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華:大朗毛織仍將在新時代釋放改革激情 |
本刊記者-徐長杰 陶紅
2018年 中國迎來了改革開放40周年 中紡聯會刊《紡織服裝周刊》、《中國紡織》 聯合啟動了 “ ——中國紡織服裝改革開放40年系列宣傳報道 推出“領軍40人”欄目 特邀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 為中國紡織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精英代表人物 暢談回顧40年來的探索實踐,并展望美好未來
大朗鎮人大副主席 葉建華 大朗歷經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毛織產業也早已沖出國門,大朗毛織產品出口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國際市場歡迎。可以說,過去的40年間,大朗毛織產業征戰國際市場,釋放過激情,付出過代價,啃過“硬骨頭”,打過攻堅戰,他們的努力,無疑為中國紡織的全球化市場與布局打下了基礎。 大潮起珠江,廣東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如今,仍一直領跑全國。 “改革開放是很多人提著腦袋干出來的”,這種敢為人先的魄力,也讓廣東省大朗鎮從籍籍無名的小鎮,成為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位列第35位。 從第一家毛織企業落戶到毛織產業逐步形成,從毛織市場建成開業到行業體系、產業配套逐漸完善,大朗毛織業歷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分散到集聚、從加工生產到自產自銷、從貼牌加工到自有品牌……不產一根羊毛卻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中國羊毛衫名鎮,40年的跨越式發展,讓大朗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毛織之都”。這些榮譽的獲得無疑是改革開放饋贈給敢為人先的大朗人最好的禮物。 發展, 從“農業小鎮”到“中國羊毛衫名鎮”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處于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大朗抓住機遇,積極培育和發展毛紡織產業,并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毛織產品集散基地之一。 今日躋身一線城市的深圳,在40年前還被人稱做“小漁村”,而40年前的大朗,更是無人知曉。世代以農耕為主的小鎮人,家家戶戶都靠著家里的一畝三分地,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大朗鎮人大副主席葉建華在接受《紡織服裝周刊》采訪時回憶說,伴隨著改革開放,1979年香港協和織造有限公司以“三來一補”的形式在大朗大井頭村開辦了大朗毛織一廠,至此,“三來一補”企業的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勢迅速點燃了大朗。一時間,“村村毛線繞,戶戶織機響”,毛織企業在大朗遍地開花。大朗正是借助改革開放允許外資的進入,拉開了毛織產業發展的序幕,大朗人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后幾年,大朗第一批“弄潮兒”利用在外資毛織廠打工的經驗,辦起了各種各樣的“兄弟檔”、“夫妻廠”等家庭作坊式毛織廠,逐漸由十幾家發展到幾百家、上千家,大朗毛織產業逐步形成,并且逐漸從手搖織機過渡到半自動織機,完成了毛織機械的第一次更新換代,提高了生產效率。 葉建華表示,隨著大朗毛織產業逐漸發展壯大,港資企業逐步退出,民營毛織業的實力逐步壯大,把大朗的毛織業推向了更快、更高的發展之中。在大朗鎮委、鎮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廣東毛織市場建成開業,以民營企業為主的毛織專業街、毛織村也逐漸形成,吸引了全國知名原料廠商前來安營扎寨,形成了集毛衣生產、原料、輔料、機械、洗水、漂染、印花、貿易等于一體的較為完善的行業體系。 目前,大朗全鎮毛織行業企業超過13000家,毛織品市場年交易額達600億元,占廣東省毛織銷售總額的70%以上。形成了集研發設計、生產加工、原料輔料、機械設備、洗水印花、物流貿易、人才培訓、科技服務、信息咨詢等于一體的“一條龍”全產業鏈條,輻射范圍涵蓋整個珠三角地區。2018年,大朗產業集群經受住下行考驗,發展態勢平穩,截至今年10月,大朗規上工業增加值達102.7億元,同比增長13.2%。 