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哲:培植時尚新素養,締造產業新格局 |
10月15日,2020中國服裝大會召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出席會議并在會上發言?!都徔椃b周刊》特將講話原文刊發于此,以饗讀者。 孫瑞哲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 培植時尚新素養 締造產業新格局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 孫瑞哲 2020年10月15日 中國服裝大會 中國服裝大會走過的十年,見證了中國服裝產業的創新與發展。在此,我謹代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懷揣時尚之夢, 一部服飾史,就是一部人類文明史,“因人而變、緣人而居、以人為本”,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是中國服裝產業初心不改的光榮使命。中國服裝產業的時尚,是“時間”與“風尚”的價值疊合,唯有耐得住時間的洗練與考驗,突破經驗之框框,打開思維升級之窗門,才能不斷贏得消費市場的青睞與崇敬,成就“有風格、有風情、有風骨”的中國時尚。 本屆中國服裝大會的主題是“引領變革,創造未來”,探討在后疫情時期把握產業發展脈搏,展望全新價值方向,向“時尚強國”的目標堅實邁進。借本次服裝大會召開之際,從新變局、新素養、新未來幾個維度,和大家共同探討。 一、新變局:順應變革,??赊D機 新發展階段,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既是新挑戰,也是危機并存、危中有機、??赊D機。新變局下,產業經濟的新周期開啟、新勢能加速積蓄、發展風險依然存在——能否鑒機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對中國服裝產業而言意義重大。 1、新冠疫情加速產業經濟開啟新周期 疫情之下,現實的不確定性與高度復雜性,使得世界百年變局的特征更加明顯。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斷裂,貿易、資金、服務和信息等流動嚴重受阻,將對后疫情時代的世界經濟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聯合國貿發會議報告顯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收縮4%以上,全球產出將減少超過6萬億美元,全球貿易將減少約五分之一,外國直接投資可能下降40%。發達國家產出降幅最大,部分國家今年將出現兩位數下降。而發展中國家將有9000萬至1.2億人陷入極端貧困,近3億人面臨糧食安全問題。 與之相對的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正如聯合國貿發會議全球化和發展戰略司司長柯睿智所言,中國是少數幾個預計不會出現收縮的經濟體。 作為一個有韌性的產業,中國服裝產業通過快速調整和積極轉型,從而適度化解了外部沖擊造成的負面影響。1-8月,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降幅逐月收窄;我國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降幅逐月收窄,8月單月服裝出口恢復正增長,同比增長3.23%。 中國服裝產業的韌性得益于完備產業體系和強大配套能力的支撐,數字經濟等新動能、新業態的快速成長,故而可以從供給和需求兩端協同發力,表現出強大的供給能力、適應能力和修復能力。 2、地緣政治矛盾加劇產業系統性風險 一方面,單邊主義、民族主義、民粹主義、極端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等日漸盛行,地緣政治摩擦與矛盾,迫使我們面對一個混沌、不確定、復雜的世界。美國通過提高關稅、限制工業軟件授權、強化投融資審查、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等方式,強化對中國的戰略遏制。紡織服裝企業也開始位列美國對中國技術封鎖的實體名單其中。 另一方面,全球供應鏈的打破、洗牌與重構也變得更為顯著。聯合國貿發會議近日發布《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指出,受疫情影響,今明兩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將大幅下降30%至40%。這意味著,中國深度嵌入的全球價值鏈供應鏈將可能出現斷鏈、變鏈與重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有著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和產業鏈、擁有龐大優秀的產業工人與完備產業集群的中國制造必須尋找新的需求,我們將無法回避產業在今后可能產生的裂變、重組與演化。 “明者因時而變,智者隨事而致。”挑戰之下,我們必須動態制定對策、理性布局,以系統思維聚焦整個供應鏈的高效暢通與優化提升,為平穩和諧公平的競爭環境爭取有利條件,為自身的高質量發展完成深層次的底層架構。 3、數字技術積蓄產業經濟新勢能 數字經濟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是全球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和促進實體經濟振興、加速轉型升級的新動能。