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哲:破云而出的永遠是光 |
8月20日,凌迪Style 3D·2020中國服裝論壇在京啟幕,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出席會議并在會上發言?!都徔椃b周刊》特將講話原文刊發于此,以饗讀者。 破云而出的永遠是光 ——轉型育新機 變革開新局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 孫瑞哲 2020年8月20日 中國服裝論壇 本屆中國服裝論壇主題聚焦“大變革:信心與行動”,表達了中國服裝產業面對發展中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刺破迷霧、厘清方向、探索路徑、保持定力的愿景與決心。 破云而出的永遠是光。理性的思想,深刻的洞見,是照亮產業未來之路的璀璨光源。在此,我謹代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對追尋破云而出那束光的大家致以誠摯的敬意! 中國紡織服裝產業改革開放以后的強勢崛起,無先例和規律可循,而是事在人為、順勢而為。產業的未來,在生存與發展、當下與未來、自身與社會、國內與國際的關系交織中,無人敢言“必然”。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核心在于一個“變”字,變中有“破”有“立”、有“分”有“合”、有“轉”有“歸”。面對喧囂與紛擾,船到中流、人到半山,需要我們同時間賽跑、與時代并進,需要我們強化信心、重構優勢、付諸行動、抵達夢想。 一、洞察國際時勢的復雜性 其一,世界經濟發展的前景,具有高度不確定性。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多個地區,世界經濟增長預期不斷下調,需求不振成為一種長期存在。世界銀行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5.2%;世貿組織預測2020年全球貿易增速將縮水18.5%;聯合國預測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將急劇減少40%。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2020年中國服裝行業經濟運行出現邊際改善,降幅持續收窄,但上半年生產、出口、投資、效益等主要指標仍位于負增長區間。 其二,地緣政治沖突的深化,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當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不斷抬頭,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美國強化對中國的戰略遏制,“新冷戰思維”正在形成,科技和經貿異化為政治工具。中國紡織服裝行業也深受地緣政治沖突的影響,受涉疆法案波及,美國對中國科技封鎖的實體名單已包括了4家紡織服裝企業。美國近期又發布了《新疆供應鏈商業咨詢公告》,以政治化方式干涉國際采購。全球產業鏈、價值鏈脫鉤雜音加大,全球供應鏈斷鏈、失衡的風險居高不下。 其三,多元文化關系的構建,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基于不同文化,中國與西方國家的話語體系、信息的詮釋方式和管理規則不同。不確定性的擴散,使得不同文化之間的社會交往變得更加難以預測,面臨嚴重的信任危機。以我們自身體驗而言,產業層面的外交,信任機制的建立,作為一種社會復雜性的簡化機制,挑戰的是有效的組織規范、公共信念和價值觀的重塑。構建和諧的多元文化關系,對于消弭文化鴻溝,提高產業經濟穩定性與可預期性,變得更加重要。 二、把握產業發展的主動性 其一,新的生活方式,驅動生產方式變遷。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社會最大的改變,就是社交隔離促進了經濟活動和日常生活的線上化。加速轉型,成為產業安身立命的必要路徑。于供給側,傳統紡織服裝供應鏈需要轉向數字化、扁平化、共享化、柔性化、生態化。于需求側,品牌需要從單一的實體門店,轉向與電商PC端、電商移動端以及信息媒介的全客群、全渠道、全品類、全時段、全體驗、全數據、全鏈路的融合。 其二,促進融合發展,成為產業價值延伸的重要方式。從“個體時尚”到“泛時尚生態”的建立,伴隨著時尚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和新機制的融合涌現,是時尚品牌、時尚設計師、時尚事件、時尚人才培養體系、時尚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時尚產業集群、時尚都市等一系列復雜時尚要素的綜合集成,也是紡織服裝作為主體的時尚產業與影視、音樂、金融、科技、飾品、旅游、城市建設等領域的融合發展與價值并軌。 其三,實現高質量發展,須突破要素瓶頸。當前,服裝產業在整個要素市場,包括資金、土地、勞動力等要素資源配置、流動層面仍存在不少障礙,要突破這些要素資源的障礙,“轉”中有“升”,需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高質量發展,圍繞“科技、時尚、綠色”的產業新定位,構建有智慧、有顏值、有靈性、有尊嚴的新制造文明、新商業文明與新消費文明。 三、建立數字轉型的系統性 其一,數字地緣競爭,正成為全球各國產業競爭的新手段。 傳統地緣政治中,軍事力量是主要的決定因素,而在數字地緣政治中,核心科技和數據成為關鍵性因素。無論是美國對華為、中興、中芯國際等企業的“斷供”,還是中國提出的“安全可控”戰略,以及歐盟所提出的“技術主權”,背后都意在通過壟斷信息通信技術的供應鏈來構建自身的權力版圖。未來,時尚產業是否也會遭遇數字地緣版圖下,布局、占位數字供應鏈端口的硬核之爭?我們需要對新的產業競爭手段,給予充分的心理準備,匹配新的能力建設。 其二,數字化轉型,正成為紡織服裝產業創新驅動的新資產。 以互聯網平臺、移動互聯應用、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數字產業化”,正逐步發展到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推動實體產業深度轉型升級的“產業數字化”新階段。