近年來,大朗積極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倡議、“三品”戰略、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工作部署,抓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等工作,走出了一條具有大朗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大朗也一躍成為“中國毛織產品采購基地”、“中國毛織紗線集散基地”、“中國電腦針織橫機集散基地”,在我國毛織產業發展歷程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轉型, 從“加工工廠”到“創造基地” 進入新時代,大朗積極推動毛織產業轉型升級,做強做優毛織特色產業,通過示范基地的培育建設,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路徑,實現了毛織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因改革而生,因開放而強,歷史選擇了大朗,大朗亦無愧于歷史。 2012年,大朗邀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編制了《大朗針織毛衫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規劃》。近年來,大朗以《產業規劃》為指導,圍繞“產城人融合”的發展思路,大力實施“龍頭企業帶動、公共平臺整合、區域品牌營銷、區域標準推廣、交易指數發布、毛織文化引領”六大工程,促進產業鏈中創意、研發、設計和銷售等高附加值環節的集聚,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成效。 比如,大朗鎮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毛織業形成“小企業、大產業、大市場”的集群經濟效應,推動大朗毛織產業從“加工工廠”向“創造基地”轉變,從生產基地向全球性的現代毛紡織商貿城轉變。 早在2008年,大朗鎮政府就力推企業科技創新和機器換人。目前,全鎮數控織機使用總量已超過5萬臺,節省勞動力近20萬人,集聚了近20家數控織機生產企業和近100家數控織機銷售企業,形成了一條長約1.3公里的“數控織機專業街”,大朗也因此成為全球使用數控織機最多、最集中的地區。 此外,大朗鎮順應時勢,堅持發揮“互聯網+”的引領作用,按照“互聯網+”的思路,大力推進“毛織+電商”行動。率先成立全市第一個鎮級電子商務協會,專門設立2000平方米的大朗電子商務產業中心,投入400多萬元補貼企業上線阿里巴巴“大朗毛織”淘工廠項目,目前已有超過400家企業入駐淘工廠“大朗毛織”專區。截至2017年底,大朗擁有電商企業6122家,其中毛織電商企業3674家。全鎮電商年銷售額131.2億元,同比增長14.5%,其中毛織類電商銷售額75.9億元。正因此,大朗電子商務產業中心也被列為“中國毛織服裝電商品牌孵化基地”、“廣東省電子商務示范基地”、“中國紡織行業人才建設示范單位”。 葉建華表示,目前,大朗毛織產業形成了“1+2+5+N”的行業管理服務體系,“1”即一個行業管理委員會,“2”即黨代表和人大代表2個示范工作室,“5”即毛織、設計、機械、電商、紗線5個行業協會,“N”即多個服務平臺和市場主體。其中毛織管委會是全市首個行業管委會,毛織商圈黨代表工作室是市級示范點,毛織商圈人大代表工作室是省級示范點,毛織行業協會是全市首個5A級協會組織。 值得一提的是,從2001年創辦至今的中國(大朗)國際毛織產品交易會,儼然成為了全國毛織產業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盛會。目前,已經成功舉辦十七屆的“織交會”,以業界新銳專業展會形象不斷創新、不斷提升,完成了從“廣東”到“中國”再到“國際化”,從“展示會”到“交易會”,從“形象展”向“貿易展”的華麗轉變,實現了從“地方性”走向“全國性”再到“國際性”的重大跨越。特別是,大朗連續將“織交會”新聞發布會帶進北京人民大會堂,擴大了大朗毛織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力。 大朗毛織產業的轉型升級,帶來的絕不僅僅是地方經濟的騰飛、產業的發展也讓大朗這座城市“舊貌換新顏”。近年來,大朗打造了多條彩色路,被譽為廣東首個“彩色之城”。毛織片區的富康路成為全市頗有名氣的“星光大道”,帶旺了周邊3000多家毛織商戶,做旺了10平方公里毛織商貿城;總投資超20億元的紡織世界、環球貿易廣場、巷頭創新大廈等項目也迎來蓬勃的發展機遇。 大朗毛織產業在改革中上下求索,在奮進中謀得發展,在變革中煥發新生。如今,毛織業已發展成為大朗富民強鎮的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約占全鎮工業經濟總量的1/3,大朗毛織更是從“加工工廠”轉變為“織造名城”,正向“創造基地”華麗蝶變。 