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代同向同行,共赴美好未來!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走訪武漢紡織大學 |
本刊記者-李亞靜
近日,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陳思奇一行來到武漢紡織大學,同2020—2022年度“紡織之光”中國紡聯教師獎、學生獎與2021年度“紡織之光”中國紡聯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項目獲獎師生進行回訪座談。
武漢紡織大學人事處處長李偉、學工部副部長夏賢輝、教務處副處長張霞、人事處副處長袁國梁、學工部主任科員曹敏娜、人事處主任科員路暢以及獲獎教師、學生代表參加座談交流。會議由李偉主持。
武漢紡織大學人事處處長李偉介紹了武漢紡織大學的基本情況。武漢紡織大學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漢紡織工學院,2010年更名為武漢紡織大學。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大學為戰略目標,堅持特色發展、開放辦學。學校堅持“一元領先、多元并進、突出特色、協同發展”的學科建設思路,組建五大學部,設置18個學院(部)3個研究院,涵蓋理、工、文、法、經、管、藝等7個學科門類,擁有1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0年來,武漢紡織大學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同向同行,成就了一代代師生的美好人生,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陳思奇介紹了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的發展及“紡織之光”公益項目情況。截至2022年底,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已支持表彰獎勵紡織科技獎1710項、優秀教師和學生4558名、優秀教學成果獎2397項、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136項、應用基礎研究83項、科技成果推廣339項、全國紡織行業技術能手325名、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16人及33家獲獎單位。自1997年至今,科技教育公益活動支出超1億元,對促進紡織科技教育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會上,2020-2022年度“紡織之光”教育獎獲獎教師鐘蔚、江學為分享了各自的教學經歷及教育教學研究成果及心得。他們談到,多年來,“紡織之光”始終支持行業科技、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紡織之光”教師獎和學生獎為教育事業發展、優秀學子成長乃至產業升級都做出了巨大貢獻。
2021年“紡織之光”中國紡聯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獲獎項目《“紡織材料學”融入課程思政的構建與實踐》《新文科背景下“工經融合”紡織外貿人才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基于“文化傳承、多元協同”的國際化時尚創意人才培養模式建構與實施》的主要完成人李建強、吳英、閆俊分別對項目做了匯報與交流。
李建強介紹到,項目成果的創新點之一在于形成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將課程思政固化到教學體系中,形成融入課程思政目標的課程教學大綱和教案;將身邊典型人物事跡和科研成果融入教學內容,形成具有特色的課程思政資源庫。借助項目改革,學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紡織材料學”課程思政資源庫。
吳英介紹了項目的創新點:構建“工經融合+競賽驅動+多元協同”以實踐創新能力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適應紡織行業發展的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構建“1136”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構建“兩轉化、五基于”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構建“536”實踐教學的質量保障體系,形成重視質量的校園文化。
閆俊表示,項目的創新性主要體現在教育理念的融合性、模塊課程的遞進性、教學過程的體驗性、質量保障的全域性、跨界合作的深度性。通過四年多來不斷地探索與反思實踐,項目所積累的研究成果在湖北省內外獲得了一致好評。
2020-2022年度“紡織之光”教育獎獲獎學生杭佳和、李少欣、周佳慧、魯自立、成哲對各自學業成果和未來規劃進行了介紹。學生們表示,很榮幸能獲得“紡織之光”獎學金,未來他們會在紡織領域繼續耕耘,為國家紡織現代化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簡介
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是在1996年設立的“錢之光科技教育基金”的基礎上,由一批擁有高度使命感和責任感,愿為中國紡織行業科教進步作貢獻的優秀紡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捐贈資金成立的。2008年5月在民政部登記注冊成為全國紡織行業性基金會,注冊資金2000萬元。
截至2022年底,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已支持表彰獎勵紡織科技獎1710項、優秀教師和學生4558名、優秀教學成果獎2397項、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136項、應用基礎研究83項、科技成果推廣339項、全國紡織行業技術能手325名、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16人及33家獲獎單位。
自1997年至今,科技教育公益活動支出超1億元,對促進紡織科技教育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宗旨:科技進步 人才成長 產業升級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