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寧夏利通如何書寫塞上江南紡織“奇跡” |
本刊記者-徐峰 這是一方美麗的土地,這里是富饒的回族之鄉——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過去素以“塞上江南”、“黃河金岸”、“水旱碼頭”、“天下大集”等美譽著稱,以枸杞、拉面、鮮果、牛奶等特產揚名;而現在,在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版圖上,在承接紡織產業轉移的大潮中,吳忠市利通區高瞻遠矚,謀后而動,積極推進,后來居上,又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氣候宜人,環境優美。 初夏的寧夏,氣候適宜,花果飄香,讓人神清氣爽。隨中國紡織行業主流媒體一行,《紡織服裝周刊》記者趕赴利通,在兩天的現場走訪調研中,不見傳統制造業地區的陰霾,不同于一些產業園區的蕭條,處處機器轟鳴,繁忙有序,充滿生機與活力。 吳忠市利通區區委書記張曉明介紹,以招商促開放,以引資推轉型,近年來,利通區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加快轉型調整,紡織業獲得快速發展。目前紡織產業已成為利通區五大產業之一,并已納入寧夏輕工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這一切,得益于當地黨委、政府對紡織的重視,得益于清晰的產業定位,也得益于各方的支持和扎扎實實的共同努力。 “利通區對于發展紡織業堅定不移,在承接產業轉移時定位準、起點高,堅決杜絕落后產能搬遷,而是瞄準先進設備和差別化、高附加值產品,齊心合力把利通區打造成中國紡織之都?!睂τ诶òl展紡織業的定位與戰略,張曉明思路清晰,胸有成竹。 5年一劍,利通紡織威名初顯 利通區紡織產業起步于2010年下半年,借紡織產業轉移的東風,得益于產業延伸轉型和自主創新升級“雙引擎”,利通紡織產業在5年多的時間實現了華麗蛻變。 作為全國紡織產業轉移示范園區,目前,利通生態紡織產業園一期已初具規模。園區占地2030畝,總投資額達到46億元,現已入駐企業49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7家,基本形成了以寧夏恒豐、寧夏雙維、寧夏精藝裘皮等企業為主的綜合紡織產業園,實現了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由初級產品向高端產品轉變,由貼牌產品向自主品牌轉變,由松散型經營向產業集群四個轉變,形成了集羊絨分梳、紡紗、制衫、織布、地毯、裘皮服飾于一體的紡織產品生產加工產業鏈。 行業主流媒體與利通區領導、有關部門、企業代表座談。 在2016年初召開的全國紡織產業轉移暨綠色互聯網紡織發展論壇上,利通生態紡織產業園區獲2015紡織結構調整突出貢獻獎,同時入選產業轉移十大產業園區,成為全國紡織行業中唯一一家同時摘得兩項殊榮的園區。這也從一個側面有力證明,利通區以實施生態紡織產業園區空間拓展戰略為載體,不斷壯大產業集群,業已躋身全國紡織工業“第一方陣”,“利通奇跡”名副其實。 據利通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閆浩介紹,2015年生態紡織產業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23.8億元,利稅1.3億元,解決就業6000余人?!澳壳?,紡織工業產值占到整個園區總產值的80%以上,占整個利通區工業生產總值的40%以上。紡織工業已成為利通區當之無愧的支柱產業,地位明顯,作用突出,前景廣闊?!遍Z浩指出。 龍頭帶動,示范效應引八方客 “恒豐速度”,這是記者采訪中聽到頻率很高的一個詞,也不由一探究竟。 據了解,2013年5月,利通區成功引進寧夏恒豐入駐生態紡織產業園,項目從洽談到落地僅用40天,從動工建設到試生產僅用了120天,實現了當年引進、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當年見效。 “從心存顧慮到落地生根,恒豐現在對在利通的發展充滿信心。沒有政府發展紡織產業的決心與魅力,沒有當地干部貼心周到的服務與支持,我們的項目再好,也不可能有如此快的發展?!睂幭暮阖S紡織集團總經理宮波體會頗深,感慨良多。 經過幾年的運作,寧夏恒豐紡織項目總投資已經追加到25億元,兩年半的時間里,建起了4個廠房、3個紡織紗廠、1個織布廠,有30萬紗錠,288臺織機,其中有72臺大提花機,其發展速度被譽為“恒豐速度,利通奇跡”。 