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紡織行業發展貢獻企業力量,“紡織之光”走訪濱州亞光 |
張娜/文 9月14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理事長葉志民,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林琳,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陳思奇等一行5人走訪了“紡織之光”捐贈企業——濱州亞光家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濱州亞光”)。 濱州亞光總經理王紅星,副總經理張富勇、劉書斌,董事會秘書、工會主席李延芹,技術中心副主任、檢測中心主任劉雁雁等陪同葉志民一行參觀了企業。 在座談環節,葉志民介紹了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紡織之光基金會”)的基本情況。他講到,紡織之光基金會提供的基金主要用于獎勵在紡織行業科技進步、提高行業創新能力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或個人,獎勵在紡織教育戰線上的優秀教師和優秀學生,發揮他們在全行業的典型和引導作用,并在可能的條件下支持一些對紡織行業產業升級有重大影響的基礎性科研項目和科技成果推廣項目。截止到目前,紡織之光基金會在科技教育公益活動上的支出已超1億元,對紡織科技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濱州亞光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2010年向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捐贈100萬元,用于促進紡織行業科技教育事業發展。葉志民代表受到獎勵的教師與學生對濱州亞光表達了誠摯的感謝。他期望未來能通過夏令營的形式,將優秀的學生輸送到濱州亞光進行學習,加強學生對企業的了解,豐富實踐經驗。 王紅星對紡織之光基金會對行業作出的貢獻表示肯定和認可。他表示,通過捐贈活動,希望能為推動紡織行業發展貢獻企業的力量,同時繼續培養更多的紡織專業性人才,促進行業技術骨干積極創新、研發,為紡織行業轉型升級做出貢獻。 此外,王紅星與林琳、葉志民交流了企業運行情況及紡織行業所面臨的挑戰。王紅星表示,企業1~8月份整體形勢良好,訂單比較充足。目前,紡織行業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運力緊張、人民幣升值、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響,發展形勢比較嚴峻,紡織企業需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增強企業自身的綜合競爭力。 濱州亞光家紡有限公司 濱州亞光家紡有限公司始建于1980年,是一家生產銷售家用紡織品的高新技術企業, 擁有從研發設計、棉紡加工、家用紡織品制造、到國內外銷售一體化的全程可控產業鏈,系濱州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之一家紡紡織集群的代表企業,產品出口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加拿大、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近年來,產品在國內市場的銷量和份額也不斷提升,在國內市場擁有3600個銷售終端。 今年以來,企業生產經營正常,訂單飽滿,目前在手訂單可持續到12月份。公司近年來先后投資進行了三期大的技術改造,整體裝備已從根本上完成了高起點、高標準的更新換代。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提高了產品檔次和附加值,縮短了產品研發周期,并達到了節能降耗以及降低成本的目的,使公司擁有了生產大批量、高品質毛巾類產品的規模優勢,并發揮著引領毛巾行業技術進步的作用。2018年5月,被評為2018年紡織行業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家紡毛巾智能工廠。 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簡介 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是在1996年設立的“錢之光科技教育基金”的基礎上,由一批擁有高度使命感和責任感,愿為中國紡織行業科教進步作貢獻的優秀紡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捐贈資金成立的。2008年5月在民政部登記注冊成為全國紡織行業性基金會,注冊資金2000萬元。 截至2020年底,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已支持表彰獎勵紡織科技獎1556項、優秀教師和學生4205名、優秀教學成果獎1726項、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118項、應用基礎研究63項、科技成果推廣306項、全國紡織行業技術能手283名、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16人及28家獲獎單位。 自1997年至今,科技教育公益活動支出超1億元,對促進紡織科技教育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宗旨 科技進步 人才成長 產業升級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