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寧市經信局局長姚曉東:
海寧的紡織產業集經編、家紡、皮革皮草為一體,產業規模大,從業人口多。海寧的紡織產業從組建幾個小型企業發展起步,逐漸走上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道路,是我國經濟改革開放的發展縮影,也是紡織集群發展的一類典型代表。如今,海寧紡織產業組建了產業園區、服務中心,不斷完善各類產業配套,正把產業發展不斷推向現代化?,F有問題有以下方面:
一、今年受多種因素影響,紡織產業產值占比下降,特別是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較大。
二、家紡智能改造推動力度不夠。相對來說,由于家紡和皮革都是勞動密集型行業,機器換人的難度較高;經編行業較好。
三、品牌認可度不夠。
四、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較為薄弱。
五、工業設計人才缺乏。
六、家具和紡織產品出口要加稅。
浙江省出臺加快傳統產業、塊狀產業提升工作部署,針對三大產業制定了提升方案,按照每個行業出針對性政策,進行精準扶持。比如家紡行業加大參展力度,經編行業主要解決貿易壁壘問題,皮革行業加強個性化定制。對于行業領軍企業,從兩化融合、設備改造入手進行調整升級,規范低、散、亂的皮革家紡小企業發展,幫助企業用足用好政策措施。
希望能夠減低企業所得稅稅率、提高商品出口退稅率、降低銀行貸款利率基準、適當降低社保費用基數、規范行業上下游、給予出口企業政策支持。
江蘇省江陰市行業管理中心科長馬駿:
江陰市紡織服裝產業經濟體量大,占當地工業比重高(26.64 %),產業鏈完整;區域內的周莊鎮(化纖、棉紡織)、長涇鎮(粗紡呢絨)、祝塘鎮(針織服裝)、顧山鎮(針織服裝),都是紡織服裝名鎮,在產業上互相搭配,首尾銜接、 相輔相成;江陰市的紡織服裝產業以大型企業占主導為特色,海瀾集團、三房巷集團、陽光集團等一批大型企業的產值就占據了全市紡織工業的主體;由于大企業集中,在科技研發、模式創新等方面力量雄厚,對集群內的中小企業乃至全國同行都起著重要的引領示范作用。
虎門服裝服飾產業管里委員會主任譚志強:
虎門鎮的紡織服裝產業,以女裝、童裝、休閑裝為主,聚生產加工、市場交易、物流聚散為一體,成為了我國以紡織產業為主導的特色名城。虎門的服裝產業,經濟體量大、市場繁榮,與產業發展配套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平臺完善。隨著電商、物流的迅猛發展,虎門的服裝服飾產業又獲得了較大的發展機會,正在更新業態,實現集群的升級發展。
實體經濟是地方經濟的主體,提升實體經濟競爭力才是未來競爭的關鍵,虎門紡織服裝產業未來主要從提升、引進等方面著手調整升級。
在提升方面著力進行科技創新,一方面是設備引進,另一方面創意、設計的提升更為重要,虎門鎮計劃打造時尚公社,聯合萬科集團引進5000~8000位設計師組成設計團隊。
在品牌方面,設計、面料、品質都是基本因素,虎門將集聚新型服裝生產園區,引進設計、銷售等平臺。
山東省濱州市經信委副主任孫軼修:
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大背景下,濱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1300億級紡織產業集群”的目標。截至2017年,濱州市有紡織企業477家,其中規模以上112家,各類加工戶3000余家,從業人員36萬余人,形成了棉紡、染整、巾被、家紡、毛紡、針織等門類較為齊全的紡織工業體系,是濱州市十大產業鏈之一。目前,上市公司有魏橋紡織、華紡股份、宏誠家紡等,其中魏橋紡織位列世界五百強企業第163位。
浙江省桐鄉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行業辦楊國平:
近年來,桐鄉市打造產業園區和興建各類產業服務平臺,不斷整合產業鏈資源,加強區域內各產業區的有機聯系,有效地促進了紡織產業的升級發展。以濮院毛衫集群為代表,培育出了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產業生態,通過市場調節形成了緊密的產業銜接與配套。此外,桐鄉市把紡織服裝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著力開拓工業旅游的道路,在全國集群中也具有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
福建省晉江市經信局副主任科員黃金發:
晉江紡織服裝業范圍涵蓋了從服裝用紡織品到家用、產業用紡織品,從嬰童服裝到成人服裝,從內衣到運動、休閑、正裝等為較完整的產品結構,市場競爭力逐步增強,是全國紡織服裝產業擁有上市公司和知名品牌最多的地區之一。