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正在賦予中國紡織服裝產業以重要的發展機遇。 以數據化和智能化為關鍵的商業更新,成為時尚品牌著力推動的 “新基建”。數字現實技術,包括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等,突破鍵盤和屏幕的禁錮,打破傳統的空間界限,讓人與底層技術進行自然、本能、甚至下意識的互動;認知技術則將人機互動個性化、場景化,通過定制化語言或圖像信息,驅動業務流程,實現無人值守;大數據的運用,可以實現實時和按照地理位置追蹤用戶,跳出實體店鋪驅動的固有時空限制,新商業環境下的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黏度,將變得“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無所不聯”。 其三,數字化時尚,正成為中國服裝品牌價值增長的新形態。 在服裝產業推動數字化時尚發展的進程之中,產品的智能度(IQ)和體驗度(EQ)將起到關鍵作用。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和全新的技能點,前瞻思考如何設計、制造和銷售真正數字化的產品,傳遞更富個性化的體驗,真正的挑戰恰恰在于,我們能否將多樣化的技術與企業發展基因進行有機適配,以點帶面,由表及里。 四、促進傳統文化的當代性 其一,當代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正催生產業多樣態的文化景觀。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異常多元化的文化生態,由此催生異常繁榮的文化景觀。漢服、cosplay、街舞、涂鴉、動漫、游戲、蒸汽朋克、小眾運動、電競、直播……,這些活躍的亞文化群體,都是年輕個體在日常生活中開展的“意義的追尋”。中國服裝品牌要增強對新生事物的敏感性,捕捉文化景觀的多面性,需要用新的設計語言和市場行為,來回應當下年輕人追尋和建構精神家園的欲望和期盼。 其二,當代文化風格的創意性,正激活傳統產業資源的文化再生。 傳統手工工藝與現代生產方式在智能制造時代并非對立關系, 其三,當代時尚品牌的影響力,正加強中國時尚文化的獨特識別。 文明史的顯著特征之一,是隨著不同文化因子的混合而發生互通互融。依托當代時尚品牌,將逐步實現中國時尚文化的獨樹一幟,要“各美其美”,體現中華美學精髓、傳播中國哲學精神,形成具有中華優秀文化底蘊支撐的品牌氣質;又要“美美與共”,符合世界進步藝術審美潮流,做出對全球時尚發展具有當代意義的表述和回答,體現對當代時尚的推動、創造和貢獻。 轉型育新機,變革開新局。未來,我們要凝心聚力,做好四件事: 第一,聚力于更深層次的市場循環。 構建完善的內需市場,需要疏通影響國內大循環的各種障礙點。2019年中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按照發展經濟學理論,一個經濟體人均GDP達到一萬美元時內需市場開始發力。但要充分釋放內需潛力,需要拉動充分的就業,才能實現消費的發力。一方面,需要各級政府對于紡織服裝產業的就業拉動作用有充分而且持之以恒的認知;另一方面,服裝產業應持續以創新創意創業、產品升級與市場再造引領內循環,以數字經濟與跨界合作賦能內循環,以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培育世界級產業集群與產業經濟新增長點拉動內循環,以產融結合、城鄉融合與人才融合疏通內循環。 第二,聚力于更高質量的產業體系。 構建產業體系的生態,不是標榜一片樹葉,而是要培植一片森林。經濟學家蕾切爾·波茨曼曾提出一個“協作經濟”的框架,他列出了產業經濟活動的四個重要方面:協作生產、協作消費、協作金融、協作教育——即,圍繞市場的基礎,通過群體網絡的驅動來引爆單體的價值。新商業文明時代的企業關系,由競爭邏輯轉向共生邏輯。未來,應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紡織服裝產業體系,推進行業5G應用、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信息基礎設施與新的制造方式、商業模式的疊加,以推動產業發展邁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增強產業的整體機能和綜合競爭力。 第三,聚力于更全方位的文化復興。 任何意義的認同與傳播,不是灌溉,而是點燃。相同的心理基礎、相似的審美標準以及發展價值觀,為時尚文化的融合奠定了基礎,這也將成為中國服裝產業開啟全方位文化復興、獲得更深層次價值認同的一個前提。未來,我們要不斷做好中國設計,講好中國故事,塑造中國態度,強化中國影響,中國服裝產業的文化性格,是獨立而獨特、開明而開放、尚新而向善的。立足于后疫情時代,我們要避免經濟格局上的被隔絕,以及文化地位上的被孤立,更要以實力提升價值,以尊嚴獲取尊重,以當下永續未來。 第四,聚力于更負責任的發展模式。 國家層面,IDI(包容性發展指數)已成為衡量國家發展質量的更佳標準,世界經濟論壇提出應當由IDI來取代GDP。包容性發展指數的評估標準不僅包括經濟規模、還有人口預期壽命、失業率、收入中位數、貧困地區、不平等率、居民儲蓄率、碳排放強度等因素。經濟層面,ESG(環境、社會與治理)表現成為市場投資價值的重要維度。需求的倒逼、政策的引導、資本的催化、技術的落地,使得綠色經濟正在加速納入中國服裝產業的戰略體系、生產體系、創新體系和價值體系。未來,我們應承擔起更為廣泛的社會責任,深化人本責任、環境責任、市場責任,推動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我們堅信,未來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不會因眾聲喧嘩而人云亦云,亦不會為短期波動所萎靡困頓。觀念會進化,利益會一致,發展會理性,合作會深化。好的東西,自然會留下。這就是時間可以給予的所有的答案。 最后,祝本屆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