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泰:從未褪色的改革精神 |
本刊記者-徐長杰 郝杰
2018年
中國迎來了改革開放40周年 為書寫輝煌歷史成就,謳歌創業創新人物, 盤點行業發展大事,理清未來前行方向, 中紡聯會刊《紡織服裝周刊》、《中國紡織》 聯合啟動了 “ 改變 ? 崛起 ? 提升 ” ——中國紡織服裝改革開放40年系列宣傳報道 為此推出的“領軍40人”欄目 特邀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 為中國紡織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精英代表人物 暢談回顧40年來的探索實踐,并展望美好未來 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劉子斌 一個企業,彰顯一個國家的縮影,濃縮一個時代的精華。 從過去一家不足300人的棉紡小廠,到成為全球最大的色織面料生產商——這就是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若以十年為一個基準,在魯泰30余年的發展中,前10年以產品的匠心品質奠定了發展基礎,中間10年以持續不斷的創新追求鑄就了行業地位,最近10年以銳意進取的創意設計開拓了廣闊天地。 魯泰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也是先驅者,用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劉子斌的話說就是,“我們趕上了一個偉大的時代!” 開放,以偉大跨越迎來新時代 40年改革開放,40年滄桑巨變。是什么樣的時代成就了今天的魯泰? 魯泰公司的前身是淄博第七棉紡廠,1987年6月8日破土動工。成立之初,面臨資金缺乏、設備落后、人員新、技術水平低、產品檔次低、市場狹窄等困難,發展舉步維艱。誰也不會知道,當時正在深圳掀起的改革浪潮,會在日后改變企業的發展軌跡。 深圳的崛起,很多人認為是建立經濟特區、利用外資的結果。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外資,曾是改革開放之初中國最大的思想負擔,也是最大的思想障礙。 外商投資在中國掀起高潮是在1988年以后,隨著改革開放藍圖的徐徐展開,國家開始允許外資進入中國,而魯泰正是在這一時期與泰國合資組建了代表山東(魯)與泰國(泰)的魯泰紡織有限公司,邁出了發展的關鍵一步。 在這種背景下,魯泰得以引進外資,引進國外先進的設備、技術和專家,借鑒國際先進的管理經驗,產品外銷、賺取外匯。 1990年3月30日,魯泰紡織有限公司正式開業,當年產品即出口到泰國,實現銷售收入2269萬元、利潤168萬元、出口創匯448萬美元。 談到改革開放,劉子斌頗為感慨:“魯泰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的31年,首先應該感謝我們生逢一個偉大的時代,感謝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改革開放政策。”他認為,如果沒有改革開放,也就沒有魯泰的不斷發展壯大。正是改革開放給魯泰帶來了發展機遇并指明了方向,為企業發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奮斗征程中,留下了改革印記 中國的改革開放有多重要?可以說這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而魯泰也是通過一次次的改革,為產業發展留下了奮斗的印記。 1993年,魯泰進行了股份制改造,1997年發行B股、2000年發行A股、2008年增發A股;通過不斷擴大生產規模、進一步升級設備、調整產品結構,如今,魯泰已經在產能、產品、技術等方面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成為全球最大的高檔色織面料生產商和國際一線品牌襯衫制造商。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新時代,全行業發展正呈現新特征,產業新定位日益清晰,魯泰也在為這一新的定位積極奮斗。 推進智能制造,打造創新驅動的科技企業。作為智能化、數字化紡織的全球倡導者和踐行者,魯泰智能制造提高的是勞動生產率,終極目標是實現“以人為本”。通過自動化、數字化裝備的應用解放人,提高勞動效率,最終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真正實現“以人為本”。 實施品牌創意,打造文化引領的時尚企業。長期以來,魯泰持續進行科技創新、設計創造,為引領科技與時尚潮流,實現“魯泰制造”向“魯泰創造”的轉型升級增加了新動能。 開展綠色制造,打造責任導向的綠色企業。作為行業生態文明建設示范企業和ZDHC綠色先鋒試點企業,魯泰著力于建設綠色制造體系,建立健全綠色標準,開發綠色產品,創建綠色工廠,推動實現全產業鏈制造高效化、清潔化、低碳化、可持續化,同時依托信息平臺,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 劉子斌說:“一直以來,魯泰始終以振興紡織產業為己任,致力于實現紡織強國夢,為人類創造健康、舒適、環保,過程可追溯、品質可信賴的綠色紡織品。這也是我矢志不渝的紡織情懷。” 走出去,全球化資源配置讓全世界獲益 改革開放40年來,每個人的著裝,每家餐桌上的飯菜,每個城鎮的街道,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當下的中國,正不斷形成全面開放的新格局,對世界釋放更大紅利,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一次的開放,魯泰希望充分利用自己在資金、技術和專業人才等方面的優勢,與世界其他國家一道,共建“一帶一路”。近年來,魯泰穩步推進“全面國際化”戰略,開始走出國門,進行國際化布局,成為國際化企業,不斷提升綜合競爭力。 早在2013年,魯泰就開始了國際化布局,相繼在意大利米蘭設立辦事處、在美國成立公司。同時,投資3.6億美元推進海外生產基地建設,成為產業鏈集成、綜合創新型、國際化的紡織服裝集團。 目前,魯泰已打造了東南亞生產基地,在柬埔寨、緬甸、越南三個國家建立了四個工業園,一方面是為了響應國家戰略部署,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追隨客戶和市場的腳步,打通服務客戶的最后一公里。 確實,在中國紡織工業進入轉型升級的拐點,步入高質量發展的階段后,有很多紡織服裝企業開始了全球化的布局,企業大多考慮的是關稅、勞動力成本、棉花配額等問題。不過劉子斌卻告訴記者,雖然在國外建廠,但國內的產能還要在現有基礎上略有增加,要把更高附加值的產品放在國內,“投資也好、轉移也好,其實我們的核心競爭力還是人,因為在國外,高技能崗位他們并不能很好地勝任,所以我們要利用國內的高素質人才,實現用工少、高效益,生產差異化的產品,這才是中國紡織最大的機會?!?