作為構建服裝產業時尚強國的“新基建”,通過引領服裝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加速形成“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服裝產業新形態,積蓄產業經濟發展新勢能。 首先,數字經濟賦能中國服裝產業,將深度改變生產方式。依托服裝智能制造信息化平臺,將促進從單一、固定的有限供給向多樣化、精細化、定制化的有效供給加速邁進,推動服裝行業實現從大規模制造到大規模定制、從以制造為中心向以服務為中心升級。 其次,數字經濟賦能中國服裝產業,將深度改變消費關系。利用智能追蹤技術和數字化營銷,實現實時和按照地理位置追蹤客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黏度將變得“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無所不聯”。 最后,數字經濟賦能中國服裝產業,將深度改變供應鏈屬性。通過引入區塊鏈溯源技術,一鍵實現對商品的追蹤溯源,提升供應鏈的高效協同,改變供應鏈的不對稱性與延滯性,消除消費者的不信任感,構建誠信供應鏈和透明消費鏈。 二、新素養:優勢重構與深度協同 1、大數據:煉好新時代的“新原油” 隨著云計算、5G等技術興起,以移動化、社交化為特征的管理模式隨之而起,一個全新的大數據應用時代正在來臨。大數據是新經濟時代的“新原油”,服裝企業必須為自身注入新素養。 一方面,構建全面的服裝產業大數據生態系統。要讓數據與現實生活無縫銜接,由數據原油變為真正的“黃金資產”,需要企業的在線化、核心業務的自動化,從而為數據的形成構建基礎。同時,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筑就企業級大數據平臺,是當前企業重構資源要素結構的重要工作。埃森哲與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于2020年抽樣調查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報告也顯示:領軍企業數字能力不斷提升的背后,是數字化內涵質的飛躍。大部分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還集中于企業內部、單一職能或業務線的數字化部署,領軍企業已經在著力打通企業內部壁壘,實現全業務全流程的貫通,同時注重企業上下游、外部生態的數字協同和價值創造。由此可見,由服裝領軍企業由點及面、自上而下地貫穿數字轉型,不失為引導整個產業生態向數字化、智能化與集成化發展的一條現實路徑。 另一方面,拓展可落地的大數據智能化創新應用。傳統商業向智能化商業發展,質的飛躍體現在:在業務數據化、自動化基礎上,通過機器數據算法,形成經營決策,針對具體消費情景和消費者需求,及時匹配經營資源和市場資源,完成市場服務的閉環。在消費互聯網日益成熟的今天,服裝產業更要借助大數據,通過兩化深度融合和智能制造的探索,實現資源聯動共享,為滿足消費升級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埃森哲的抽樣調查報告也顯示:在數字化技術的眾多應用場景中,供應鏈、全渠道運營及智能決策是高管們認為企業最需改進的三大方面。這應該也是影響中國服裝產業布局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領域。 2、大協同:構筑新時代的價值網 從上游的紗線、面料,到下游的設計、輔料、成衣制造、終端零售……,服裝產業對協同發展存在天然的標準與要求,而新科技的發展和應用使得“大協同”能有更好的條件得以實現。未來,我們需要進一步構筑這樣的協同價值網: 第一,“單向協同”與“網狀協同”。在工業化時代,協同只是在一個生產鏈條上的傳遞,基本上是單向的,甚至是點對點的、零散的、不連續的。如今,服裝產業鏈開始網狀的多角色直連互動、實時反應,以多點對多點,不同方向的交互和對接,形成全新的創意系統網絡。 第二,“線上協同”和“線下協同”。“新冠疫情”期間,一些優秀的服裝品牌企業迅速實現線上與線下門店的全渠道服務整合,通過實體店智能化、電子商務體驗化雙向融合的全顧客、全渠道、全時段、全鏈路、全數據的新零售模式立體構建,有效實現了產業價值創造模式的新一輪商業模式重構。 第三,“現實協同”和“虛擬協同”。隨著VR/AR等技術的發展,虛擬與現實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服裝設計不一定再需要制作出樣衣,甚至面料的設計也可以通過虛擬方法來模擬,顧客試衣也不需要把衣服穿在身上,所有這些過程都可以通過VR/AR技術實現。VR/AR技術應用不但降低了成本,同時也更大限度地擴展了應用可能。 第四,“界內協同”與“界外協同”。“網絡眾包”模式實質上就是一種跨界協同,驅動企業突破組織邊界,在產品研發到商業化整個過程中,通過吸收和輸出企業內外的創新資源,實現價值增值。比如阿里巴巴犀牛智造工廠,以紡織服裝為切入點探索“新制造”,依托阿里的平臺優勢,將銷售數據與設計、生產環節打通,通過C端到M端的高效鏈接,實現更具柔性的供給,這是實體經濟與網絡經濟深度融合、跨界合作的一次先鋒探索。 3、大流通:開啟新時代的大動脈 “大流通”就是融合國內國外、產業內外以及產業鏈條以及生態圈內的要素流通。實現大流通,關鍵是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四流合一,避免形成人才、資金、信息和物流的孤島。這就需要我們: 第一,保證信息共享。以信息流為牽引,發揮互聯網新技術的新優勢,建立以“可視化”供應鏈為核心的產業鏈信息共享機制,提高生產經營各類共享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推動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合理安排與匹配。