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7,謀劃行業未來 |
本刊記者-董笑妍 劉嘉 郭春花 王賽 蔡倩 2016年,中國紡織業在穩中趨緩的經濟總形勢下,走出了沉淀與謀變的新篇章。以整合產業鏈應對成本問題,以創新應對同質化,以科技應對國際競爭……中國紡織業的新格局在2016 年里孕育,并將在2017 年迎來新機遇與新挑戰。 展望2017,在“十三五”規劃、“紡織強國”建設綱要等宏觀指導下,中國紡織業將打響“走出去”、“三品”戰略、智能制造、傳承傳統、創新發展等一系列“戰役”。中國紡織業對于未來的謀篇布局將在這一系列的變化中展現,相信2017 年從企業內部、消費市場到整個行業都將展現蓬勃活力。
鞏固實體經濟,引領紡織改革 2016 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7 年的總體要求和布局是“穩中求進、決戰改革、守住底線”,以創新推動經濟的動力和活力,使中國經濟真正從“汗水型”走向“智能型”。 保穩求變,脫虛向實 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對2017 年的宏觀經濟與行業運行進行了解讀與預測,其中,“穩”是基礎和前提。一要保證政策連續性,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二要防風險,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三要穩預期,加強預期引導,保護企業家精神,尤其是穩定民營企業家信心;還要穩產業,防止已經化解的過剩產能“死灰復燃”,經濟形勢不能大起大落。 在此基礎上,2017 年我國經濟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中,振興實體經濟是供給側改革的主要任務。中國從低收入國家變成中等收入國家,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靠的就是實體經濟,今后要跨入高收入國家也只能和必須依靠實體經濟。 孫瑞哲指出:“2017 年,我們要強調深化改革、脫虛向實,這是對‘去杠桿、降成本’原則的再度強化。近幾年,‘大力振興實體經濟’作為一個全新的、之前從未有過的提法,比以往更加利于紡織工業實現升級。” 振興實體經濟,紡織業義不容辭 “我們不能等待未來,必須選擇去創造未來?!睂O瑞哲說。 展望2017 年,在全國范圍大力振興實體經濟的相關政策支撐下,孫瑞哲指出,中國紡織工業需要注重以下幾點: 以創新驅動為總綱提升創新能力,推進紡織技術裝備、自主創新、產品開發水平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以智能制造為重點提升制造能力,加大紡織數字化、智能化裝備開發,推進智能化生產線建設,培育發展大規模個性化定制,以形成紡織經濟發展新動力。 以綠色發展為主題提升責任能力,促進紡織行業綠色制造體系的形成。 以“三品”戰略為核心提升供給能力,大力實施“三品”戰略有助于引導企業形成自身優勢。 以知識產權為依托提升創意能力,提升紡織服裝產業的文化底蘊和文化自信,增強設計能力、促進時尚發展。 以產融結合為抓手提升發展能力,產融結合政策的實施,有助于行業優化配置資源、快速實現規模擴展、規避市場風險,實現更好發展。 打造中國紡織“新三板” 圍繞著“十三五”期間“紡織強國”建設總目標,孫瑞哲強調,未來中國紡織行業需要協調產業與社會、產業與環境、產業與消費三個關系;經歷傳統產業向科技產業、時尚產業、綠色產業的三個轉變;最終構筑制造產業板塊、時尚產業板塊、科技產業板塊三個板塊,這就是中國紡織工業的“新三板”產業架構。 針對制造產業板塊建設,紡織業需要以成本控制為先,質量提升為要。制造是紡織行業未來可持續發展的立業之本,是夯實支柱地位、促進社會和諧而必須經歷的“體育”課。 紡織行業需要提升質量,優化成本,完善產業鏈條和生產體系,提高產品質量保障能力和制造效率,逐步實現綠色制造、智能制造;同時,還要加強產品形態、產品功能、生產流程及消費體驗等各環節的創意設計,開發個性化產品,形成有效供給與消費升級的良性互動局面。 針對時尚產業板塊建設,需要提升文化自信,引領消費趨勢。時尚是紡織行業未來發展的個性標注,是引領消費趨勢、提升文化自信力而必須完成的“美育”課。 行業要發揮文化創意、時尚要素的引領性作用,促進紡織業由單一制造型經濟向制造型經濟、服務型經濟等多元共生形態轉型;以服裝、家紡等終端產品為重點,以“大師、大牌、大事”為抓手,融合傳統文化和現代時尚,加快推進時尚經濟建設。 針對科技產業板塊建設,需要提升創新能力,滿足社會需求??萍际且I紡織行業未來發展的第一動力,是行業轉型升級、打造戰略制高點而必須經歷的“智育”課。 