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產業集群集智聚力謀發展 |
本刊記者-呂楊 陳金燦 李芳/文 張彥山/攝 自2002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開始進行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工作以來,十多年間,紡織產業集群日益成為中國紡織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和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重要基礎。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2016年全國紡織產業集群工作會議在山東省濟寧市召開,為紡織產業集群的未來發展和提升明確了方向和任務。 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作了主旨報告。中紡聯副會長徐文英、夏令敏,顧問陳樹津,會長助理、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山東省濟寧市市委書記馬平昌,副市長吳霽雯,以及來自全國各紡織產業集群地的政府、行業協會、企業代表與專家學者等42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由中紡聯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邢冠蕾主持。 6.6% 2015年,我國紡織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2%,利潤總額增長6.6%。 40% 占全國紡織經濟總量40%左右的集群經濟,在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保持行業平穩運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發力供給側,加快紡織產業集群轉型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央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紡織產業集群的未來發展明確了任務和方向,“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等重大戰略也為紡織產業集群加快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十二五”產業集群發展成績顯著 王天凱指出,紡織產業集群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歷來備受各級政府和全行業的高度重視。“十二五”時期,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紡織產業集群開拓創新、不斷進取,積極探索戰略調整與轉型升級,取得了顯著成績。 據中紡聯對65家紡織產業集群有效樣本數據分析,2015年,我國紡織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2%,利潤總額增長6.6%,出口交貨值增長4.5%,從業人員增長0.8%??梢?,占全國紡織經濟總量40%左右的集群經濟,在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保持行業平穩運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形勢下集群發展呈現新亮點 去年以來,面臨形勢復雜、壓力巨大、任務繁重,我國紡織行業的運行總體平穩,為紡織產業集群探索和實踐創新型、集約型、生態型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王天凱指出,2015年,在國內外復雜形勢以及經濟下行壓力影響下,中紡聯及各專業協會加強與相關產業集群交流合作和產業引導,使集群發展呈現了新亮點。 互聯網戰略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創新發展。紡織產業集群圍繞技術創新、產品研發、質量檢測和認證、教育培訓、信息化服務、電子商務、工業設計、現代物流配送等主要內容,普遍加強并完善了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高了公共服務平臺的質量檢測、產品研發、人才培訓等功能的專業化和市場化水平,建立起一批優質的紡織行業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 區域品牌優勢和特色創意提升轉型動力。2015年,紡織產業集群根據區域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優勢,依托特色產業集群,建設了一批主導產品突出、競爭力強的紡織產業區域品牌。其中,服裝、家紡、毛紡產業區域品牌凸顯的地方特色小鎮正在政府的有力扶持下穩步推進,各地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呈現出良好勢頭。浙江余杭藝尚小鎮就是以時尚服裝等產業為特色的產業集群。 節能環保壓力倒逼集群企業加快綠色發展。印染環保問題作為紡織行業的瓶頸,正在倒逼紡織產業集群和企業加快綠色轉型。 區域戰略協作創新集群產業互動模式。中紡聯及相關專業協會把握“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對所涉及的重點產業集群及產業園區進行實地調研考察。根據投資環境及產業發展潛力分析,具體研究切實可行的落地方案,創新集群產業互動模式。 大企業的帶動和引領作用凸顯。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市場需求增速趨緩的情況下,紡織產業集群充分發揮了大企業集團“定海神針”和引領升級的龍頭作用。 要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到實處 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結合供給側改革作了“新常態與中國經濟增長新格局”的宏觀經濟形勢報告。