寧夏恒豐紡織集團生產車間。 目前,寧夏恒豐“百萬紗錠、百億產值”項目已開工建設,完成后最終將達到100萬錠規模。2018年前,投資40億元的寧夏恒達紡織產業園將建成,達產后實現50萬錠高檔紡紗及1000臺織機生產能力,年產值達60億元。 “未來,寧夏恒豐紡織集團將借助寧夏的政策優勢與環境優勢,立足本地,瞄準高端,積極拓展,全力打造一條集紡紗、織布、印染、服裝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睂m波說。 榜樣的示范效應最為直接,“恒豐效應”不斷放大。在寧夏恒豐的帶動下,眾多有志于在西部、在利通投資興業的東部紡織企業紛至沓來,爭相落戶,生態紡織產業園區一派興旺景象。據介紹,在一期項目的帶動下,目前產業園二期已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之中。二期園區規劃面積6600畝,計劃總投資130億元,計劃引進企業45家,近期目標年產值100億元,遠期目標為200億元,全面建成后可解決就業2萬人。 突出特色,優勢產業煥發新顏 寧夏素以 “紅、黃、藍、白、黑”五寶聞名于世,這其中的“白”就是大名鼎鼎的灘羊皮。借助豐富的資源優勢,寧夏的毛紡織業歷史悠久,產品豐富。而利通區的紡織產業也從最初的毛紡織業脫胎而來,由初加工起步,到現在的現代化生產,利通毛紡織業這個特色產業重新煥發了生機。 利通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洪建群介紹,利通區商貿流通活躍,是全國毛絨原料的集散地。該區活躍著近2萬人的羊毛絨收購隊伍,覆蓋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內蒙古等11個省區及蒙古、哈薩克斯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其發展毛紡織產業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寧夏精藝裘皮制品有限公司精美的產品。 一進寧夏吳忠市精藝裘皮制品有限公司大門,記者首先看到的是廠區內數千張滿地晾曬的灘羊皮。據總經理馬莉燾介紹,精藝裘皮以外貿為主,公司產品主要銷往意大利、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近年來,企業堅持科技創新與工藝改造,產品由裘皮制品的半成品逐漸過渡到家居飾品、成衣等最終產品,產品附加值大大提高。“在鞏固外貿的同時,今后我們將加快品牌打造,提升設計水平,注重節能環保,逐漸擴大內銷市場,爭當龍頭企業,重振‘白寶’雄風?!瘪R莉燾說。 寧夏偉圣絨毛紡織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作為寧夏羊絨被、羊毛被家紡產業的領頭羊,寧夏偉圣絨毛紡織有限公司近年來加快技術改造,斥資購入全自動生產線,進行設備改良和工藝創新,不斷提高產品水平,取得良好成效??偨浝項钪緦幈硎?,“世界羊絨看中國,中國羊絨看寧夏”,未來公司將繼續專注于做精、做優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努力打造羊絨被、羊毛被國內知名品牌,讓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走出寧夏、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企業的努力也讓利通區的傳統毛紡產業蓬勃興盛。數據顯示,2015年,生態紡織產業園完成分梳羊絨2500噸,分梳羊毛1500噸,裘皮制品100萬件,家用羊毛、羊絨被20萬條,產銷兩旺。 “下一步,利通區將繼續充分利用毛紡織產業特色資源,從更廣范圍、更寬領域參與國際、國內市場分工,推動產業繼續向前邁進。”閆浩表示。 發揮優勢,利通紡織前景廣闊 利通紡織業近年來的發展,與其當地的資源優勢與良好的投資環境息息相關。 “企業來利通投資,最初看重的還是成本優勢。”寧夏恒豐紡織集團副總經理韓國鋒介紹,“綜合勞動力工資、電價、水價等因素,在這里生產1噸紗的成本比山東要低1千多元?!绷硗?,回族員工善良淳樸、勤勞肯干、熱愛清潔等高素質,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適宜的自然環境也是直接的吸引所在。利通區晝夜溫差大,夏天幾乎連空調都不用,水質良好,而且十分符合紡織業對溫濕度的要求“在內地,夏季高溫高濕是很難紡紗的季節,但在利通卻感受不到這種不利因素?!眳侵液愫涂椩炜萍加邢薰究偨浝硗鯐札R說,“有時候,內陸地區由于溫濕度等原因很難高效開起來的設備,在利通卻能開到很高的效率,很適合生產高支紗?!?