躍升, 從“全國市場”到“全球市場” 大朗全鎮不產一根羊毛,卻締造了以大朗為中心的毛織產業集群,每年集散銷售毛衣12億件,溫暖了全世界。據說,全球每五個人中,就會有一人穿過大朗生產的毛衣。 一直以來,紡織工業作為我國出口創匯的支柱性產業,在改革開放的40年中,立下了卓著功勛。 而大朗歷經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毛織產業也早已沖出國門,大朗毛織產品出口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國際市場歡迎??梢哉f,過去的40年間,大朗毛織產業征戰國際市場,釋放過激情,付出過代價,啃過“硬骨頭”,打過攻堅戰,他們的努力,無疑為中國紡織的全球化市場與布局打下了基礎。 如果說大朗毛織一廠是奏響大朗毛織產業的序曲,那么進入21世紀,大朗毛織業便迎來了它的鼎盛時期。為推動毛織業向更高層次發展,大朗自創辦“織交會”后,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引導企業參加國內外知名展會、開拓內外銷市場。這一階段,積累了雄厚資本的大朗本土毛織企業家,在繼續發展壯大毛織企業的同時,開始了“二次創業、轉型升級”;大朗也吸引了更多全國各地的投資者前來投資設廠。 葉建華介紹說,如今,大朗已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對“大朗”和“大朗毛織”區域品牌進行注冊。近年來,大朗還多次組織企業以“大朗毛織”統一標識參加紐約國際服裝采購展、巴黎國際服裝服飾采購展、拉斯維加斯服裝展、莫斯科服裝展以及中國針織博覽會等國際國內紡織品展覽會、交易會。 如今,大朗正在產品研發設計和附加值提升方面不斷取得突破。不僅打造了“織交會”、“毛衣節”、“國內行”等10個行業有名的品牌活動,更支持“中國毛織第一村”——巷頭、毛織貿易中心、環球貿易廣場等舉辦各類設計賽事,利用好設計師資源,做好設計師與產業的對接,引導企業以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務來營銷高價值客戶。 2018年,在全國紡織服裝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工作會議暨基地授牌儀式上,全國59家通過國家商務部復評的單位榮獲“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稱號,大朗毛衫基地在全國近100家申報單位中脫穎而出,再次獲得“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服裝)”稱號。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邁進新時代,紡織服裝業發展也進入新時期,“科技、時尚、綠色”正成為行業的新標簽、產業的新定位?;浉郯拇鬄硡^、濱海灣新區的加快建設,城市、產業、公共服務“三個升級”的加速推進,更是為大朗新一輪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與強大的動力。 葉建華表示,未來,大朗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現有產業基礎,找準大朗在全國產業集群的戰略定位,圍繞“產城人”融合的發展思路,堅持政府主導和市場運作相結合,堅持培育品牌和拓展國內外市場相結合,堅持扶持骨干企業和帶動中小企業相結合,堅持技術改造和淘汰落后相結合,加快完善研發設計、質量檢測、人才培訓、信息咨詢、展銷物流、融資服務等公共服務平臺,著力提升研發設計、品質監管和營銷策劃三種能力,實現從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轉變,從生產基地向現代毛紡商貿城轉變。 大朗將建設成為集高檔毛織品生產基地、毛織服裝研發設計中心、毛織服裝銷售中心、毛織服裝品牌集散地、數控織機制造和銷售基地于一體的世界毛織之都,成為世界毛織服裝流行趨勢風向標,持續提升大朗區域國際品牌在海內外的影響力。 40年風起云涌,40年砥礪奮進,大朗人通過艱苦奮斗在世界紡織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跡,也在改革開放大潮的洗禮中煥發新生。立足當下,大朗人積極推動毛織產業轉型升級,做強做優毛織特色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放眼未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行業實現紡織強國建設的條件更加成熟,認識更加清晰,大朗人正以不斷進取的精神,書寫著更為精彩的明天。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