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棉紡織行業運行總體平穩, 但6月中下旬進入傳統的淡季,下游需求減弱,企業開工以及銷售略有下降,總體呈現出“需求弱、增長緩”態勢。
棉價持續走弱
從5月份起,棉紡織市場上就不斷有儲備棉投放的消息傳出,直至6月底正式確認,此次儲備棉投放采取“輪換”的方式進行,原則是“不對稱輪換、多輪出少輪入、先輪出后輪入”,目的是要不斷改善庫存質量結構,把庫存消化到合理水平。輪出時間為期近兩個月,計劃投放100萬噸儲備棉。從目前的成交進度看,2011年度國產棉銷售進度略好,2012年度的國產棉無成交,2012年度的進口棉少量成交。儲備棉成交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棉花質量,有企業反映,本次投放的儲備棉與市場流通棉花相比,性價比不高,出現質量問題無索賠,資金占用時間長,這些因素大大削減了企業購棉積極性,預計成交不樂觀。
基于當前國內走弱的棉花市場,企業普遍認為儲備棉價格偏高。今年上半年,紡紗市場形勢低迷,國內棉花價格始終處于下行通道,儲備棉輪出只是堅定了企業減少棉花庫存的判斷。而國際棉價自二季度開始震蕩攀升,與國內棉花價差逐漸縮小至不足2000元/噸。國際棉價上行,一是受全球棉花產量下降預期的影響,二是美元走強的同時,大宗農產品價格普遍上漲,但未來國際棉價是否能繼續堅挺上行仍為未知數。
進口紗優勢突出
上半年,我國棉制紡織品出口貿易額同比下降7.74%,但減幅逐月縮小,進口貿易額同比在6月份由負轉正,增長1.38%。由于國際市場需求暫未全面復蘇,我國主要的紡織品貿易市場歐盟、日本、東盟等都為負增長,但美國市場消費有所啟動,我國對美出口的棉制紡織品貿易額表現為正增長。
在棉制紡織品貿易中,進口紗形勢不容忽視。前6個月,我國累計進口棉紗118.4萬噸,同比增長近20%。進口紗進入國內市場的勢頭絲毫未減,尤其越南等東盟各國進口的棉紗線數量增長迅速。進口紗持續增長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進口紗原料成本低,價格優勢明顯;二是進口紗質量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同樣的價格國內紡紗企業無法生產,而進口紗仍有一定的利潤空間。也正是因為如此,紡紗訂單逐漸轉向東南亞等國家,大量的小型紡紗廠因接不到訂單、產品無銷路而減產、限產,甚至關停倒閉。
企業分化明顯
從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對全國骨干型企業數據跟蹤情況了解,上半年企業生產運行平穩上行,進入6月份后市場需求小幅回落,其中紗產量低速增長,布產量上半年保持1%左右的負增長,市場需求回暖動力仍不足,企業分化明顯。由于紗產量同比增長,上半年跟蹤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微幅增長,而在二季度初,市場需求短暫恢復,也讓企業虧損面呈減小趨勢。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調研了解到,一些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的紡紗聚集地區,企業開工率不足50%,大量企業關停。企業表示4、5月份產銷良好,訂單正常,進入6月份,下游訂單減少,產品銷售放緩。值得注意的是在夏季高溫天,車間生產條件較艱苦,生產成本也高,有的企業選擇放假停產一段時間,等市場稍好一些再開工。
為規避純棉市場國內外的競爭,一些企業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準確定位目標市場。從調研中了解,有的企業通過產品開發、質量提升和應用特種纖維,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其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有效增加了資金流,保證了企業的健康運轉。有的資金相對緊張的小企業,通過內部挖潛、降低成本,定位特色目標市場。如采用了化纖原料生產滌棉混紡以及純滌中低支紗,避開了與進口紗的直接競爭,保障企業的正常運轉。
由于市場欠佳,企業在控制庫存方面也在盡量降低風險。在跟蹤調查的企業中,棉花庫存量大部分是保持在10~15天左右。與此同時,由于化纖替代性纖維的供應量相對充足,也不存在配棉的問題,因此庫存量多。
從上述情況來看,由于原料價格下降,多數企業基本無庫存,隨用隨買。與原料庫存相比,企業產品庫存自二季度以來,便呈上升趨勢,產品庫存約為15~30天左右。
企業向政策要利潤
在2015年上半年,行業運行中另一個較為突出的特點就是產能的轉移,其主要體現在內地產能向新疆和海外的轉移。
當前由于紡紗原料成本不具競爭力、棉花質量不理想,同時在用工、用電以及各種稅費等方面都讓企業經營舉步維艱,尤其以純棉產品為主的企業面臨的內外競爭壓力更大,但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全面放開,新疆為吸引紡織服裝企業進疆投資提出了多項優惠政策,包括電價優惠、土地免費、出疆補貼等,企業希望能抓住政策利好,緩解企業生存困境。因此,自2014年開始,陸陸續續有內地紡織企業到新疆考察建廠事宜,今年上半年內地已有多家大型優勢紡織企業在疆簽署紡紗項目,內地紡織廠進疆的勢頭愈演愈烈。
同時海外轉移趨勢也未停歇。越南作為內地產能海外轉移的主要承接地,已有十余家內地紡紗企業在越南投資建廠。此外,柬埔寨、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也逐漸成為內地紡織企業的轉移地。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向新疆發展還是向海外轉移,盡管企業得到了許多政策優惠,但也面臨諸多風險,包括政策持續性、文化融合、員工管理培訓、技術人員缺乏等實際問題。因此,從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考慮,在轉移過程中,企業應遵循市場規律,循序漸進,長遠規劃,提高企業自身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