題,挖掘新的發展空間和潛力,進一步加快行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力爭在2017年扭轉行業增長趨緩態勢,增進行業健康發展。 本屆中紡行業年會緊緊扣住這一主題,盤點2016年行業運行結果,分析2017年紡織經濟增長走勢,圍繞外貿增長新動力,培育消費升級新潛力,完善供應鏈新動力,提升企業創新力等領域展開深入研討。 本屆年會的具體議程和嘉賓都很有分量。姚景源是中紡圓桌論壇的老朋友,作為著名的經濟學家,他每次都能以生動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解讀當前經濟形勢及中央工作會議的要點,對我們把握好大的宏觀經濟環境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具有很好的意見。中國經濟景氣郟策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具有很高的行業知名度,每次觀點鮮明見解獨到,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此外,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主任王峰、中紡聯研究機構的領導,以及來自產業集群和企業的代表同我們一起研究行業經濟增長新動力,為行業新的一年穩中有進探索路徑和動力。 本次年會內容十分豐富,探討的均是行業上下關心的話題,希望能從嘉賓的報告和交流中獲得啟迪。在這里特別感謝到場的嘉賓,同時還要感謝北京時尚控股集團一直以來對圓桌論壇給予的支持,也感謝浙江華鼎集團為論壇付出的努力。 北京時尚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吳立: 發展時尚經濟結構,推動我國紡織服裝產業升級 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背景下,北京時尚控股加快轉型升級,謀劃布局推進首都時尚產業發展,開創了改革創新的新局面。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是依據紡織服裝向時尚服務演進規律經驗。目前北京時尚控股已經既沒有紡、也沒有織,為了落實非首都核心功能,綜合考慮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定位,確立未來要打造時尚產業集團這一戰略目標,經報請北京市政府同意,2016年6月6日將原來的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更名為北京時尚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邁出了轉型時尚的第一步,成為北京國企改革新的亮點。 第二,結合公司發展實際和“十三五”規劃目標,大力培育品牌運營、科技創新、文化創意三大核心業務,實現了銅牛、雪蓮、雷蒙、天壇、POBOUCH等11個品牌的均衡發展,金萊醫用衛生品銅牛信息服務等已在業界領先,永樂創業空間、銅牛電影園、雪蓮工坊等一大批文創力量崛起。 第三,發揮國企新優勢,在推動北京時裝之都時尚城市建設發展中,引領示范和帶動作用,下大力氣打造基于研發基地、樣品中心、設計師團隊OBM工廠、國際營銷的時裝產業生態,與首都高校合作成立時尚產業研究院,研究發布時尚產業指數和流行趨勢,與政府部門聯動成立時尚產業基金,制定時尚北京行動方案,積極參與國際設計周活動,成功舉辦2016年首屆北京時裝周,搭建起北京時尚產業發展大平臺。 這三件事的完成,確保了公司的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堅定了發展時尚產業時尚經濟的信心。 2017年將是全面改革各項措施落地的一年,企業能不能適應新經濟發展趨勢,跟上政治重要改革發展步伐,遵循經濟規律,分享改革紅利事關前途命運。紡織企業要引領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果改革,通過改進供給質量擴大,激發需求,將時尚經濟放在特殊地位?,F階段紡織服裝業有著鞏固擴大民生支柱屬性,必須在規模、效益方面保持水平,要創造競爭新優勢,融入設計、創意、服務、文化等要素中實現集成創新,在國際市場中發揮引導主領作用,加速紡織企業發展進程。巴黎紐約時裝發展經驗告訴我們,時尚是城市名片和都市騰飛的翅膀,是搶占市場打造核心競爭力優勢所在,也是國家提升行業軟實力的重要途徑和內容。 新一年北京時尚控股秉持開放、合作、共贏的思路,與各界同仁一道,用好首都戰略資源,積極借鑒創新力量,努力搭建起政產學研一體,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重大項目,北京時裝周等開放合作平臺,延伸拓展紡織服裝產業鏈條,價值鏈條,開拓更為廣闊的業務區域和虛擬空間,加快培育時尚相關的設計、創意、影視、娛樂、傳媒、會展、培訓、檢驗檢測等新興業務,在持續推進公司轉型中謀劃時尚產業大發展,通過發展時尚經濟結構,推動我國紡織服裝產業升級,早日實現紡織強國夢想,探索努力,力爭作出更大的貢獻。 