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瑞繡娘的中國刺繡驚艷湄南河畔,錦繡絲路上曼谷展出的潮繡技藝史所未見 |
作者-呂楊 5月6-16日,由中國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曼谷中國文化中心與廣東名瑞集團中國刺繡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錦繡絲路——中國精品刺繡藝術展”海外巡展在曼谷中國文化中心舉行,這是該展繼在巴黎和莫斯科、古姆商場之后的第四次海外巡展,中國刺繡的代表者名瑞集團攜各種精細繡法,史所未見。十幾人花若干年艱辛的創作刺繡刷新了世界對于中國傳統刺繡技藝的認知。 據悉,本次曼谷巡展活動吸引了中泰兩地眾多嘉賓及刺繡愛好者齊聚一堂,泰國依靠泰國基金會主席、貴夫人素達拉,泰國文化部副部長查薇拉,中國駐泰國大使館文化參贊、曼谷中國文化中心主任藍素紅,泰國潮州會館黃迨光主席,廣東潮州市委書記劉小濤攜潮州赴泰訪問團,廣東名瑞集團董事長、中國刺繡藝術家蔡民強攜藝術家團隊一行,泰國文創單位火船廊(Long1919)及尚泰大使商場(CentralEmbassy)代表等文化和藝術界知名人士、媒體及當地民眾等100余人出席了開幕式。
以繡像《阿房宮》為例,其繡工精細逼真,遠看是畫,近看是繡,泰國貴夫人素達拉感慨道:“太神奇、太生動了,人物栩栩如生,感覺就像真的一樣?!?/font> 貴夫人素達拉在開幕式致辭中感謝曼谷中國文化中心舉辦本次高水平展覽,驚嘆展品之精美,讓泰國民眾有機會領略中國文化神韻。她說,相較之自己曾經欣賞過的刺繡,本次展覽絕對可謂難得的精品。一件繡品,從穿針到引線,從開始到結束,打磨的不僅是功夫,更是心性。用了心的繡品,能聽見繡娘用針穿過絲帛的細微聲音,能看見她眼中的認真和溫柔。 藍素紅表示,刺繡起源于人們對裝飾自身的需要,史傳公元前2500多年前的黃帝時代就有彩繪花紋的記載,開始時將顏色涂在身上,稱“彰身”,再進一步刺在身上,稱“文身”,后來就畫在衣服上,再逐步發展成繡在服裝上。改革開放后,廣東名瑞集團從傳統的工廠逐步發展為融合刺繡和時尚為一體的國際知名婚紗晚禮服企業,可謂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習近平主席今年4月在博鰲亞洲論壇講話的主題“開放共創繁榮 創新引領未來”,也是一個企業積極投身改革開放的浪潮并成長壯大的奮斗歷程的見證。 黃迨光祝賀已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潮繡走進泰國,稱潮繡具有古老傳統和地方特色,繡藝精美,畫面景物似雕刻,色彩富麗堂皇,通過針與線、色與染的完美結合展現出刺繡工藝獨有的韻味魅力。 一針一線刷新潮繡新認知 據蔡民強介紹,經過精挑細選,本次參展的30余件刺繡精品有“三個特點”:高:作品的選題嚴謹,集中了近代、清代以前的高精畫稿,以刺繡的表達進行第二次創作,近代的畫稿甚至以重金購買版權或征得畫家版權。精:集墊高、立體等各種針法,用二絲、一絲、十六分之一絲、三十二分之一絲的精細繡法,史所未見。大:一批2米到6米多的刺繡巨作在幾人、十幾人花若干年艱辛的創作中產生,令人震撼。 5月8日下午,泰國副僧王趙坤通猜大師專程赴曼谷中國文化中心,一睹正在展出的“錦繡絲路——中國精品刺繡藝術展”風采,對作品大加稱贊,稱其是世界之精品,是值得學習和傳承的了不起的技藝。據悉,趙坤通猜大師長期致力于中泰文化交流,曾倡導泰國岱密中學于2006年11月成立起全球首家孔子課堂,后于2015年聯合20多家泰國文化教育機構在曼谷博仁大學成立全球首家海上絲路孔子學院并擔任孔院理事會主席一職,為推動泰國青少年漢語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離開的時候,他特意把他的新著簽名贈予蔡民強,并且和他合影留念。 名瑞繡娘中泰技藝切磋 為了讓泰國民眾更直觀地感受這種藝術帶來的心靈震撼,展覽同期還舉辦了刺繡互動手工坊,由于百逾名民眾踴躍報名,主辦方在開幕式結束后應觀眾的強烈要求又臨時增加了一場互動體驗。同期,在曼谷中國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名瑞集團中國刺繡藝術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的“中國刺繡藝術精品展”一場中國繡娘與60多名泰國男女刺繡愛好者的刺繡互動也同時舉行。來自名瑞集團手工刺繡部的二位刺繡大師李靜芳、王少玲,從事刺繡工作三十多年,是中紡聯駐潮州傳統工藝工作站第一期、第二期潮繡培訓班的老師,這次她們來到曼谷,刺繡的教學走出國門,把潮繡的傳統工藝與這里的刺繡愛好者共同分享,共同切磋。 整個交流大廳擺設八個一米六長的繡花架,可以同時容納二十多人同時互動學習,人群涌動,大家都爭先坐下來聽講和演習。整個互動活動時間是從中午開始至下午五點。時間到了,幾十名刺繡愛好者仍不肯停下手中的針線,直到六點半,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
相關文章 |