/font> 海外投資的經歷,讓劉子斌深有感觸:“這些國家就像我們30年前一樣渴望外資的進入,而今天的我們已經邁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梢钥吹剑袊母母镩_放,受益的不僅僅是我們自己,全世界都從中獲益?!?/font> 改革讓企業受益,更成就了每個人 “魯泰的發展從來不只是為了賺錢。如果不考慮客戶、員工,不考慮回報當地社會,企業很難發展下去?!眲⒆颖蟊硎?,正所謂“上下同欲者勝”,魯泰知道發展是為了誰、依靠誰,因此打造出了扎實的“以人為本”企業文化。 魯泰在山東淄博的員工就有2萬多人,據說,魯泰的中高級管理人員幾乎達到零流失率。對此,劉子斌直言:“公司中層沒有流失,員工流失率低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以人為本。以人為本首先要知道員工需求什么,大家不是要求只要有份工作就行了,我們為希望進一步學習提升的員工提供平臺,滿足大家實現個人價值的愿望?!?/font> 在3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魯泰建立了以熱愛員工為主導的企業文化,大力推行校企融合,推薦員工帶薪上大學,并成立了魯泰紡織服裝學院,促進了員工知識和技能的提升。和風細雨,潤物無聲,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讓魯泰文化在員工中生根發芽,實現人與企業共同發展,促進百年魯泰基業長青。 “創造財富 奉獻社會 衣錦四海 經緯天下”是魯泰的使命。多年來,魯泰始終遵循企業使命,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和諧發展。 魯泰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始終關注著行業,2017年,魯泰再次為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捐贈300萬元,贏得了行業的高度尊敬。 著眼于大紡織、超紡織,不斷續寫新輝煌 改革沒有終點。目前魯泰正走在新30年的征程上,公司提出了“未來5~10年實現銷售收入、利潤總額翻一番,再造一個魯泰,成為世界一流知名企業”的發展目標,以“盤活存量、尋找增量、做強實業、適度運作”為發展思路,大力實施“提質增效”和“全面國際化”戰略,積極拓展產業結構,實現企業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目前,魯泰正積極探索多元化發展道路,著眼做“大紡織”、“超紡織”,基于紡織,超越紡織。 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和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這是新時代下中國紡織工業的新定位。未來的魯泰將是圍繞行業定位,不斷深化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魯泰,將是以創新驅動、責任擔當、文化引領來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魯泰,并將不斷為行業發展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 面對面 我們趕上了偉大的時代 TAweekly:魯泰是在改革開放中誕生的,現在已經成為行業標桿企業,回過頭來看,您認為改革開放給魯泰帶來了什么? 劉子斌:魯泰的成立和發展趕上了一個偉大的時代,這個時代就是改革開放。魯泰成立于1987年,第二年就開始與泰國合資,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因為之前是不許兩紗兩布企業搞合資的。開業剪彩的那一天,時任山東省省長和政府、協會的主要領導都來出席剪彩儀式,這也體現了政府對企業轉制的支持。 通過合資,我們視野開闊了,在戰略決策方面把握住了大方向。魯泰在改革開放中發展更為重要的是得益于全體員工,魯泰的發展是為了員工,發展中也必須依靠員工。我們一直懷著家國情懷,為了國家,為了紡織工業,為了解決民生,這是我們的初心。 TAweekly:魯泰的企業文化總是讓業界津津樂道,行業人都知道,魯泰有一個紡織樂團,曾經登上過國家大劇院,為什么魯泰會用心做一個樂團? 劉子斌:魯泰建立樂團首先源于公司積極響應黨和國家關于文化建設的號召,大力培育優秀企業文化和企業家精神,注重精神和文化的傳承;其次,魯泰紡織樂團是魯泰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樂團全部演職人員均是來自生產一線的紡織、服裝工人,通過樂團這種形式讓普通一線紡織員工近距離地感受高雅藝術的魅力;另外,樂團已成為公司的重要特色,在企業文化、品牌宣傳推廣過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TAweekly:魯泰真正把企業打造成了集家庭、學校為一體的平臺,讓大家在這里都有價值感和歸屬感,您對這個企業、對這個行業有著怎樣的情懷? 劉子斌:紡織工業是我們國家的母親工業,現在隨著進入新時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對紡織工業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們有責任與全體紡織人一起,為中國紡織業由大到強貢獻出一份力量。 建立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我們更多還是為了國家紡織工業,為了當地的經濟建設盡一份力。企業的發展最終依靠員工,企業發展了還要回饋社會,從公司成立之初到現在,我們在濟困、支教、助學、賑災、敬老、環保等方面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累計投入2億多資金,還是為了家國情懷。 TAweekly:在新的時代里,中國的改革開放還會繼續深入,您認為企業發展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劉子斌:勞動力短缺是未來我國制造業面臨的大問題,現在的年輕人受教育程度高、職業期望值高、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較低,與薪資水平相比較,他們更看重工作環境、福利條件和未來的發展機會。 紡織行業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不夠,我們要想辦法提升職工待遇、改善工作環境,但同時又面臨生產成本上升。解決這個矛盾除了需要提高智能化水平外,還需要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制造業力度,從根本上提高勞動者地位和待遇。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