行業需把握全球科技發展趨勢,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提升紡織科技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新優勢;并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以高性能纖維、產業用紡織品、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為抓手,滿足社會新需求。 權威展望行業八大熱點 1.構建團結向上的紡織行業總面貌 回顧2016年,我國紡織工業在面對國內外市場變化及國際激烈競爭中,表現出較強的韌性和耐力,行業總體發展平穩,但面對新形勢,在影響行業發展的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紡織行業增長動能轉換及轉型升級仍然存在不暢。2017年,企業謀求進一步發展的路徑除提質增效、創新發展外,新形勢下的紡織行業職工隊伍思想建設,也是不容忽視的要點之一。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楊紀朝指出:“新時期下,紡織職工隊伍、思想、組織結構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紡織企業必須與時俱進,加大統籌管理和行業引導,特別是思想建設、技能培訓和職業規劃,這樣才能增加員工的歸屬感和凝聚力?!?/font> 國內實力雄厚的紡織企業其人文建設往往頁同樣出類拔萃。 以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其“以人為本,推動文明發展之路”的管理方法已經為企業爭相效仿的典型。魯泰將企業規章制度、企業發展理念印刷成冊,人手一份,做到了工作一年以上的員工人人可以倒背如流,以此將發展思路貫穿到每一位員工之中。 此外企業還要求員工由被動變主動,契合90后員工的思想需要,為員工提高自身修養、職業素質提供了多個平臺,并將員工在工作中的“小妙招”、小創新,在全企業范圍內快速推廣,不斷激發員工在工作中的活力、創新力和創造力,諸如此類的隊伍建設工作越來越受到了廣大紡織企業的重視。 與此同時,“相較于基層企業的思想建設、管理改革,2017年,我們也迎來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新一屆的領導班子,今年也正是中紡聯體現新思路、實踐新做法、展現新風貌、開創新局面的一年?!睏罴o朝表示。 2.新形勢下的專業市場需要新思路支持 常熟服裝城內的慧慧工廠店是一家集面料、設計、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商戶,但區別于傳統批發檔口,該商戶將其在原創方面的設計能力作為了核心競爭力。諸如此類的新形勢在專業市場內不勝枚舉,商戶門正在自發調整與變化,不斷學習和充實著自身的專業能力。 “2017年,我們對于產業集群、專業園區的研究也需要不斷加強。商戶的轉型升級也在激勵我們不斷學習,更好地服務于企業、市場、集群?!敝袊徔椆I聯合會副會長、流通分會會長夏令敏指出。2016年,行業工作穩步推進,不論是專業市場、流通領域,還是信息統計部的各項工作,都得到了落實。2017年,行業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仍需關注重點環節、推進行業服務與建設工作的穩步實施。 “對于新一年的工作,我們先要找到自身不足之處,完善我們對于企業、專業市場等領域的服務工作。在推進行業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以及在與專業市場的對接中,我明顯地感覺到,我們的專業服務水平仍有待提升?!毕牧蠲粽f,“比如,當我們發現專業市場的問題時,該如何用更為專業和具有引導意義的方式來幫助其發展?這將是未來一段時間,我們工作能力升級的重要課題?!?/font> 對于聯合會而言,各部門間的服務內容交叉較多,正因如此,每一個部門與專業協會的服務更要做到專業。比如,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就提出要做企業發展“智庫”的口號,要為企業提供好點子、好策劃、好服務,這值得其他各個部門學習。 3.國際布局勢頭不減,優質平臺將助力企業拓展 2016年,紡織行業“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布局總體上呈現穩中求進態勢,且不乏亮點。從生產力布局看,我國紡織行業在以越南為首的東南亞地區產能布局節奏保持平穩,以埃塞俄比亞為代表的非洲地區也吸引了眾多企業目光。