國務院參事特約研究員 姚景源: 讓人口紅利轉化為人口質量紅利 把握中國經濟,一定要把握住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中國經濟作出的兩個重大判斷。 第一個判斷就是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新常態是今后一段時間中國經濟的大邏輯,我們的任務是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第二個判斷就是中國經濟現在遇到諸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其根本是重大結構失衡導致經濟循環不暢,為此,我們要將工作的著力點放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面來。 隨著30多年中國經濟的發展,經濟增長內在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主要矛盾不是速度也不是數量問題,而是轉型升級、質量效益提升、健康安全的問題。什么叫健康?健康就是正常、新常態,常態就是健康。把握新常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概括為三句話: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化,把握了這三個化就把握了新常態。 包括紡織服裝行業在內,新常態下增長速度回落是個規律,因為階段不一樣。紡織服裝原本具備的是商品的使用價值,現在演化成一種美、一種文化。用經濟學角度講,中國經濟已經走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由過去規模、速度擴張、粗放增長,轉到質量效益提高的一種集約增長。我們要用質量換數量,用效益換速度,從根本講這是途徑、方向,但在短期內不能讓經濟增長速度降幅降到影響全面小康目標的實現。 把握新常態,最核心重要的就是速度問題。第一,速度回落是新常態下的一種客觀規律;第二,速度回落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困難和問題,但也是我們化解深層次矛盾問題的必需;第三,速度回落有底,但不能影響全面小康目標的實現。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最重要的是人的供給,要讓人口數量紅利的消失轉為人口質量紅利的提高,努力從供給角度提高人口的質量,包括行業整體員工的素質、工匠精神等一系列因素。以前單靠數量取勝不可持續,要來解決質量問題。第二個是制度供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終目的是要滿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供有效供給,根本的途徑就是深化改革。 中國經濟在2017年會在十分錯綜復雜局面下,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局面。 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 潘建成: 消費結構升級為中國經濟帶來積極因素 2016年或許是2010年以來年度GDP增量最高的一年,從增量角度來看,這預示著中國經濟正在溫和走出陰霾。預計2016年中國GDP增速為6.7%,中國經濟正溫和地走出低谷。未來中國經濟依然具有積極因素。 我認為支持中國經濟L型走穩的十大因素:首先,房地產市場的回暖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其次,基礎設施投資的貢獻;第三,受人民幣貶值和中國對海外投資快速增長的影響,工業品出口交貨值出現持續的回暖;第四,消費結構升級的推動,包括汽車消費的活躍;第五,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包括“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的較快發展;第六,庫存周期見底的推動;第七,減稅降費等帶來的企業成本減輕;第八,PPI(生產者物價指數)的回升對企業信心的提振;第九,相對擴張的財政、貨幣政策的效應;最后,“一帶一路”、京津冀協調發展、長江經濟帶戰略實施效應。 2017年,雖然存在房地產動力衰減、產能過剩壓力依然巨大、汽車動力可望延續但已接近高位、出口面臨更多不確定性等因素,但消費和產業結構升級、降成本去產能效應、三大國家戰略可望繼續發揮作用,壓力與動力均衡下的中國經濟L型走勢可望延續。 