她指出,創新集群具有同類活動高度密集帶來的多種優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是集群未來發展的主要工作。紡織行業的轉型升級不能只把眼睛盯在制造業的提升上,更重要的是通過發展圍繞紡織服裝業的生產性的服務給行業創造更多的發展要素,進而整體提升紡織產業的水平。對于當下產業集群的發展,迫切需要建立生產型的服務平臺,提供包括研發、創意、金融、信用等多方面的服務。 王微表示,過去人們對集群的低成本優勢看得比較重,但從目前來看,生產效率和運營效率的提升也很關鍵。產業集群圍繞一個產業核心的大企業之間的專業化分工,會形成產業鏈下多樣化的增值優勢,這也是集群創造不同于其他一般性企業的增值優勢,是產業集群向更成熟階段發展的核心優勢。 為落實中央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部署,來自山東濟寧汶上、廣東東莞虎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河子以及山東如意集團的代表結合自身發展與參會代表進行了經驗交流和分享。 廣東省東莞市虎門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華澤表示,落實中央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虎門鎮多措并舉,幫助企業突破發展瓶頸,去庫存、降成本、優產能、培育新動能,推動企業穩住經營、強化設計、提升質量實現和轉型升級。 當前,我國紡織行業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今年國家提出的“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存在一些需要重點關注并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 對此,王天凱指出,目前紡織行業及產業集群在調整與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階段性、結構性產能過剩。其中,化纖產業鏈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較為突出,再生聚酯行業亟待規范化發展。此外,近幾年紡織企業在稅負、員工薪酬、融資成本以及部分裝備進口成本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能源動力成本同樣呈現上升趨勢,在進一步落實國家結構性減稅、小微企業稅收等優惠政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業稅費、物流成本以減輕企業負擔的同時,還要進一步挖掘內在潛力,提高效率,減少成本壓力。 對于優質棉原料供給的問題,王天凱表示,棉花供給后續仍存在高等級棉結構性短缺風險。國產棉質量下降,高品質棉花原料短缺問題突出,使中高檔產品生產受到很大影響。行業企業需要立足長遠,解決好優質棉供給短缺問題。 隨著節能環保排放標準越來越嚴厲,企業還將面臨著技術、資金、土地壓力。這需要企業、協會、政府共同努力,企業要加快自身改造,協會要努力在行業內推廣好的技術,政府也要加強合理引導。 此外,研發以及營銷模式創新能力不足需要引起重視。面對消費升級和消費需求的變化,我國紡織行業新產品研發設計能力和水平也要持續提升,以不斷適應需求的變化。紡織服裝產業集群需要優化軟環境,多領域開展創意設計及技術創新平臺建設,發展創意產業,切實提高中小微企業產品創新能力和產品創意設計能力。 “十三五”推動產業集群實現六大轉型 在未來“十三五”的發展中,紡織產業集群工作的重心應放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上,充分發揮創新的引領作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創新擺在集群經濟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過幾年努力,形成一批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產供銷緊密銜接、智能制造與現代物流高效結合的現代化產業集群。對此,王天凱表示,各集群地政府應加大力度,調動企業積極性,推動產業集群實現六大轉型。 科技轉型。科技創新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根本動力。十三五時期,各紡織產業集群要進一步加強紡織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在紡織產業深度應用,推動紡織制造模式和商業模式創新,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具有區域經濟特色的科技創新體系。 綠色轉型。我國對環境保護的力度不斷加大,環境對工業發展的約束程度越來越高,加快培育形成全生命周期低碳綠色紡織產業鏈,發展綠色園區,建設綠色工廠是紡織產業集群未來發展方向。 智能轉型。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是“十三五”紡織工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紡織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的重點。產業集群要根據生產實際,不同程度、不同層次地推進紡織全流程智能化與數字化。實施紡織產業集群“互聯網+”行動計劃,加速網絡化進程和智慧化應用,基本形成網絡經濟與產業企業協同互動的發展格局,促進產業集群經濟發展提質增效。支持發展以互聯網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消費模式和服務業態,發展分享經濟。 特色轉型。特色,是紡織產業集群未來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和競爭力。但在近年來的發展中,部分產業集群在追求“大而全”的過程中,逐步弱化甚至喪失了特色,削弱了產業發展優勢和競爭力?,F代紡織產業集群建設必須融入城鎮化進程,把握特色小鎮建設機遇,積極參與特色小鎮經濟建設,做精做強紡織服裝特色產業,擴大特色產品生產規模,加快高端要素向特色產品研發生產領域集聚,注重特色創意設計以及歷史文化傳承。 品質轉型。我國消費需求正經歷從量的滿足向質的提升、從有形產品需求向服務消費需求、從模仿型排浪式消費向個性化多樣化三大轉變。未來的消費潛力正是植根于根據需求變化而產生的消費結構調整和升級上。