其中,陽光集團已確定在埃塞大手筆投資建設紡織服裝生產基地,此后,江蘇聯發、華芳集團也紛紛跟進。 同時,蘇州天源服裝在美國阿肯色州也投資了智能生產線項目,如意集團完成了對SMCP 集團的控股收購,展現了我國紡織企業以全球資源對接全球市場的能力在不斷提升。 “走出去”總體形勢穩定向好展望2017 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貿促會紡織行業分會常務副會長徐迎新預測,中國紡織業“走出去”仍將保持強勁勢頭。他分析,積極因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明確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決心沒有變;二是我國紡織產業進行跨國布局的內生動力和內在需求沒有變;三是行業積極通過國際產能合作進行全球生產力布局和優勢資源配置,并與國內產業轉移升級產生良性互動的路徑沒有變。 與此同時,徐迎新提醒,有些風險需要企業特別警惕。一是2017 年海外項目的融資可能會產生一定困難;二是2017 年國際政治風險集聚,不確定性不斷上升。 2016 年行業出口形勢嚴峻。形勢越嚴峻,就越需要優質展會平臺,更好發揮經貿促進作用。2017年,中紡聯展會將延續春秋“聯展”模式,堅持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和精品化特質。按照計劃,2017 年中紡聯將舉辦12 個精品展、12 個境外展,參加9 個海外專業展,盡最大努力為全行業企業提供更有效服務。 行業辦展為行業,中紡聯旗下展會將堅守服務于中國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的使命,在貿易開拓、組織優質展商、創新技術和時尚設計等層面下大力氣,為增加國內外市場機遇、提升全產業鏈協同效應、提高供應鏈快速反應能力和助力“三品”戰略發揮更加有效的平臺服務作用。 4.化創造力,制造業通往時尚產業的密鑰 從行業屬性來看,紡織服裝制造業從來都是時尚產業的重要支撐,但實際上,制造業并不等同于時尚產業,這其中重要差別,或者說制造業重要的轉變方向是什么? 在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前,不妨參考行業中轉型升級的典型范例——以加工制造為根基的漢帛集團向時尚化轉型?!拔鞣降牧餍汹厔葜皇菂⒖迹恳粋€中國人都要有自己的中國心?!痹跐h帛集團總裁高敏看來,現今服裝企業發展中最應重視的問題是文化傳承。 如今,漢帛代理了極具設計風格的la fee maraboutee 等多個國際品牌,并推出NANCY K 等自主品牌,還進軍百貨業,打造藝術化生活的多品牌集合店ARRTCOcollection,這些延伸與拓展無一不是圍繞創意與文化展開的。此外,高敏時常向設計師強調:“回顧過去,我們會發現有很多美好的傳統記憶,并沒有被挖掘,也沒有與他人分享。一代又一代,我們逐漸遠離了自己的文化?!?/font> “文化、文化創意、文化引領力,這三方面決定著中國紡織服裝業究竟是制造業還是時尚產業,決定著傳統產業的轉型進度?!痹诮盏男袠I活動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指出,“實際上,提升文化創造力這一課題不只存在于服裝、家紡等終端產業,而應貫穿至整個紡織服裝產業鏈之中,應成為整個行業在經濟發展新階段的先導?!?/font> 在上游環節,也同樣不乏轉型升級典范。如今,研發時尚新型面料在盛澤已成潮流。時尚面料企業越來越多,誕生了桑羅、上久楷、羅曼羅蘭、如意屋等數十個絲綢服裝和家紡品牌。 在“十三五”時期建設紡織強國的征程中,中國紡織服裝業正在奮力從傳統產業向科技驅動的創意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責任發展的綠色產業去轉變。這其中的關鍵點——文化創造力,值得全行業矚目。 5.七個領域全面推動智能制造 盡管全球經濟在放緩,但科技創新步伐從未停止,伴隨著化工、機械、電子、現代材料、生命科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新型纖維材料、高新技術紡織品、高端裝備等領域的先進技術不斷涌現,大大豐富了全球紡織產業的發展資源。 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制造業規模躍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制造業體系,但與先進國家相比,大而不強的問題突出。由于我國制造業尚處于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數字化并存,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發展不平衡的階段,發展智能制造面臨關鍵共性技術和核心裝備受制于人。 