未來中國經濟依然具有積極因素,如消費結構升級的推動,尤其是服務型消費的快速增長。2016年“雙11”銷售最多的不是產品而是服務,大眾消費正在從商品轉向服務,這反映出消費升級背后的道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從物質消費轉向精神消費,從模仿型到個性化,從低成本到高品質。智能化制造成本的大大降低將讓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多。 此外,還有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包括“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的較快發展、減稅降費等帶來的企業成本降低等都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 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黃春輝: 提振實體經濟與增強企業內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著重提出大力振興實體經濟,這對于從事紡織制造業的同仁們是振奮人心的消息。 我認為,未來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將經歷以下幾個路徑:一是從外銷轉向內外結合;二是從制造轉向服務;三是從代工轉向自主品牌;四是全面整合產業鏈資源。 因此,從提升實體經濟的角度,企業應該有自己的觀點或舉措。一方面,要積極響應國家供給側改革號召,提高對于市場的供給質量;另一方面,響應國家的“三品”戰略,并將其納入到企業的中長期發展戰略中。 此外,新時代我們需要弘揚企業家精神,中國紡織實體經濟發展要靠微觀企業主體,要從高度、廣度、深度和大局觀等方面提升企業家修養。 下面我分享一下金輪針布對于提升內功,促進企業發展的經驗。 金輪針布目前在江蘇南通、甘肅白銀有兩個生產基地。產品包括棉紡、毛紡等全系列器材,國家“十三五”規劃為金輪針布帶來了新的機會,紡織產業的轉型升級中設備更新是重要方面,同時,響應國家的“一帶一路”我們在新疆也迎來了發展新機會。 在迎來機遇的同時我們也面臨挑戰,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世界政治不確定性加大,國際市場貨幣波動,鋼材原輔材料價格波動,勞動力成本,人口老齡化趨勢等不利于因素同時伴隨發展。 結合機會與挑戰,我們確定了金輪針布未來的發展目標和總體發展戰略,做精梳理器材,預計2020年金輪針布將進入全球梳理器材領域前三甲,預計通過五年的努力,將市場占有率從25%提升到40%。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將金輪針布的戰略方向定為一下幾個層面: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經營驅動實現做優做強;最終實現全球化的經營。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 孫淮濱: 行業要培育、挖掘新的消費熱點, 推動消費升級 實際上,我們所謂的新動力是相對的,并不是全新的。大體有幾個方面:第一是全民二胎,嬰幼兒的消費品包括服裝、家紡,勢必會有新的機會;第二是“三品戰略”,我們期待通過提品質、增品種、創品牌,來把這些境外的消費拉回來,成為國內的消費,這個戰略的實施會帶來新的機會;第三,就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如果能實現這個目標,對于家用紡織品又會帶來實際的需求,因為有人住就必須添置家用紡織品等等,這些都屬于政策方面的一些動力的來源。 此外,消費升級也是紡織服裝行業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因為我們畢竟是消費品行業,所以我們需要培育、挖掘新的消費熱點,要推動消費升級。 首先是綠色。逐漸富裕起來的消費者,在消費時越來越講究健康、安全、環保、生態、循環、低碳,這些概念已經融到它的意識,甚至購買行為、消費行為中,如果我們的產品能夠滿足這些需求,會為我們的經濟帶來很大的動力。 第二是輕奢。如今消費越來越理性,追求大牌子的時代似乎已經過去了,更多講究要有奢侈的元素,但也要有承受得住的價格水平,比較強調性價比,這就屬于輕奢的路線。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它的消費群體在國內很大,基本上可以定位在中產階級。中產階級在中國有一億多,如果我們把輕奢這條消費路線把握準了,這個市場非??捎^。 第三是定制。消費者觀念開始提升,開始運用互聯網、大數據,運用網絡手段來獲得能夠滿足他個性化需求,而且快速獲得個性化需求的服裝或者相應的產品。