/font> 吳忠恒和織造科技有限公司先進的生產設備。 優惠的政策和貼心周到的服務更是讓人難以“抗拒”。從建園之初,利通區始終立足“親商、便商、扶商”的招商理念,優化投資環境,堅持做到“硬件不足軟件補,地緣不足人緣補”。據利通區商務和經濟技術合作局局長趙麗亭介紹,區里對每個簽約項目都進行全程跟蹤,全程代辦,全程服務,努力降低客商的投資和運營成本,傾力打造優質的發展環境。同時,利通區還結合實際制定出臺了生態紡織產業園入園優惠政策,在基礎設施建設、用工補助、稅收減免上給予入園企業最大限度的扶持,讓其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遇到問題馬上能得到回饋”、“領導現場辦公幫助解決難題”、“幾乎忘了自己是外來企業”……從企業的句句心聲中,記者看到了當地領導的親力親為、雷厲風行,看到了利通招商引資發展產業的誠意和決心,也看到了利通紡織未來發展的光明前景。 放眼長遠,打造西部紡織風向標 5年一劍,成績顯著,但利通人并不滿足,前行的腳步更加堅定。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政策機遇,以及區域貿易自由化、寧夏沿黃河經濟區建設等的推進,利通紡織業未來的發展藍圖正在精心描繪。 吳忠市利通區區長李玉山介紹,“十三五”期間,利通區將以改造提升生態紡織產業園一期為基礎,全面建設產業園二期,進一步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將生態紡織產業園區建設成為一個以羊絨(毛)紡織為主體,以紡織中后端產業鏈為核心,集研發-生產-展銷-物流倉儲為一體的現代化生態紡織園區,建設寧夏產業技術研發設計基地、紡織產業及期配套產品生產基地、面向阿拉伯國家和穆斯林地區的紡織品交易基地,打造全國紡織產業轉移示范區。 生態紡織產業項目(二期)。 同時,以打造“中國紡織城”和“百億生態紡織產業園”為目標,依托寧夏恒豐紡織集團大力實施紡織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工程,加快PX、PTA等紡織上游項目建設,著力提升羊絨(毛)制品研發能力,促進羊絨紡織向價值鏈高端延伸,逐步拓展合成纖維及紡織面料的應用范圍和市場占用率。 “我們的目標是,在主動承接東部紡織產業轉移的基礎上,做好現有產業的延伸轉型和自主創新,逐步形成集梳絨、紡織、印染、成衣加工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建立精品紡織產業體系,打造中國西部紡織的風向標?!睂τ诶徔椀奈磥?,李玉山充滿信心。 記者手記: 奇跡源于實干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這是記者在吳忠市利通區采訪過程中留下的最直觀印象??茖W規劃、精心建設、有序推進,正是有了生態紡織產業園這棵“梧桐樹”,才引來了恒豐等一眾“金鳳凰”,也才有了紡織行業的“利通奇跡”。 產業園區是西部地區承接紡織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和平臺。近些年來,借西部大開發及“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東風,順應紡織產業轉移的趨勢,西部很多地區大興土木,紡織服裝產業園區如雨后春筍不斷涌現,其中有成功的樣本,也有不少失敗的案例,“爛尾”、“空置”園區不勝枚舉。 但利通生態紡織產業園區的紅火確實讓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短短5年時間,園區產業從起步到提速,產業集聚效應明顯,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蒸蒸日上,紡織鏈條逐步延伸,一派生機勃勃景象。 這其中的緣由值得思索,除了“硬”的條件,“軟”的東西或許更具價值。產業規劃、招商引資、基礎建設、高效管理、精準服務……這些說起來簡單,要真正落地卻真的要彎下身子,流點汗水。為客商營造親商的社會環境、便商的服務環境、扶商的政策環境,傾力打造優質的發展環境,可以說,沒有當地政府的真抓實干和貼心服務,利通紡織不會有今天的活力四射。 奇跡源于實干。我們相信,在政府、協會、企業等各方的共同澆灌與呵護下,利通紡織這棵“梧桐樹”一定會長得越來越茁壯,也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金鳳凰”借勢而起,展翅飛翔。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