對于紡織行業的智能制造,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表示智能制造車間、數字化智能裝備、智能材料等是重點,并著重提到了華興、康平納等企業的項目研究呈現出了一些亮點。 據了解,由山東華興紡織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完成的“環錠紡紗智能化關鍵技術開發和集成”項目通過對國內外不同供應商的設備和系統全流程綜合集成,建成了從原料投入到成品入庫的全自動生產線。開發了在線監測信息系統、條筒AGV 輸送系統、細紗接頭智能導航系統、筒紗智能包裝與輸送系統等。其主要創新點在全集成自動化紡紗生產線、環錠智能紡紗管理系統和多維紡織質量數據關聯分析、逆向動態追蹤系統上。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年可生產高檔混紡紗6000 噸,有效提高生產效率30%,企業萬錠用工數量下降75%,能源利用率提高12%,企業綜合運營成本降低25%。 康平納則憑借自身多年來對生產工藝的深刻理解,歷經8 年合作研發,研制出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裝備,并在山東魯泰股份有限公司首家進行應用運行,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先后斬獲2012 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14 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綠色制造科技進步一等獎,最終榮獲國家2014 年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據李陵申介紹,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制定的“十三五”科技發展綱要提出要在紡紗、長絲、印染、針織、非織造、服裝和家紡七個領域全面推動智能制造的進展。他表示,我國紡織行業智能制造需要在離散型智能制造、流程性智能制造、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等路徑實現。 6.高精尖必然“有所為” 當今的中國紡織業,已不僅僅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線上與線下的份額之爭,也不單單是傳統加工制造與現代智能制造的工具之爭。透過表象看本質,恰恰是科學發展與路徑依賴之爭,是有序發展與無序競爭之爭,是贏在未來還是活在當下的格局之爭。 那么如何實現有序發展?如何利用高科技贏取未來?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認為,要實現有序發展,需要將工作的著力點放到供給側改革上來。引導企業加強開發新產品,最終把行業和企業的工作重心從簡單的追求價值增長轉移到追求品種、品質和品牌上來。 對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不少經濟學家提出了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觀點,而對于高科技、高性能、高附加值等高精尖產品來說,端小平提出要“有所為”。一是要大力宣傳“三高”產品的戰略意義和發展前景;二是要爭取產業政策的支持;三是要推動產業鏈的合作、跨領域的合作、產學研的合作、同行業的合作;四是推動產融創新合作;五是推動基礎理論研究的突破;六是實時啟動反傾銷調查,保護國家新型產業;七是為優秀的高精尖企業爭取榮譽。 比如,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去年實現了由百噸級T800 原絲線向千噸級T800 原絲線跨越,實現了T800 原絲的產業化,填補了我國行業空白,成為國內首家實現T800 原絲產業化的企業,使得我國由過去的碳纖維引進國變身為輸出國。目前國內還有很多類似中復神鷹這樣為我國高精尖行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又為行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企業。“這樣的企業理應受到表彰。”端小平強調。 7.“三品”戰略的行業實踐 2016 年,“三品”戰略的出臺,為紡織業“十三五”期間的實踐指明了方向,也為紡織業由大變強增添動力??v觀行業近年來的發展,品種方面,新型纖維不斷涌現,仿棉、仿毛、仿絲纖維大量進入市場。