定制過去是貴族的一種消費,現在通過規模化的定制能夠成為大眾化的消費,這個在服裝行業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第四是非遺。紡織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豐富,國家級的13項,世界級的3項,紡、染、織、繡、印,這些傳統的工藝能夠和現代的設計、品牌、渠道有非常好的融合,來提升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方式,使這些傳統的文化元素能夠變為經濟因素,能夠成為我們生活方式提升的一個資源,這也是現在消費者比較關心、比較關注的領域。 最后是場景和體驗。這是一個比較流行的概念,一般在流通環節里面,零售環節里面制造一些情景,讓消費者和服務和產品產生一種黏性,使他們產生實際的消費和購買。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貿易和投資研究室主任 王海峰: 穩定外貿出口增長的國際機遇 2016年下半年,隨著進出口商品價格回調,我國貿易進出口實現止跌回升,而紡織品及原料的總體情況與全國數字基本一致并表現更好,主要原因之一是紡織業國有企業占比較低,對于產能的自我調節能力更強。 著眼國際大環境,雖然美國去年經濟發展在減速,但日本在過去的6個季度里實現了一個比較長期穩定的增長;歐元區的工業生產在過去三年內也相對穩定;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經濟體在過去的一年里有著較為穩定增長的發展態勢,可以預見未來3~5年將會繼續穩定增長。 在發展中經濟體里,中國、印度經濟增長保持在5%以上,我國是6.7%,印度是7%以上;巴西、阿根廷、俄羅斯等國雖然經濟處于減速狀態,但2016年經濟減速的幅度明顯下降。這說明國際經濟正在進入回暖期,全球經濟將步入低速穩定增長軌道。 總體判斷,未來發達經濟體將重新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我國制造業在全球形勢下的增長能力不會過高。 未來紡織工業發展應該注意的問題是: 一是要尊重行業特點,我國紡織行業以民營企業為主,國際化水平非常高,市場的競爭比較充分,這是我們的優勢。 二是要理性看待國際貿易的增長,隨著大批紡織服裝企業走出去,我國紡織行業貿易量不可能一直保持較強增長,從國際競爭力角度來講,如果我們紡織服裝企業要走出去,就不能過分顧慮所謂的貿易下滑,更應該從產業鏈、價值鏈和技術鏈角度考慮紡織服裝核心的競爭力。 三是過去的人口紅利是一種價格的紅利,未來的人口紅利是一種人力資本的提升,我們要用好這種人力資本,建立在大量高知人力上的人才架構需要進行調整,如果把大學生也放到很簡單的流水線上,那就是人力資源的一種浪費。相信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經過新一輪的調整將會迎來更穩定、更國際化的明天。 互動對話 由點到線構筑行業經濟新動力 構筑行業經濟新動力這一話題,具體到微觀層面,針對一家企業、一個產業集群而言,路徑是多種的。在本次中紡圓桌論壇的互動對話環節,北京銅牛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賈曉彬,華鼎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方隆,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局長、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管委會主任魏偉,找紗網創始人、CEO頊棟,宋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日升,在特邀嘉賓主持人中紡聯副會長孫淮濱的主持下,分享了各自的經驗與設想。 環保、品牌、時尚 大企業有新謀劃 “我們獲得了工信部循環經濟重大示范工程項目立項。”作為行業當中較早發展紡織品服裝出口的公司之一,華鼎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方隆向業界展示了華鼎集團轉型綠色環保事業的成果。 近年來,整個紡織服裝出口遇到的發展瓶頸,促使著華鼎集團開發企業內生動力。面對綠色發展的浪潮,華鼎集團將目光鎖定在循環再利用上,特別是廢舊紡織品的再利用上,引進進口設備,組建研發團隊,希望在環保等方面發揮作用。 對于華鼎集團布局的循環經濟,方隆提出尚需突出的三大問題:一是技術創新,當前的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處理手段非常落后,這與廢紡產生量并不匹配。