目前,晉江多數紡織企業滿負荷運轉,特別是成衣企業品牌意識極強,一批品牌企業向時尚、年輕化轉型。同時,晉江紡織企業每年投入近億元進行創新,加快從粗放型向智能型轉型。希望政府和協會引導紡織服裝企業抱團向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發展,增強企業的安全感。
廣東省普寧市經信局郭杰鑫:
紡織服裝產業是普寧市的第一大產業,占全市工業產值比重超過一半,企業數量和從業人員眾多,在當地培育出了深厚的產業基礎。普寧紡織品的電子商務發展迅捷,2017年已達到422億的銷售額,各種電子商務平臺紛紛在普寧落戶,并獲得快速發展。普寧集群在產學研一體化方面,有較好的嘗試和運作,學校和企業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培訓、輸送體系。
江蘇省吳江市盛澤鎮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秘書長陳新年:
盛澤鎮以絲綢為核心,不斷拓寬產業領域,加快傳統產業的升級步伐,建造了門類齊全、規模巨大的紡織產業體系。近年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發展,盛澤鎮在發展絲綢文化旅游、絲綢工業旅游方面發力,探索我國紡織服裝集群升級發展的新路徑。
盛澤鎮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發力,去年減掉13萬臺不達標設備。今年則分優秀、規范、政治、淘汰四擋,代替過去的“一刀切”。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李進才:
在座11家集群是我們紡織業的重點集群,稱得上世界級產業集群。紡織產業集聚發展對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有重要貢獻,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有利于增強我國紡織產業的全球競爭力。世界級產業集群是一個新概念,目前沒有確切的定義,第一個特征是產業規模集聚,不僅僅是規模大,還擁有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龍頭骨干企業;也不僅僅是產業集聚,有一個充滿活力、協調高效的產業形態。第二個特征是絕大多數都強調設計研發,走創新驅動之路。第三個特征是綠色發展,從長遠來看對全球紡織行業可持續發展有重要影響。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
紡織產業集群之間需要這樣的交流,需要這樣互相啟發的平臺。在座11家集群是紡織產業集群的代表,特別是這些千億級產業集群已經屬于世界級產業集群。但是,這些產業集群不滿足于現狀,瞄準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水平不斷前進。紡織強國建設的四個方面就是世界級紡織產業集群的標準,包括科技、品牌、人才和可持續發展。這是地方政府要研究的問題,也是行業要推進的發展方向。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
一、 東部地區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怎樣更好地提高質量和效益是個嚴峻的問題。首先要以質量、效益為核心提高行業規范治理水平,其次是實行差異化政策提高企業創新水平,提高企業質量效益,優勝劣汰。這樣可能對端起發展有影響,但對長期競爭力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舉措。
二、 通過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先進技術改造和品牌培育增加產業發展新動能。
三、 政府通過提升服務質量改善企業生存環境,打造發展產業的載體,這是產業集群發展行之有效的做法。
各紡織產業集群目前面臨的共性問題:一是產業定位和認知,傳統產業要提高質量效益和影響力才能更好地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社會貢獻率。二是東部地區面臨環境保護、土地、用工等問題,可以通過提升勞動生產率,向中西部轉移等方式來化解。三是產業升級中面臨科技創新,人才、設計力量、品牌等問題,也需要通過轉型升級來解決。
產業集群是我國規模最大、最廣泛的、突出的經濟發展模式,產業集群和園區是各地政府發展經濟的著力點和抓手。產業集群是工業躍升的標志,我國已經有一批世界級產業集群。紡織是開放的行業,有競爭力的行業,目前通過市場化手段加快產業升級,加快強國建設步伐。國家正在著力改善制造業環境,工信部也在推進智能制造、提高行業綠色制造水平,推動創意園區與品牌結合等方面做出努力,著力為紡織產業集群發展提供支持。
(內容來源:中紡企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