同時,加大消費者消費信息的感知和交互,形成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的供應聯動機制。 第二,保證利益共贏。實現共贏就必須實現產業鏈的結構優化,共同把市場蛋糕做大,通過與利益相關企業的分工協作、集約成本、標準協同、價值共享,引導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合理流動,才能實現利益共贏。 第三,保證誠信互利。實現大流通需要強化誠信。從行業層面,應通過建立行業標準、提供平臺服務來促進可持續誠信運作,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變“人治”為“法治”;在企業層面,讓誠信成為企業的基本價值觀,建立企業信用管理制度,完善企業信用披露制度,注重區塊鏈等技術的應用,將誠信落到實處。 三、新未來:創新突圍與價值拓展 1、新循環構建新空間 為應對外部發展環境和條件的重大變化,黨中央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到“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的高度?!半p循環”不僅是全球百年變局下修復經濟均衡的應對之策,更是長遠驅動內外經濟均衡躍升、從經濟大國邁向經濟強國的關鍵一步,也是中國服裝行業未來謀篇布局時尚強國、加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路徑。 一方面,內需市場的產業潛力與充足韌性,將有力支撐中國服裝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進程。我國服裝產業擁有強大的制造體系及完整的產業鏈;科技賦能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孕育形成,有條件也有能力更好地融入到國內大循環,未來,我們需要通過技術和品牌力的提升,進一步挖掘消費者價值,實現本土品牌的騰飛。 另一方面,外需市場的創新探索與積極培育,足以拓展中國服裝產業更具競爭力的價值增長點。新發展格局決不是與世界經濟“脫鉤”,而是為形成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提供強大動力。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在中國出口貿易中比重不斷擴大,預計到2020年,全球跨境網購消費金額將達到1萬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近50%,成為“穩外貿”新增長點。目前,中國本土時尚電商迎來絕佳出海時機,需要我們深耕品牌建設,逐步從“流量導向型”、“產品導向型”轉變為“品牌導向型”,實現企業價值與全球消費者價值的共贏。 2、新消費催生新時尚 新型消費之“新”,既表現在獲客渠道的線上化和用戶服務的智能化,也表現在消費的多元化和場景化。目前,中國服裝消費市場將迎來新的發展窗口期。 首先,消費主體的變化,將促進時尚消費市場的轉型。中國擁有80后、90后超過4億人,超過中國總人口三分之一,再加上00后逐步進入社會。異常多元化的文化生態,催生異常繁榮的文化景觀,也催生新一代消費者的多元化審美。漢服、cosplay、街舞、涂鴉、動漫、游戲、蒸汽朋克、小眾運動、電競、直播……這些活躍的亞文化群體,是年輕個體在日常生活中開展的“意義的追尋”,也將成為中國服裝品牌捕捉文化景觀的多面性,用新的設計語言和市場行為,予以深刻回應,實現品牌價值的立基之本。 其次,消費方式的變化,也將催生服裝產業的創新業態。國潮消費、拼購消費、種草消費、3公里圈消費、租賃消費、精品消費等新的消費習性正在加速裂變與細分。場景經濟、網紅經濟、共享經濟等新模式、新業態、新嘗試快速發展,直播帶貨、社群營銷、網絡展會等模式創新,有效彌補了疫情期間線下渠道停擺的空白,未來也將延續新的模式生命力,摸索出不同的算法、技法和玩法,成為中國服裝時尚消費的模式主流。同時,責任消費漸行其道,可持續消費所帶來的價值將激發更持久的情感滿足與消費粘度。 3、新文化注入新能量 第一,文化身份的定義,將為中國本土品牌的發展奠定新的發展意義。任何意義的認同與傳播,不是灌溉,而是點燃。未來,中國服裝產業將全方位開啟新一輪的時尚文化復興,謀求全球時尚話語體系中更深層次的價值認同。我們應塑造中國服裝產業 “獨立而獨特、開明而開放、尚新而向善”的文化性格,以實力提升價值,以尊嚴獲取尊重,以當下永續未來。這需要我們做好中國設計,講好中國故事,塑造中國態度,強化中國影響,通過良好的身份定義,實現品牌溢價。 第二,文化自信的提升,將為中國本土品牌的發展創造新的歷史機遇。文化自信中,很重要的一個維度就是消費自信?,F實的利好是,消費者對本土品牌的認可度、價值歸屬感都在提升。百度國潮季聯合人民網研究院共同發布的《國潮驕傲大數據》顯示,從2009年到2019年,中國品牌的關注度從38%漲至70%。敢于傾聽與表達獨立的美學態度,有策略地進行當代消費語境下的重構,有效彌補以往消費在中外品牌價值判斷上的偏頗與失衡,是中國品牌建立風格自信與市場自信,“自省、自悟、自創”的開始。 “真知困而得,峰高無坦途”。開啟時尚強國這一新的征程并不平坦,面對新工業革命帶來的顛覆性創新與生產 我們應無懼挑戰,以“中國時尚”的自我擔當嚴以律己,積極合作,共同締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未來,匯聚一股“千里奔涌、萬壑歸流的洪荒偉力”,令中國時尚產業,成就川流不息、綿延壯美的江河湖海!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