二是機制創新,有些行業非常利于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為避免形成低端層面的惡性競爭,華鼎集團正在嘗試與行業協會、機構建立公共服務平臺,以大數據分析,從線上線下引領再生資源的有效配置,并延伸至汽車、建筑保溫材料、家居材料等全國各地的特色產業中。第三是制度創新,要取得頂層設計的支持,要靠企業和政府互動,通過標準制定規范市場。 除了華鼎集團,還有很多老牌的紡織企業正在謀求轉型。例如,北京時尚控股集團旗下的銅牛集團是一家有著60多年歷史的企業,在行業大形勢之下,“轉型升級”成為了銅牛集團眼下的核心點。 2016年6月6日紡織控股更名為時尚控股,提出立足時尚、科技服務,打造時尚產業集團的愿景,而銅牛集團也圍繞這樣的轉型身姿打造自己的路徑。 據北京銅牛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賈曉彬介紹,實際上,從2012年開始,銅牛就著手了“一體兩翼”,即以“銅?!边@個品牌開展一體化的品牌戰略,品牌服裝和都市產業則為兩翼。 對品牌服裝這一翼,銅牛集團有著三個清晰的認識:渠道向線上線下的全渠道轉型;圍繞場景式體驗化消費趨勢,將制造業和服務業相結合;沉淀技術與創新的積累,向品牌運營轉型。 在都市產業這一翼,著重信息科技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圍繞大數據的存儲與應用成立了銅牛信息,掛牌新三板;利用原廠區打造銅牛電影產業園,為服裝服飾產品以及衍生品的發展提供準備。 賈曉彬說,“我們有個小目標,就是一句話,銅牛轉型在路上。” 互聯科技、人工智能 科技帶來新活力 在新的一年,同樣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的還有找紗網創始人、CEO頊棟。這位80后“創二代”的“小目標”是希望成為紡織原材料行業的一個“小網紅”。 說這番話的時候,頊棟還曬出了找紗網的成績單:2016年11月單月流水2.6億元,12月單月流水2.8億元,現在平臺每天有200個求購信息,每天成交60單左右,平均客單價16萬。 作為一家僅僅成立一年半的初創型企業,找紗網的目標并不小——“立志于改變這個企業,推動行業變革。降低行業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苯酉聛恚壹喚W還要借用時下非常流行的概念“行業內的關鍵意見領袖”?!拔乙拥貧馊プ哌M更多的棉紡企業、化纖企業,學習他們的工藝,推廣他們的品牌。找紗網要提高行業流動性,為行業做更優質的配置,讓用戶在存量市場中體驗到互聯網紅利?!表湕澱f的一番話說出了新一代創業者在“互聯網+行業”領域的敢想敢拼。 而宋日升則從裝備的角度,提出了“智能制造+行業”為產業帶來兩大新動力:人機合一、機“智”過人。 在宋日升看來,生產制造過程的人、機、料、法、環、測六大要素中,裝備起到作用越來越大。時常走進客戶現場觀察設備的宋日升發現,不論是高端還是低端的智能化裝備,人和機的配合遠遠沒有發揮出裝備應有的效用,未能達到人機合一的境界。 因此,他提出要先開啟新動力,首先把基本功要打好,實現人機合一。未來,宋和科技將從單純制造型向全面服務型去轉型,提供裝備,更提供使用與維護裝備的技術人才,人機合一。 第二點,機“智”過人則點出如何應對人工智能技術的來襲?!叭斯ぶ悄鼙怀吹梅蟹袚P揚,這將是一個可怕的趨勢,尤其是有標準、有流程的固化生產制造環節,人工智能和自動化裝備的智慧會超過人?!彼稳丈岢?,要從單純的智能裝備提升到智能管理,甚至智能決策,實現全過程、全要素的智能化。 腳踏實地、落地發展 產業集群支撐產業升級 圍繞智能制造,中國重要的紡織產業集群正在落地發展,蓄勢待發。同樣傳在此次論壇上的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局長、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管委會主任魏偉,為業界帶來了“沭陽經驗”。 當前,沭陽經濟開發區正在建設全國首個智能針織產業園區。對于沭陽“未來針織靠智能,智能針織看沭陽”的發展定位,孫淮濱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而魏偉則介紹說,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將力爭用五到十年時間,將產業園打造成集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等功能于一體的智能針織品生產基地。 據了解,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規劃面積1030畝,為全國首家智能針織產業園。產業園主要以智能針織品生產為主,向上下游延伸到錦綸、包覆紗、面料、襪子、無縫內衣等針織品。目前,意大利LONATI公司、上海中昊集團、江蘇騰翔智能針織有限公司、韓國客商紛紛簽約落戶這里。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