作為工業消費品生產領域重要組成部分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要及時順應大勢,提升品質、豐富品種、樹立品牌,祛除產品質量和性能欠佳的“硬傷”。 管理轉型。管理出效益,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是紡織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紡織產業集群要加強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依法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提高科學決策水平。 最后,王天凱指出,“十三五”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紡織工業創新發展、向中高端轉型升級、創造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時期。紡織產業集群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科學規劃,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爭到2020年,建設一批技術管理先進、質量體系健全、主導產品突出、品牌影響力較強的紡織行業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形成5~10個產值達千億元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紡織產業集群,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創新榜樣 成績的背后是辛勤的工作 2015 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為適應紡織行業發展的“新常態”,探索新形勢下集群經濟的健康發展道路,廣大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地區及工作者積極進取、勇于創新、克服困難,涌現出一批兢兢業業的集群工作先進個人。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本次會議上對河北省南宮市等37個紡織試點集群及于木村等37位集群工作者進行了表彰。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全國紡織產業集群再添新成員。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向山東省青島市王臺鎮授予了“中國紡織機械名鎮”稱號、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授予“中國繩網名城” 稱號、山東省青島即墨市授予“中國童裝名城” 稱號以及湖北省沙市岑河鎮授予“中國嬰童裝名鎮” 稱號。截至目前,我國紡織產業集群共計207家。 2015 年度紡織行業創新示范集群名單 (按地區排序) 河北省南宮市 中國羊剪絨·毛氈名城 河北省安平縣 中國絲網織造名城 河北省高陽縣 中國毛巾·毛毯名城 遼寧省興城市 中國泳裝名城 吉林省遼源市 中國襪業名城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 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 中國家紡名城 江蘇省海安縣 中國紡織產業基地縣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先鋒街道 中國色織名鎮 江蘇省常熟市 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 中國休閑服裝名城 中國羊絨制品名城 江蘇省常熟市碧溪街道 中國毛衫名鎮 中國化纖名鎮 浙江省海寧市 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 中國經編名城 中國皮革皮草服裝名城 浙江省海寧市許村鎮 中國布藝名鎮 浙江省蘭溪市 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 中國布藝名城 浙江省桐鄉市大麻鎮 中國家紡布藝名鎮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洪合鎮 中國毛衫名鎮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 中國童裝名鎮 中國品牌羊絨服裝名鎮 浙江省諸暨市大唐鎮 中國襪子名鎮 浙江省長興縣夾浦鎮 中國長絲織造名鎮 福建省永安市 中國新興紡織產業基地市 福建省石獅市 中國休閑服裝名城 中國休閑面料商貿名城 福建省長樂市 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 中國經編名城 福建省晉江市龍湖鎮 中國織造名鎮 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 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 山東省臨清市 中國棉紡織名城 中國蠟染名城 山東省夏津縣 中國棉紡織名城 山東省即墨市 中國針織名城 山東省汶上縣 中國休閑服裝制造名城 山東省嘉祥縣 中國手套名城 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 中國織造名城 湖北省仙桃市 中國非織造布產業名城 湖南省株洲市蘆淞區 中國服裝商貿名城 中國女褲名城 湖南省益陽市 中國麻業名城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園洲鎮 中國休閑服裝名鎮 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 中國女裝名鎮 中國童裝名鎮 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 中國精品羊絨產業名城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河子市 中國棉紡織名城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