品質方面,在紡織國際標準組織中,中國具有很高的話語權,紡織業已經基本完成國際對標工作。品牌方面,紡織業還有很大差距,為此,完善和實施品牌建設工作將成為行業2017 年的重點課題。 對此,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楊兆華指出:“目前,市場中涌現了一批終端品牌,形成了良性發展狀態。我們需要不斷觀察并總結這些優秀品牌,的發展經驗,并給予行業品牌具有指導和建設意義的指引;還要去發現、推薦、做強一批品牌,實現品牌建設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看到,山東康平納開發全自動筒子紗染色系統,經緯紡機覆蓋從開清棉到并條、粗紗、細紗、絡筒的紡紗生產全過程的E 系統,上海和鷹開發了從人體三維測量到服裝CAD、三維虛擬試衣、自動剪裁、吊掛縫紉的服裝全過程生產系統。一批企業開始探索智能化生產運營,如寧波慈星的針織品柔性定制平臺,紅領打造的“魔幻工廠”。 在推進品牌建設工作中,創意和文化兩方面內容對于提升品牌軟實力發揮著重要作用。近些年,面料、服裝、家紡等設計大賽的水平與影響力在逐步提升。這些大賽的舉辦有效地凝聚了行業的優秀人才。從紗線、面料、服裝、家紡等多個行業領域進行了深入的趨勢研究,每次展會中的趨勢研究展區都吸引了很多設計者的關注。 楊兆華表示,在推進行業品牌發展的過程中,應引導品牌輸出文化創意,形成獨特深化的文化內涵,并以禮儀服飾為文化載體,培育弘揚民族傳統、承接中國元素、代表國家形象的代表性品牌。通過這些方面的內涵呈現對品牌文化進行深刻地開拓與嘗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優化品牌生態環境。其中,知識產權保護是不可回避的問題,仍需加大力度進行品牌保護。 8.傳承過去與開拓未來 中國紡織行業只有在全面了解過去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引導未來。回顧2016 年,紡織行業在平穩運行中蘊含契機,只有通過全面的經濟運行分析,才能發掘根源,促進發展;而更加長遠的過去則一直伴隨著中國紡織業的發展,那就是傳統文化,只有繼承與發揚傳統文化,才能更好地開拓中國紡織業的未來。 “在總結中發展,在行業經濟運行分析方面,我們還有需要完善提高的方面。呈現數據固然重要,但它只是結果,而產生這種結果背后的原因,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敝袊徔椆I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孫淮濱說,只有真正掌握行業發展脈絡,才能提升中紡聯的行業話語權。“比如,在進行經濟運行分析時,我們往往要加入對國際國內大環境的闡述,但我們的最終目的不是介紹這些情況,而是要落實到行業上,闡明這些環境變化究竟會帶來哪些機會、影響、制約。” 在當今信息化、全球化的時代,中國傳統文化面臨著新的挑戰,經濟的快速發展影響著設計的潮流與方向,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正在相互交織?!霸趥鹘y文化呈現方面,當代中國紡織企業需要通過非遺傳承強化行業自信,開發市場需求?!睂O淮濱說。 吳江鼎盛絲綢有限公司多年來以“復活”宋錦為己任,研發出了可以按照宋錦傳統工藝織造的現代織機,拓寬了傳統宋錦的幅寬和畫幅表現力,將宋錦創造性地應用在箱包上,以現代化的生產手段演繹出了宋錦產業化發展之路。與宋錦有著相同經歷的還有蘇繡、云錦等大量傳統工藝。 “在不久前,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還專門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對有關部門、企業、高校進行調查研究,著手制定紡織非遺規劃,并將建立全國性紡織非遺交流平臺,將全國各類資源進行整合?!睂O淮濱說。 “在助力非遺投產的同時,2017 年我們還要加強研究宣傳,對非遺紡織工藝進行標準化研究,為現代化的傳承提供依據,并對紡織非遺進行數字化保護與宣傳,對非遺的市場化、產業化、商業化進行探索,使其符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最終讓非遺成為本土設計不可缺乏的元素之一。”孫淮濱強調說,“最后,中紡聯將與相關院校建立紡織非遺的人才體系,這其中不僅包括設計類人才還包括職業技能人才的培養,這是現階段行業亟待提升的薄弱環節?!?/font>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